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胜发专利>正文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42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燃烧器本体,其上方容置一具有多个小焰孔的红外线陶瓷板; 一环框,是由上框及下框构成而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上周缘,其内部形成中空的环状排气通道,上框顶面高于红外线陶瓷板,并由顶面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内环面,内环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环框的外侧面设有出气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充分运用传热特性,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次,另一种红外线瓦斯燃烧器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其是在燃烧器本体1的上方,放置一红外线陶瓷板11,并利用一环盖12予以定位。此种红外线燃烧器是通过喷嘴喷出的瓦斯量,把必要的空气全部作为一次空气吸引,其混合气经文氏管式混合管到达本体,并在红外线陶瓷板11表面的众多小焰孔13燃烧,由于板上的焰孔整个面积大,燃烧器内压只有0.05~0.2Hg,故能吸引大量的一次空气。当红外线瓦斯炉推出时,由于其热效能较本生式高,而畅销一时,但不久人们对其就冷淡下来,究其原因如下1、红外线瓦斯炉其所产生的热气如图3所示,会由炉架14的缝隙扩散出来,形成热流扩散,并沿锅体成辐射扩散,而这种红外线的辐射热较之本生式燃烧器所产生的热流,更令人难耐,尤其是夏天,常会使家庭主妇热得受不了。2、此外,红外线燃烧器的热能,通过炉架14四周辐射出来,更是一种热能的散失,也是瓦斯能源的耗损。3、该红外线陶瓷板11的耗损率太大,亦即其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龟裂而无法使用必须更新,究其原因,当瓦斯关闭时,红外线陶瓷板11四周受到外部空气的冷却,而温度急速下降,由于经常性的热胀冷缩,且收缩速度过快,导致陶瓷板11的内部结构受到挤压或拉张,因此,使用寿命都不长,增加成本;故,很多家庭主妇被迫舍弃红外线瓦斯炉,而又使用原先的本生式瓦斯炉。另,热传导大致有四种形式①传导传热②对流传热③放射传热(辐射热)④蓄热传热(热能累积);其中“对流传热”又分为自然对流传热与强制对流传热二种;特别是,传热现象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是以两种或三种形式同时发生。所以,如何充分将传热特性运用在红外线燃烧器上,以摒除或降低前述红外线瓦斯炉存在的缺点,进而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则是本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燃烧器本体,其上方容置一具有多个小焰孔的红外线陶瓷板;一环框,是由上框及下框构成而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上周缘,其内部形成中空的环状排气通道,上框顶面高于红外线陶瓷板,并由顶面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内环面,内环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环框的外侧面设有出气口。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上框的内环面在排气孔下方设有向内凸伸的V状沟槽,该沟槽底面外侧设有多个溢流孔。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下框内环上方形成凸缘面,借助该凸缘面跨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周缘上方。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上框与下框是成型一体。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下框是与燃烧器本体一体成环沟状。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下框的内环端是套置于本体外周缘的凸缘面上。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出气口是设于环框的上框外侧面。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出气口是设于环框的下框外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充分运用传热特性,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红外线燃烧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现有红外线燃烧器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现有红外线瓦斯炉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框另一方向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框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又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2是本技术的又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标号说明1燃烧器本体 11红线外陶瓷板12环盖 13小焰孔14支架 15周缘边16凸缘面2环框21上框22下框 23气流通道24出气口 25凸缘面211顶面 212内环面213排气孔214沟槽215溢流孔又,前述上框21的内环面212在排气孔213下方设有向内凸伸的V状沟槽214,沟槽214底面外侧设有多个溢流孔215。该环框2设置在燃烧器本体1上周缘的一可行实施例,是在下框22内环上方形成凸缘面25,以跨置在燃烧器本体1的周缘边15上方。使其组合成图7所示的状态,该下框22可先套置在燃烧器本体1周缘,上框21再置于下框22上方,而结合成一环框2形态;或者,可先将上、下框21、22结合成一体后,再置于燃烧器本体1上方,或是利用翻砂制作,使上、下框21、22成型一体亦可,而该上框21是凸伸于炉台表面3,并作为锅体(图中未示)的支架。再者,前述环框2除了顺利将热气导引外,其另一功效是红外线陶瓷板11表面在800~850℃成红热时,约可获得30~40%放射效率,再经由环框2时热能会热累积加上红外线辐射,而具有聚热功能,以提高热能利用率,进而达到节省瓦斯能源的功效。进一步,当瓦斯关闭时,红外线陶瓷板11开始降温,此时环框2尚有蓄热功能,不会使红外线陶瓷板11温度下降过快,以降低热胀冷缩对陶瓷板本体内部结构分子的破坏。尤其是,当红外线陶瓷板11仅使用中央圆心炉火的低速火力时,还可防止陶瓷板11中央与周缘的温差过大,而使热胀冷缩的均匀性差异过大。故,具聚热及蓄热功能的环框2,亦可降低红外线陶瓷板11的龟裂,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此外,在环框内环面212向内凸伸所设的V形沟槽214,兼具有支架功能,且可防止汤汁溢流时流入红外线陶瓷板11表面,并借助溢流孔215而流入排气通道23,且该溢流孔215平时亦是一种排气孔;因此,红外线陶瓷板11不易沾染汤汁,不仅使瓦斯炉整体更美观,且又易于清理。请再参阅图8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环框2,其中的下框22亦可设成与燃烧器本体1成型一体的环沟状。或是如图9所示,该下框22的内环端221是套置于本体外周缘的凸缘面16上,则皆可使上、下框21、22组合后形成环状排气通道23。另,前述的出气口24除可设于上框21外侧面,亦可如图9所示,是设于下框22的外侧面,以配合瓦斯炉整体设计多样性。例如实施于图10及图11所示的瓦斯炉,其中图10所示的瓦斯因有并列的炉头,而图11则是一种卤素炉形态,炉头是设于玻璃面板3’底面,因此出气口24适用于图9所示设在下框22的外侧面,然后再在出气口24连接一排气管(图中未示)至炉后侧;因此,本技术的环框2设计,已考虑到各种不同形态的瓦斯炉,除前述的台炉型式,其亦可实施于流理台的嵌炉,或是营业用诸如涮锅等所用的炉台。图12是本技术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该上框21的顶面211是置于炉面3上,并可作为锅体放置的支架使用,且上框21的倾斜内环面212供放置预定孔径的撑架26a或26b,以配合各种不同锅体使用。故,本技术借助环框2配合红外线燃烧器的特殊设计,将热移动现象的传导、对流、辐射及蓄热等作用充分利用,而具有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并提供较佳烹煮环境,且可提高陶瓷板使用寿命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揭示的构造,为昔所无,且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可供产业利用价值;完全符合新型专利要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胜发
申请(专利权)人:许胜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