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膛石灰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2434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29
本申请公开了双膛石灰窑系统,根据上述系统,第一烘窑子件、第二烘窑子件和第三烘窑子件分别烘烤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使双膛石灰窑均匀升温,同时第一烘窑子件、第二烘窑子件和第三烘窑子件上均设置有煤气阀,可以根据双膛石灰窑不同部分调节煤气流量,使双膛石灰窑的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满足不同升温需要,延长双膛石灰窑的运行寿命。

Double chamber lime kil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膛石灰窑系统
本申请涉及烘窑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
技术介绍
双膛石灰窑是一种先进的生石灰生产装备,双膛石灰窑窑膛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在正式投产之前,需要对窑膛进行烘窑操作。烘窑的好坏,对双膛石灰窑窑膛强度和运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在烘窑过程中,如出现因加热不均匀,将导致窑膛砌筑结构的不均匀形变。图1为石灰窑烘窑器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双膛石灰窑包括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和第二石灰窑本体为两个窑膛,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通过连接通道3与所述第二石灰窑本体2连接,烘窑器4安装在连接通道3中。所述烘窑器4的上端与烘窑器煤气管路41连接,所述烘窑器4将烘窑器煤气管路41中运送的煤气喷洒在所述连接通道3中。煤气在连接通道3内燃烧生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在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顶部微负压的牵引下,依次经过冷却段11、煅烧段12和预热段13加热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最终从顶部排出。但是,由于靠近烘窑器的内侧墙体升温迅速而离烘窑器较远的外侧墙体升温较慢,导致内外两侧受热变形不同步。靠近烘窑器的内侧墙体升温快、热变形大,而远离烘烤器的外侧墙体升温慢、热变形小,使得第一石灰窑本体和第二石灰窑本体整体向外倾斜,破坏整体平衡,会严重影响双膛石灰窑的运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以解决双膛石灰窑在烘窑过程中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双膛石灰窑和烘窑装置,所述双膛石灰窑包括第一石灰窑本体和第二石灰窑本体,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和第二石灰窑本体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和第二石灰窑本体分别包括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所述烘窑装置包括第一烘窑本体和第二烘窑本体,所述第一烘窑本体和第二烘窑本体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烘窑本体包括第一烘窑子件、第二烘窑子件和第三烘窑子件,所述第一烘窑子件包括第一煤气支管和第一环形组件,所述第一煤气支管与所述第一环形组件连通,所述第一环形组件设置在预热段内;所述第一煤气支管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一煤气阀;所述第二烘窑子件包括第二煤气支管和第二环形组件,所述第二煤气支管与所述第二环形组件连通,所述第二环形组件设置在煅烧段内;所述第二煤气支管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二煤气阀;所述第三烘窑子件包括第三煤气支管和第三环形组件,所述第三煤气支管与所述第三环形组件连通,所述第三环形组件设置在冷却段内;所述第三煤气支管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三煤气阀。根据上述系统,第一烘窑子件、第二烘窑子件和第三烘窑子件分别烘烤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使双膛石灰窑均匀升温,同时第一烘窑子件、第二烘窑子件和第三烘窑子件上均设置有煤气阀,可以根据双膛石灰窑不同部分调节煤气流量,使双膛石灰窑的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满足不同升温需要,延长双膛石灰窑的运行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窑本体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的内部。由此,所述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内部分别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使使用者查看第一石灰窑本体的各个位置的温度,有利于烘窑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组件、第二环形组件和第三环形组件分别包括至上而下设置的至少一个环管组件;由此,可以利用由上至下设置的至少一个环管组件,实现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按需温度的烘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管组件的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的径向方向平行。由此,所述环管组件平行与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的横截面,这样所述环管组件可以更均匀的烘烤第一石灰窑本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管组件包括环管本体和数个喷嘴,数个所述喷嘴均匀设置在所述环管本体上。由此,所述喷嘴可以将煤气均匀的喷洒,保证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的横截面上的各点均匀受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管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的截面中心。由此,所述环管本体对第一石灰窑本体的窑壁的加热更加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为由喷嘴朝向环管本体的中心。由此,将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设置为指向环管本体的中心,可以加强烟气的混合,使烘窑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窑装置还包括煤气总管,所述第一煤气支管、第二煤气支管和第三煤气支管分别与所述煤气总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热电偶。由此,所述热电偶可以测量烘窑过程中预热段、煅烧段和冷却段的温度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煤气支管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煤气支管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三煤气支管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三流量计。由此,所述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和第三流量计可以显示煤气流量,方便操作人员调节流量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石灰窑烘窑器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烘窑子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烘窑子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三烘窑子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环管组件的俯视图。其中,1-第一石灰窑本体、11-预热段、12-煅烧段、13-冷却段、2-第二石灰窑本体、3-连接通道、31-第一烘窑本体、311-第一烘窑子件、312-第二烘窑子件、313-第三烘窑子件、314-第一煤气支管、3141-第一煤气阀、3142-第一流量计、315-第一环形组件、316-第二煤气支管、3161-第二煤气阀、3162-第二流量计、317-第二环形组件、318-第三煤气支管、3181-第三煤气阀、3182-第三流量计、319-第三环形组件、320-温度测量装置、321-环管组件、3211-环管本体、3212-喷嘴、32-第二烘窑本体、33-煤气总管、4-烘窑器、41-烘窑器煤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双膛石灰窑和烘窑装置,所述双膛石灰窑包括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分别包括预热段11、煅烧段12和冷却段13,所述烘窑装置包括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的结构和第二烘窑本体32为对称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的结构对称,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双膛石灰窑和烘窑装置,所述双膛石灰窑包括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分别包括预热段(11)、煅烧段(12)和冷却段(13),所述烘窑装置包括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为对称结构;/n所述烘窑装置包括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包括第一烘窑子件(311)、第二烘窑子件(312)和第三烘窑子件(313),所述第一烘窑子件(311)包括第一煤气支管(314)和第一环形组件(315),所述第一煤气支管(314)与所述第一环形组件(315)连通,所述第一环形组件(315)设置在预热段(11)内;所述第一煤气支管(314)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煤气阀(3141);/n所述第二烘窑子件(312)包括第二煤气支管(316)和第二环形组件(317),所述第二煤气支管(316)与所述第二环形组件(317)连通,所述第二环形组件(317)设置在煅烧段(12)内;所述第二煤气支管(316)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二煤气阀(3161);/n所述第三烘窑子件(313)包括第三煤气支管(318)和第三环形组件(319),所述第三煤气支管(318)与所述第三环形组件(319)连通,所述第三环形组件(319)设置在冷却段(13)内;所述第三煤气支管(318)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三煤气阀(31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双膛石灰窑和烘窑装置,所述双膛石灰窑包括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石灰窑本体(1)和第二石灰窑本体(2)分别包括预热段(11)、煅烧段(12)和冷却段(13),所述烘窑装置包括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为对称结构;
所述烘窑装置包括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和第二烘窑本体(32)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包括第一烘窑子件(311)、第二烘窑子件(312)和第三烘窑子件(313),所述第一烘窑子件(311)包括第一煤气支管(314)和第一环形组件(315),所述第一煤气支管(314)与所述第一环形组件(315)连通,所述第一环形组件(315)设置在预热段(11)内;所述第一煤气支管(314)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煤气阀(3141);
所述第二烘窑子件(312)包括第二煤气支管(316)和第二环形组件(317),所述第二煤气支管(316)与所述第二环形组件(317)连通,所述第二环形组件(317)设置在煅烧段(12)内;所述第二煤气支管(316)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二煤气阀(3161);
所述第三烘窑子件(313)包括第三煤气支管(318)和第三环形组件(319),所述第三煤气支管(318)与所述第三环形组件(319)连通,所述第三环形组件(319)设置在冷却段(13)内;所述第三煤气支管(318)上,且位于第一石灰窑本体(1)外部设置有第三煤气阀(31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窑本体(31)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320),所述温度测量装置(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宇刘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