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充集成电路、芯片、双充芯片的应用电路及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领域,特别涉及双充集成电路、芯片、双充芯片的应用电路及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充电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智能快速充电处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而且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中比较大的用途,是在手机电池,电动车电池等。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两个以上同时充电,但是现有专用集成电路只能一个一个的充,应用有很大局限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充集成电路、芯片、双充芯片的应用电路及充电装置,通过设置双充模块同时对两个电池进行充电,实现了同一集成电路对多个电池同时充电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充电路,包括:用于提供基准信号的基准单元;用于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单元;与基准单元及复位单元连接的、用于分别对若干个电池进行充电的双充模块。所述双充电路还包括:与复位单元、基准单元及双充模块连接的、用于对双充模块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控制模块。所述双充模块包括:用于对不同电池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均与复位单元、基准单元及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单元。所述太阳能模块包括: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检测电池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充电电流的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提供基准信号的基准单元;/n用于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单元;/n与基准单元及复位单元连接的、用于分别对若干个电池进行充电的双充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提供基准信号的基准单元;
用于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单元;
与基准单元及复位单元连接的、用于分别对若干个电池进行充电的双充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充电路还包括:
与复位单元、基准单元及双充模块连接的、用于对双充模块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充模块包括:
用于对不同电池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
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均与复位单元、基准单元及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检测电池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充电电流的温控单元;
用于检测第一充电单元的电流并进行均衡的第一输出电流控制单元;
用于检测第二充电单元的电流并进行均衡的第二输出电流控制单元;
所述温控单元与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连接的,所述第一输出电流控制单元和第二输出电流控制单元均与复位单元、基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流控制单元还与第一充电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流控制单元还与第二充电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流控制单元和第二输出电流控制单元互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第一非门、第二非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九MOS管、第十MOS管、第十一MOS管、第十二MOS管、第十三MOS管、第十四MOS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使能信号,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十三MOS管和第十四MOS管的源极以及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的衬底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第一偏置电流、并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栅极、第三MOS管的栅极、第四MOS管的栅极、第五MOS管的栅极及第六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及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互联,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及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和栅极、第十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接第二基准电压,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第十MOS管的源极、第十一MOS管的源极、第十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和栅极、第十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一MOS管的漏极与第十三MOS管的漏极和栅极、第十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四MOS管的漏极连接并输出至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充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压跟随器、电压控制运放、电流运放、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十四MOS管、第十五MOS管、选择器;
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基准单元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二输入端接第五偏置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仕鼎,谢大盛,王文胜,吴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励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