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嵌设于模具本体内形成的模腔中的模芯、开设于模具本体和模芯中的热流道、以及由后向前的设置于热流道内的分流梭和射嘴,模芯前侧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一凹槽内分别可拆卸的嵌设有至少一块与凹槽结构相配的镶块,每一热流道延伸至模芯内的开口端均连通凹槽,且镶块上贯穿开设有与热流道相连通的孔道。其技术方案使得在热流道内堵塞后,能够在拆卸下镶块后即可拆卸射嘴及分流梭以对热流道进行清理,而无需拆下模芯进行清理,大大便利了清理操作,使得生产中出现热流道堵塞时,在模具不下机的情况下,即可拆卸清理,有效减少处理异常周期。

A mould for cleaning hot run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注塑行业中,模具发展到现在普遍采用热流道进胶,因成本问题塑胶材料经常需要用到回料,而在产品成型过程中,经常造成热流道浇口堵塞的情形,使得不能生产,模具需要下机清理,造成车间机台等待,影响生产效率。参阅附图1中所示,模具包括模具主机10、模芯20、热流道分流梭30、热流道射嘴40以及用以将模芯20固定至模具主机上的紧固螺丝50。在热流道浇口堵塞后,模具下机拆卸的步骤包括:a、拆卸挤紧块及用以将挤紧块固定至模芯上的螺钉(图中未示出);b、拆卸模芯20及紧固螺丝50;C、拆卸热流道射嘴40;d、拆卸热流道分流梭30。且在异常处理后,还需要按照反序安装后架模生产。显然,这样的方式进行清洁所要拆卸的零件较多,且必须将模具下机,加工较麻烦、耗时过长,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便于清洁热流道并有效减少处理异常周期的模具,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嵌设于模具本体内形成的模腔中的模芯、开设于模具本体和模芯中的热流道、以及由后向前的设置于热流道内的分流梭和射嘴,模芯前侧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一凹槽内分别可拆卸的嵌设有至少一块与凹槽结构相配的镶块,每一热流道延伸至模芯内的开口端均连通凹槽,且镶块上贯穿开设有与热流道相连通的孔道。较佳的,镶块由紧固件安装于模芯前侧的凹槽中。较佳的,镶块的上贯穿开设有若干螺孔,且与螺孔等数量的紧固螺钉分别穿过螺孔并旋接于凹槽底面上开设的螺钉孔中。较佳的,每一模芯上凹槽的数量为四个,镶块的数量为四块,每一凹槽分别与两条热流道相连通。较佳的,模芯由紧固螺丝安装于模腔内。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芯、热流道、分流梭、射嘴以及镶块,使得在热流道内堵塞后,能够在拆卸下镶块后即可拆卸射嘴及分流梭以对热流道进行清理,而无需拆下模芯进行清理,大大便利了清理操作,使得生产中出现热流道堵塞时,在模具不下机的情况下,即可拆卸清理,有效减少处理异常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流道清洁工艺中模具的拆解图;图2为本技术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的剖面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参阅图2和图3中所示,且为清晰显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于图中省略示出了前模板,并定义如图3中纸面所示的由左向右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后向前的方向。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嵌设于模具本体1内形成的模腔中的模芯3、开设于模具本体1和模芯3中的热流道6、以及由后向前的设置于热流道6内的分流梭4和射嘴5,其中,模芯3前侧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7,每一凹槽7内分别可拆卸的嵌设有至少一块与凹槽7结构相配的镶块2,每一热流道6延伸至模芯3内的开口端均连通凹槽7,且镶块2上贯穿开设有与热流道6相连通的孔道。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清洁热流道6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芯3、热流道6、分流梭4、射嘴5以及镶块2,使得在热流道6内堵塞后,能够在拆卸下镶块2后即可拆卸射嘴5及分流梭4以对热流道6进行清理,而无需拆下模芯3进行清理,大大便利了清理操作,使得生产中出现热流道6堵塞时,在模具不下机的情况下,即可拆卸清理,有效减少处理异常周期。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镶块2由紧固件安装于模芯3前侧的凹槽7中。进一步的,镶块2的上贯穿开设有若干螺孔9,且与螺孔9等数量的紧固螺钉8分别穿过螺孔9并旋接于凹槽7底面上开设的螺钉孔中,用以将镶块2紧固于凹槽7中。进一步的,于本实施例中,每一模芯3上凹槽7的数量为四个,且镶块2的数量为四块,即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凹槽7分别与两条热流道6相连通。但在具体生产中,可根据生产需要而设置上述各结构的数量,例如凹槽7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可根据模芯3尺寸而设置为多个,每一凹槽7也可对应于更多条或者一条热流道6,同时,每一凹槽7中嵌设的镶块2可以是多块,且多块镶块2可相互拼接成一体的,也可以是相互叠合在一起的,且并不局限于此。进一步的,模芯3由紧固螺丝安装于模腔内。在具体应用中,模具在拆卸下前模板后需要进行热流道6清洁的步骤为:首先拆卸紧固螺钉8并卸下镶块2;然后依次拆卸下射嘴5及分流梭4,即可清洁热流道6,而回装操作则反序进行即可,相对于现有的清洁步骤显然更为轻松方便。可节约维修周期2.5小时,且热流道6热转冷进胶方式均可采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嵌设于所述模具本体(1)内形成的模腔中的模芯(3)、开设于所述模具本体(1)和模芯(3)中的热流道(6)、以及由后向前的设置于所述热流道(6)内的分流梭(4)和射嘴(5),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芯(3)前侧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7),每一所述凹槽(7)内分别可拆卸的嵌设有至少一块与所述凹槽(7)结构相配的镶块(2),每一所述热流道(6)延伸至所述模芯(3)内的开口端均连通所述凹槽(7),且所述镶块(2)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热流道(6)相连通的孔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嵌设于所述模具本体(1)内形成的模腔中的模芯(3)、开设于所述模具本体(1)和模芯(3)中的热流道(6)、以及由后向前的设置于所述热流道(6)内的分流梭(4)和射嘴(5),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芯(3)前侧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7),每一所述凹槽(7)内分别可拆卸的嵌设有至少一块与所述凹槽(7)结构相配的镶块(2),每一所述热流道(6)延伸至所述模芯(3)内的开口端均连通所述凹槽(7),且所述镶块(2)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热流道(6)相连通的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洁热流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2)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黎宁建军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