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022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用于输送设备领域,包括小车承托组件、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部件、第一托架、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第一托架升降,第一齿条与第一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二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驱动部件、第二托架、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第二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第二托架升降,第二齿条与第二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均与小车承托组件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同步传动部件连接。其能够保证车身零件平稳升降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Reciprocating rod lifting dr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
本技术用于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白车身焊接领域的车身零件一般是在流水线上完成多种不同的加工工序,这些加工工序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工参与。当零件在每个工位完成特定工序后,需要在工位之间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传输。常见的传输方式有人工搬运和吊具搬运以及往复杆搬运等,其中,人工搬运和吊具搬运通常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而常见的往复杆结构复杂、比较笨重,不便于人工操作和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其采用驱动部件和传动齿条机构同步动作,保证车身零件平稳升降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小车承托组件、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部件、第一托架、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一齿轮设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托架升降,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驱动部件、第二托架、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第二齿轮设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二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托架升降,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均与所述小车承托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同步传动部件连接。优选的,所述同步传动部件包括传动轴。>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传动轴包括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传动轴和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供第一齿条穿过的第一齿条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供第二齿条穿过的第二齿条安装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一齿条平行设置并与第一托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供第一导杆穿过的第一导杆安装座;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二齿条平行设置并与第二托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供第二导杆穿过的第二导杆安装座。优选的,所述小车承托组件包括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一托架的两端和第二托架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座,所述第一托架、第二托架通过两端的连接座与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连接,并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形成整体。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均设有导向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的两端均设有小车限位组件。优选的,所述小车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组件安装座、限位部件和第三驱动部件,限位部件铰接在限位组件安装座上,所述第三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限位部件往复摆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或第二升降驱动单元上设有小车在位传感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其在使用时,设置在特定工位,待车身零件在该特定工位需要抬升时,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同步动作,使小车承托组件升起。其中,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采用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同步传动部件形成传动齿条机构,实现同步动作,能够保证车身零件平稳升降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托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小车承托组件4和至少两个升降驱动单元——第一升降驱动单元1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2,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1包括第一支撑座11、第一驱动部件12、第一托架13、第一齿条14和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2和第一齿轮15设在第一支撑座11上,第一驱动部件1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托架13升降,所述第一齿条14与第一托架13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一齿轮15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单元2包括第二支撑座21、第二驱动部件22、第二托架23、第二齿条24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2和第二齿轮设在第二支撑座21上,第二驱动部件22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托架23升降,所述第二齿条24与第二托架23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托架13、第二托架23均与所述小车承托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通过同步传动部件连接。其在使用时,设置在特定工位,待车身零件在该特定工位需要抬升时,第一升降驱动单元1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2同步动作,使小车承托组件4升起。其中,第一升降驱动单元1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2采用第一齿轮15、第一齿条14、第二齿轮、第二齿条24、同步传动部件形成传动齿条机构,同步两个托架的升降运动,实现同步动作,能够保证车身零件平稳升降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传动部件包括同步齿条、同步齿轮组等,优选的,参见图1-图3,所述同步传动部件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结构简单、刚性好、同步性佳。所述传动轴可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11上设有第一轴承座16,所述第二支撑座21上设有第二轴承座26,所述传动轴包括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承托组件、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部件、第一托架、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一齿轮设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托架升降,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驱动部件、第二托架、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第二齿轮设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二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托架升降,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均与所述小车承托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同步传动部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承托组件、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和第二升降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部件、第一托架、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一齿轮设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托架升降,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驱动部件、第二托架、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第二齿轮设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二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托架升降,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托架连接并在升降时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均与所述小车承托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同步传动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部件包括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传动轴包括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传动轴和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杆升降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供第一齿条穿过的第一齿条安装座;
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供第二齿条穿过的第二齿条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裕豪刘洋胡涌泉
申请(专利权)人:明珞汽车装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