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17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中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为了解决如何使用较低的造价将轨道在短距离内由低海拔段抬升至高海拔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和垂直升降机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垂直轨道和升降架,升降架内设置有能够分别与低海拔轨道段和高海拔轨道段接驳的移动轨道梁;在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运行的列车能够驶入移动轨道梁,并借助升降架沿垂直轨道上升/下降至垂直轨道的上端/下端,进而沿移动轨道梁驶入高海拔轨道段/低海拔轨道段。本方案能够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在短距离内将列车从低海拔轨道/高海拔轨道抬升/降落至高海拔轨道/低海拔轨道的目的。

Vertical lifting air rail transi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中轨道
,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的车辆沿其轨道运行,在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地区,轨道的架设坡度往往受限于各种因素限制,不能跨越大高差。为了解决此问题,a、一般使用隧道洞穿,但是洞穿隧道不能将车辆行驶(导向)至更高的海拔地面,并不适用于地形高差分层较大地段,如悬崖峭壁段;b、或者使用各种展线方法(如“之字形展线、灯泡线展线、螺旋盘线展线等”)实现低海拔段向高海拔段转移,其中“之字形展线方案”不能调头,需要往退式运行,即影响车速又影响乘车体验;“灯泡线展线方案”虽然可调头,但是调头段需要较大的平坦地形,较难实现;“螺旋盘线展线方案”虽然可实现低海拔段轨道与高海拔段轨道在原地驳接,但是盘线顶部与高海拔轨道之间往往存在大跨度的高空轨道,高空轨道段成为轨道交通的瓶颈段,该方案虽然可以减少占地,但是造价高昂。基于轨道运行的车辆,可分为在轨道上方运行车辆(高铁、普铁、地铁、有轨电车、磁浮列车、跨座单轨、云轨等)和在轨道下方运行车辆(如悬挂式轨道列车),轨道是车辆运行的基础。如何使用较低的造价将轨道在短距离内由低海拔段抬升至高海拔段,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如何使用较低的造价将轨道在短距离内由低海拔段抬升至高海拔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该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和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垂直轨道和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沿所述垂直轨道上下移动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设置有能够分别与所述低海拔轨道段和所述高海拔轨道段接驳的移动轨道梁;所述低海拔轨道段位于所述垂直轨道的下端,所述高海拔轨道段位于所述垂直轨道的上端;在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运行的列车能够驶入所述移动轨道梁,并借助所述升降架沿所述垂直轨道上升/下降至所述垂直轨道的上端/下端,进而沿所述移动轨道梁驶入所述高海拔轨道段/低海拔轨道段。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架上与所述垂直轨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滑行靴,所述垂直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行靴匹配的凹槽,所述滑行靴能够嵌入到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升降架能够平稳地沿所述垂直轨道上下移动。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滑动接触;或者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轮以使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滚动接触;或者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设置有齿轮,使得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以齿轮啮合形式滚动接触。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架的两侧设置有触臂,所述触臂的结构设置为:当列车驶入所述升降架内的移动轨道梁之后,所述触臂形成半环抱列车的姿态以防止列车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左右摆动。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轨道梁的两端设置有闭塞装置,在所述移动轨道梁与所述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接驳的情形下,所述闭塞装置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列车驶入或驶出所述移动轨道梁;在所述移动轨道梁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所述闭塞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以防止位于所述移动轨道梁内的列车驶出所述移动轨道梁。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海拔轨道段的线路终端设置有第一列车行驶轨道段和第一防坠落安全轨道段,所述移动轨道梁的一端能够接驳所述第一列车行驶轨道段,所述移动轨道梁的另一端能够接驳所述第一防坠落安全轨道段;所述第一防坠落安全轨道段用于防止列车冲出所述低海拔轨道段而发生坠落;并且/或者,所述高海拔轨道段的线路终端设置有第二列车行驶轨道段和第二防坠落安全轨道段,所述移动轨道梁的一端能够接驳所述第二列车行驶轨道段,所述移动轨道梁的另一端能够接驳所述第二防坠落安全轨道段;所述第二防坠落安全轨道段用于防止列车冲出所述高海拔轨道段而发生坠落;并且/或者,所述移动轨道梁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用于防止列车滑出所述移动轨道梁。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轨道梁与所述升降架固定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移动轨道梁借助夹轨器夹设于所述升降架上。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垂直轨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为所述升降架提供牵引力支点;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为所述升降架提供受力点;并且/或者,所述垂直轨道之间设置有支撑梁以增加所述垂直轨道的稳定性。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和/或位置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升降架的移动速度,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升降架执行加速/减速动作;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升降架的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升降架停靠于目标位置。在上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辅助建筑物,所述辅助建筑物能够为所述垂直升降机构提供支撑力;以及所述辅助建筑物还能够为所述垂直升降机构提供多个功能间以适应安全维护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在低海拔轨道段和高海拔轨道段之间设置垂直升降机构,并在垂直升降机构内设置一段移动轨道梁,使得在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运行的列车能够驶入该移动轨道梁,然后再通过垂直升降机构将列车提升/下降至高海拔轨道段/低海拔轨道段。本方案能够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在短距离内将列车从低海拔轨道/高海拔轨道抬升/降落至高海拔轨道/低海拔轨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升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是带有移动轨道梁和列车的升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a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b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3c是图1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首先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低海拔轨道段1、高海拔轨道段2和垂直升降机构3。其中,垂直升降机构3包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垂直轨道31和能够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沿垂直轨道31上下移动的升降架32,升降架32内设置有能够分别与低海拔轨道段1和高海拔轨道段2接驳的移动轨道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和垂直升降机构;/n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垂直轨道和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沿所述垂直轨道上下移动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设置有能够分别与所述低海拔轨道段和所述高海拔轨道段接驳的移动轨道梁;/n所述低海拔轨道段位于所述垂直轨道的下端,所述高海拔轨道段位于所述垂直轨道的上端;/n在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运行的列车能够驶入所述移动轨道梁,并借助所述升降架沿所述垂直轨道上升/下降至所述垂直轨道的上端/下端,进而沿所述移动轨道梁驶入所述高海拔轨道段/低海拔轨道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和垂直升降机构;
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垂直轨道和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沿所述垂直轨道上下移动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设置有能够分别与所述低海拔轨道段和所述高海拔轨道段接驳的移动轨道梁;
所述低海拔轨道段位于所述垂直轨道的下端,所述高海拔轨道段位于所述垂直轨道的上端;
在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运行的列车能够驶入所述移动轨道梁,并借助所述升降架沿所述垂直轨道上升/下降至所述垂直轨道的上端/下端,进而沿所述移动轨道梁驶入所述高海拔轨道段/低海拔轨道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上与所述垂直轨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滑行靴,所述垂直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行靴匹配的凹槽,
所述滑行靴能够嵌入到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升降架能够平稳地沿所述垂直轨道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滑动接触;或者
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轮以使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滚动接触;或者
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设置有齿轮,使得所述滑行靴与所述垂直轨道之间以齿轮啮合形式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的两侧设置有触臂,所述触臂的结构设置为:
当列车驶入所述升降架内的移动轨道梁之后,所述触臂形成半环抱列车的姿态以防止列车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左右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道梁的两端设置有闭塞装置,
在所述移动轨道梁与所述低海拔轨道段/高海拔轨道段接驳的情形下,所述闭塞装置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列车驶入或驶出所述移动轨道梁;
在所述移动轨道梁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所述闭塞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以防止位于所述移动轨道梁内的列车驶出所述移动轨道梁。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敏张敏张骎司小伟孙继辉李治国赵建阳武长虹沈子钿王鑫宏张兴洪董小鹏李自峰何海洋王浩东冯昭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