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05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包括对称安装的两组第一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外侧装有第二立柱组、第二立柱组外侧装有第三立柱组;第一立柱组与第二立柱组之间、第二立柱组与第三立柱组之间通过结构加强杆连接,两组对称第一立柱组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杆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立柱组上安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第二立柱组上安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和定位导向板。第三立柱组上安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和纵向位置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成了一个多点均布支撑调节平台,防止风帆受体积及自重因素产生较大挠度变形。

A kind of installation tooling for sail leaf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风帆安装设备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
技术介绍
硬翼风帆在国内是首次设计、研制、试制和加工的新产品,是一种应用于船舶上的利用风能的装置。如图11~12所示,帆叶(20)是由骨架及外部蒙皮焊接组成,其中,骨架是不锈钢方管组成的网格状结构,蒙皮是不锈钢板焊到方管网格状结构外面。硬翼风帆为大型风帆,在总组安装时,帆叶套入桅杆(21)中需要具备很高的位置度,且风帆摆放的方位不易调整。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局部支撑方法,而且,风帆重量轻、体积大、挠性明显,这种方法帆叶很容易发生整体弯曲的现象,无法保证帆叶上端水平,影响后续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硬翼风帆的帆叶套入桅杆中需要具备很高的位置度、且不易调整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包括对称安装的两组第一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的外侧装有第二立柱组、所述第二立柱组的外侧装有第三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与所述第二立柱组之间、所述第二立柱组与所述第三立柱组之间通过结构加强杆连接,两组对称的所述第一立柱组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组由第一上梁、第一下梁和第一立柱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一上梁处安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所述第二立柱组由第二上梁、第二下梁和第二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二上梁处安装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和定位导向板;所述第三立柱组由第三上梁、第三下梁和第三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三上梁处安装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和所述纵向位置调节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纵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梁、所述第三上梁侧面的第一初步定位导向板,所述第一初步定位导向板上垂直设置带有螺纹孔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螺纹孔处设置纵向调节螺栓。优选的是,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2块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梁的第二初步定位导向板,所述第二初步定位导向板之间垂直于上梁设置带有螺纹孔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螺纹孔处设置横向调节螺栓;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上梁上面宽度方向的中间或边缘。优选的是,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梁、所述第二上梁及所述第三上梁上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定位防脱销和高度调节螺栓。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对于风帆或类似的大型结构件的精细装焊均适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工作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工作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第一立柱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第一立柱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第二立柱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第二立柱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第三立柱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第三立柱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硬翼风帆帆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硬翼风帆帆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横向位置调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横向位置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横向位置调节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立柱组,2、第二立柱组,3、第三立柱组,4、结构加强杆,5、法兰连接杆,6、连接螺栓组,7、纵向位置调节装置,8、横向位置调节装置,9、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10、支撑板,11、定位防脱销,12、高度调节螺栓,13、第一初步定位导向板,14、第一定位板,15、纵向调节螺栓,16、第二初步定位导向板,17、第二定位板,18、横向调节螺栓,19、定位导向板,20、帆叶,21、桅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对称安装的第一立柱组1、第一立柱组1的外侧装有第二立柱组2、第二立柱组2外侧装有第三立柱组3;第一立柱组1与第二立柱组2之间、第二立柱组2与第三立柱组3之间通过结构加强杆4连接,两组对称的第一立柱组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杆5连接;立柱组的上梁与帆叶下表面连接。如图3~6所示,第一立柱组1由上梁、下梁和立柱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一立柱组2上梁处安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和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均为两个;其中的一个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安装在第一立柱组2上梁前端的右侧(左侧),并且该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上的纵向调节螺栓15小头端与帆叶20的凹面处的帆面相接触,另一个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安装在第一立柱组2上梁后端的左侧(右侧),并且该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上的纵向调节螺栓15小头端与帆叶20的凸面处的帆面相接触;通过调整凹、凸面帆面处的纵向调节螺栓15对帆叶的纵向方位进行调整;两个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分别安装在第一立柱组2上梁前端和后端,并且两个两个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上的横向调节螺栓18是相对设置的,用以夹持帆叶下部的骨架方管,并对帆叶整体的横向位置进行调整;两个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设置在第一立柱组2上梁与帆叶相接触的两个点上,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螺栓12对帆叶的高度和水平位置进行调整。如图7~8所示,第二立柱组2由上梁、下梁和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二立柱组2的上梁处安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和初步定位导向板13;如图9~10所示,第三立柱组3由上梁、下梁和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三立柱组3的上梁处安装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和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如图13~15所示,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包括1块安装在上梁侧面的第一初步定位导向板13,第一初步定位导向板13上垂直设置带有螺纹孔的第一定位板14,第一定位板14的螺纹孔处设置纵向调节螺栓15。如图16~18所示,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包括2块安装在上梁的第二初步定位导向板16,第二初步定位导向板16之间垂直于上梁设置带有螺纹孔的第二定位板17,第二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安装的两组第一立柱组(1)、所述第一立柱组(1)的外侧装有第二立柱组(2)、所述第二立柱组(2)的外侧装有第三立柱组(3);/n所述第一立柱组(1)与所述第二立柱组(2)之间、所述第二立柱组(2)与所述第三立柱组(3)之间通过结构加强杆(4)连接,两组对称的所述第一立柱组(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杆(5)连接;/n所述第一立柱组(1)由第一上梁、第一下梁和第一立柱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一上梁处安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n所述第二立柱组(2)由第二上梁、第二下梁和第二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二上梁处安装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和定位导向板(19);/n所述第三立柱组(3)由第三上梁、第三下梁和第三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三上梁处安装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和所述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帆帆叶总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安装的两组第一立柱组(1)、所述第一立柱组(1)的外侧装有第二立柱组(2)、所述第二立柱组(2)的外侧装有第三立柱组(3);
所述第一立柱组(1)与所述第二立柱组(2)之间、所述第二立柱组(2)与所述第三立柱组(3)之间通过结构加强杆(4)连接,两组对称的所述第一立柱组(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杆(5)连接;
所述第一立柱组(1)由第一上梁、第一下梁和第一立柱构成门字形结构,第一上梁处安装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横向位置调节装置(8)、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
所述第二立柱组(2)由第二上梁、第二下梁和第二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二上梁处安装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和定位导向板(19);
所述第三立柱组(3)由第三上梁、第三下梁和第三立柱构成梯子形结构,第三上梁处安装所述水平及高度方向定位装置(9)和所述纵向位置调节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马庆英王庆璇杨建明崔驭萌牛春立张欢肖肯许飞凡吕新颖孙广伟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