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23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包括散热装置和基座,所述散热装置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防护装置,且散热装置外部的下端安装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的右端连接有工位板,且工位板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底部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挡板,所述基座位于床体外部的底部。该多工位数控车床通过收集装置、固定块、支撑杆、第一筛选层、第二筛选层与内腔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收集的废料进行统一的处理,且可便捷的对物料进行分类,便于使用者对废料进行回收使用,更加的便捷,并且在对收集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固,不易产生晃动,同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收集装置进行上下的调整,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A multi position CNC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铰孔及镗孔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例如一种多工位的数控车床。市场上的数控车床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保护,在使用过程中车床内部物品会溅出,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数控车床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其进行散热,导致数控车床内部的温度较高,而且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收集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数控车床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保护,在使用过程中车床内部物品会溅出,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数控车床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其进行散热,导致数控车床内部的温度较高,而且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收集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包括散热装置和基座,所述散热装置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防护装置,且散热装置外部的下端安装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的右端连接有工位板,且工位板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底部连接有床体,所述床体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挡板,所述基座位于床体外部的底部,所述床体外部的左端安装有收集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连接管与缓冲层,且散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部的中部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形状为“S”型结构,并且连接管的外部与缓冲层的内部为紧密贴合;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固定块、支撑杆、第一筛选层、第二筛选层与内腔,且收集装置外部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收集装置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且收集装置的内部连接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筛选层,且第二筛选层底部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筛选层;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滑道、移动滑块和保护垫,且防护装置外部的两端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的外部穿设有滑道,且滑道底部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垫。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的内部与内腔的外部为固定连接,且内腔的内部与第二筛选层的外部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部与移动滑块为活动连接,且滑道底部外部的一端与保护垫的外部为粘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多工位数控车床通过散热装置、连接管与缓冲层的设置,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数控机床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有效的避免数控车床内部的工作温度较高,可对数控车床内部的器件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数控车床内部温度较高增加内部机械的工作负荷量,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数控车床的使用寿命;2、该多工位数控车床通过收集装置、固定块、支撑杆、第一筛选层、第二筛选层与内腔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收集的废料进行统一的处理,且可便捷的对物料进行分类,便于使用者对废料进行回收使用,更加的便捷,并且在对收集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固,不易产生晃动,同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收集装置进行上下的调整,便于使用者的使用;3、该多工位数控车床通过防护装置、滑道、移动滑块和保护垫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避免数控车床内部的物品溅出对使用者带来损伤的问题,可对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保护,且还能够对数控车床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并且还能够在数控车床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有良好的减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装置;101、连接管;102、缓冲层;2、操控台;3、工位板;4、控制台;5、基座;6、床体;7、挡板;8、收集装置;801、固定块;802、支撑杆;803、第一筛选层;804、第二筛选层;805、内腔;9、防护装置;901、滑道;902、移动滑块;903、保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包括散热装置1、连接管101、缓冲层102、操控台2、工位板3、控制台4、基座5、床体6、挡板7、收集装置8、固定块801、支撑杆802、第一筛选层803、第二筛选层804、内腔805、防护装置9、滑道901、移动滑块902和保护垫903,散热装置1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防护装置9,且散热装置1外部的下端安装有操控台2,防护装置9包括滑道901、移动滑块902和保护垫903,且防护装置9外部的两端连接有移动滑块902,移动滑块902的外部穿设有滑道901,且滑道901底部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垫903,滑道901的内部与移动滑块902为活动连接,且滑道901底部外部的一端与保护垫903的外部为粘接连接,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避免数控车床内部的物品溅出对使用者带来损伤的问题,可对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保护,且还能够对数控车床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并且还能够在数控车床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有良好的减震性能;散热装置1包括连接管101与缓冲层102,且散热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层102,缓冲层102内部的中部安装有连接管101,且连接管101的形状为“S”型结构,并且连接管101的外部与缓冲层102的内部为紧密贴合,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数控机床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有效的避免数控车床内部的工作温度较高,可对数控车床内部的器件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数控车床内部温度较高增加内部机械的工作负荷量,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数控车床的使用寿命,操控台2的右端连接有工位板3,且工位板3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控制台4,控制台4的底部连接有床体6,床体6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挡板7,基座5位于床体6外部的底部,床体6外部的左端安装有收集装置8,收集装置8包括固定块801、支撑杆802、第一筛选层803、第二筛选层804与内腔805,且收集装置8外部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802,收集装置8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801,且收集装置8的内部连接有内腔805,内腔80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筛选层804,且第二筛选层804底部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筛选层803,收集装置8的内部与内腔805的外部为固定连接,且内腔805的内部与第二筛选层804的外部为活动连接,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收集的废料进行统一的处理,且可便捷的对物料进行分类,便于使用者对废料进行回收使用,更加的便捷,并且在对收集装置8的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固,不易产生晃动,同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收集装置8进行上下的调整,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多工位数控车床,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包括散热装置(1)和基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防护装置(9),且散热装置(1)外部的下端安装有操控台(2),所述操控台(2)的右端连接有工位板(3),且工位板(3)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控制台(4),所述控制台(4)的底部连接有床体(6),所述床体(6)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挡板(7),所述基座(5)位于床体(6)外部的底部,所述床体(6)外部的左端安装有收集装置(8);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连接管(101)与缓冲层(102),且散热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层(102),所述缓冲层(102)内部的中部安装有连接管(101),且连接管(101)的形状为“S”型结构,并且连接管(101)的外部与缓冲层(102)的内部为紧密贴合;所述收集装置(8)包括固定块(801)、支撑杆(802)、第一筛选层(803)、第二筛选层(804)与内腔(805),且收集装置(8)外部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802),所述收集装置(8)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801),且收集装置(8)的内部连接有内腔(805),所述内腔(80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筛选层(804),且第二筛选层(804)底部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筛选层(803);所述防护装置(9)包括滑道(901)、移动滑块(902)和保护垫(903),且防护装置(9)外部的两端连接有移动滑块(902),所述移动滑块(902)的外部穿设有滑道(901),且滑道(901)底部外部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垫(9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数控车床,包括散热装置(1)和基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防护装置(9),且散热装置(1)外部的下端安装有操控台(2),所述操控台(2)的右端连接有工位板(3),且工位板(3)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控制台(4),所述控制台(4)的底部连接有床体(6),所述床体(6)外部的右端设置有挡板(7),所述基座(5)位于床体(6)外部的底部,所述床体(6)外部的左端安装有收集装置(8);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连接管(101)与缓冲层(102),且散热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层(102),所述缓冲层(102)内部的中部安装有连接管(101),且连接管(101)的形状为“S”型结构,并且连接管(101)的外部与缓冲层(102)的内部为紧密贴合;所述收集装置(8)包括固定块(801)、支撑杆(802)、第一筛选层(803)、第二筛选层(804)与内腔(805),且收集装置(8)外部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沈工精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