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9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泡用模具,包括:底座、模芯、模套和圆环形模盖,所述底座为圆形且底座的外围设置有侧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模芯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模芯为圆环柱且模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卡槽一,该卡槽用于隔板的放置,所述模芯通过环形凹槽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模套设置于底座上并套设于模芯外,所述模芯的内壁均匀设置若干吊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安全性佳,适用于半径较大的环形模具产品的发泡成型。

A mould for foa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用模具
本技术属于聚氨酯发泡
,涉及一种发泡用模具。
技术介绍
发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将需要进行发泡的原料直接注入到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符合需要的具备特定形状的成品塑件。常用的发泡方法有三种: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即制得泡沫塑件。但现有的发泡模在发泡的过程中,制备环形的发泡模具的时候,只能进行一次性发泡成一个模具,效率低;再者,在制备半径较大的环形模具时,模芯过重不易操作。为解决现有的发泡用模具结构上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效率提升且易于工作人员操作的发泡用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效率提升且易于工作人员操作的发泡用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泡用模具,包括:底座、模芯、模套和圆环形模盖,所述底座为圆形且底座的外围设置有侧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模芯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模芯为圆环柱且模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卡槽一,该卡槽用于隔板的放置,所述模芯通过环形凹槽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模套设置于底座上并套设于模芯外,所述模芯的内壁均匀设置若干吊起装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吊起装置包括吊环和固定座,所述吊环和所述固定座一体成型。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环形模盖包括环形内壁和环形侧外壁,所述环形内壁和所述环形外壁构成凹槽一。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芯的顶端设置有与环形内壁匹配的环形凹槽一。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套包括上端面、套体和下端面,所述模套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二和所述卡槽一用于隔板的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通过隔板的设置使得发泡的效率提升,在发泡较大半径的半圆环形发泡产品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发泡成型两个半圆环形的发泡产品;此外发泡过程中,通过可拆卸的结构进行配合,拆卸方便,安全性提升,成型模具的取出方便;由于发泡的产品为较大半径的发泡产品,模芯为空心且在空心模芯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吊起装置,用于发泡完成后,模芯的吊出,成型产品的脱模,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泡用模具底座和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发泡用模具的模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发泡用模具的圆环形模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发泡用模具的吊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侧边,12-环形凹槽,2-模套,21-套体,22-下端面,23-端面,24-卡槽二,3-圆环形模盖,31-环形内壁,32-环形外壁,33-凹槽一,4-模芯,41-卡槽一,42-环形凹槽一,5-隔板,6-吊起装置,61-吊环,62-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4所示,本发泡用模具包括:一种发泡用模具,包括:底座1、模芯4、模套2和圆环形模盖3:所述底座1为圆形且底座的外围设置有侧边1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模芯匹配的环形凹槽12;所述模芯4为圆环柱且模芯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卡槽一41,该卡槽一41用于隔板5的放置,所述模芯4通过环形凹槽12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1上;模套2和模芯4可拆卸放置后,所述模套2和模芯4构成的环形空间用于放置发泡物料。所述模套2设置于底座1上并套设于模芯4外,所述模芯4的内壁均匀设置若干吊起装置6。吊起装置6用于发泡结束后,模芯4的移除。现有的发泡模具基本采用的是整体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诸多不便:1、安全性差,使用时候效率底下,一次性只能发泡一个圆环形的模具;2、发泡过程中,原料容易溢出;3、发泡结束后取模不便;4、在发泡形状比较大的模具时,模芯取出不便。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发泡用模具,首先在底座1上放置模芯4,再将模套2放在底座1上,模套2与底座1的底面接触,隔板5通过与卡槽一41和卡槽二42进行卡合,对发泡物料放置的环形空间进行分隔,放入发泡物料后,盖上模盖3,在模盖3的四周用大力钳进行模盖3和模套2上部的固定,再进行发泡。底座1的四周也用大力钳进行固定,通过大力钳实现底座1和模套2底部的固定。再者,底座1和模套2可以进一步的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模套上设置有螺栓孔,进一步保证了发泡过程中的安全性。上述发泡用模具拆卸方便。使得发泡原料放入模具后,锁定方便,而且在发泡结束后,对模具进行拆卸方便,有利于模具的取出。发泡过程中原料不会溢出,安全性能佳。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吊起装置6包括吊环61和固定座62,所述吊环61和所述固定座62一体成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吊起装置6设置于圆环形模芯4的内,只需要用电葫芦吊起圆环形模芯4,然后取下发泡后的产品即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环形模盖3包括环形内壁31和环形侧外壁32,所述环形内壁31和所述环形外壁32构成凹槽一33。所述模芯4的顶端设置有与环形内壁31匹配的环形凹槽一42。所述模套2包括上端面23、套体21和下端面22,所述模套2的内侧面对称设置有卡槽二24,所述卡槽二24和所述卡槽一用于隔板5的放置。圆环形的模盖3设置有凹槽一33,其中,环形内壁31放置于与环形内壁31匹配的环形凹槽一42内,环形外壁32卡合于上端面23的外围。如此设置,在发泡的过程中,不会有物料溢流出,确保了发泡的稳定性,避免了物料的浪费。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通过隔板的设置使得发泡的效率提升,在发泡较大半径的半圆环形发泡产品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发泡成型两个半圆环形的发泡产品;此外发泡过程中,通过可拆卸的结构进行配合,拆卸方便,安全性提升,成型模具的取出方便;由于发泡的产品为较大半径的发泡产品,模芯为空心且在空心模芯的内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吊起装置,用于发泡完成后,模芯的吊出,成型产品的脱模,操作方便。本文中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换,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模芯(4)、模套(2)和圆环形模盖(3),所述底座(1)为圆形且底座的外围设置有侧边(1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模芯匹配的环形凹槽(12),所述模芯(4)为圆环柱且模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卡槽一(41),该卡槽一用于隔板(5)的放置,所述模芯(4)通过环形凹槽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1)上,所述模套(2)设置于底座上并套设于模芯(4)外,所述模芯(4)的内壁均匀设置若干吊起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模芯(4)、模套(2)和圆环形模盖(3),所述底座(1)为圆形且底座的外围设置有侧边(1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模芯匹配的环形凹槽(12),所述模芯(4)为圆环柱且模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卡槽一(41),该卡槽一用于隔板(5)的放置,所述模芯(4)通过环形凹槽可拆卸的设置于底座(1)上,所述模套(2)设置于底座上并套设于模芯(4)外,所述模芯(4)的内壁均匀设置若干吊起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起装置(6)包括吊环(61)和固定座(62),所述吊环(61)和所述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品海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长城隔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