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04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及其测试方法。上下传输机构包括:主板、左夹具、右夹具、中夹具、上层推动单元带动、RUNIN测试头、下层推动单元、FT测试头、转位机构以及卸料机构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缩小设备宽度,节省空间,结构稳定精准,无需人工分别放件,降低人工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方法,RUNIN测试与FT测试可同时进行,节省节拍,时间缩减一倍。

An up and dow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esting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of automobil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出厂之前需要经过RUNIN测试(模拟用户连续高强度对机器进行操作)与FT测试(整体功能测试)。测试时间均为50秒。在测试时,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前后分别与不同的测试头连接。目前的测试设备普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RUNIN测试设备与FT测试设备独立;另一种是RUNIN测试与FT测试集成一体,通过换测头的方式等RUNIN测试完成后自动切换FT测试。方法1的缺陷:1、单台设备宽深为600mm*150mm,两台设备合起来占地面积为1200mm*150mm,占用面积太大;2、需要人工分别放件,增加了人的工作量。方法2的缺陷:RUNIN测试与FT测试无法同步进行,只有当RUNIN测试完成才能进行FT测试,单件测试节拍为RUNIN测试50s+FT测试50s=100s,再加上切换动作节拍(约10s),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摒弃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在缩小设备宽度的同时,缩小设备节拍,且能做到快速换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包括:主板,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形成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立方闭合体;上层工位,包括左右活动的左夹具和右夹具,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利用其产品外形通过左夹具和右夹具定位,定位后再通过上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上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分离,左夹具与右夹具分别向两侧分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落入中夹具上并随中夹具下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下层工位;下层工位,包括上下活动有中夹具,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中夹具的定位销与其定位孔配合定位,定位后再通过下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转位机构,用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由上层工位转移至下层工位;以及卸料机构,包括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卸料盒。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推动单元和下层推动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气缸,用于推动RUNIN测试头或FT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滑轨,用于减少气缸受力与提高导向精度;气缸连接板,连接气缸与底板;左右限位板,固定在底板上,与底板一起对测试头进行XY轴粗定位和Z轴精定位;插拔销,为插拔式,对测试头进行X轴Y轴精定位;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推动单元和下层推动单元的端部均固定有卡线机构,用于对测试头与控制柜之间的线缆进行固定,所述卡线机构包括:卡线基座,用于限制半边线缆;卡线上盖,用于限制另外半边线缆;弹簧夹,通过一根销轴连接在销轴基座上,销轴基座固定在卡线主体上,销轴单侧加弹簧,另侧压在卡线上盖头上,对上盖进行快速固定;卡线夹紧调整销,安装在卡线主体,顶端螺纹状态固定于卡线基座,使卡线基座前后移动,夹紧线缆。进一步地,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的结构相对称,均包括夹具主体和夹具,其中,所述夹具主体包括:气缸,用于推动夹具主体合拢与分离;滑轨,用于减少气缸受力与提高导向精度;缓冲器,用于对夹具主体合拢状态进行精确限位;夹具主体连接件一与夹具主体连接件二,连接气缸与夹具主体底板;定位销,安装在夹具主体底板上,用于对夹具进行X轴与Y轴定位;定位套,安装在夹具主体底板上;滑轨,用于气缸导向;所述夹具包括:识别柱,安装于主体底板侧面,与设备上换型传感器结合检测夹具种类型号;夹具底板,用于使夹具随型定位块与夹具主体底板绝缘;手拧螺钉,用于连接夹具底板与夹具主体底板;夹具随型定位块,安装在夹具底板上,用于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外形定位;夹具沿着滑轨,通过气缸产生的力做左右运动,气缸伸出时夹具为分开状态,气缸缩回时夹具为合拢状态。进一步地,所述中夹具包括中夹具底板、定位衬套、防错件一、识别块、衬套、防错件二、卸料基块、凸轮随动器、卸料组合,所述定位衬套和防错件一固定在中夹具底板上,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定位衬套和一个防错件一,每侧的防错件一位于两个定位衬套之间,卸料组合包括卸料板和卸料板下方的多个滚筒,所述卸料组合通过卸料基块和防错件二安装于中夹具底板上,所述凸轮随动器安装在卸料组合上,运动于卸料基块里,使卸料组合可以与卸料基块做上下与转动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转位机构包括转位运动机构和转位主体,所述转位运动机构包括:定位销,安装在转位基板上,定位销与中夹具的定位衬套配合使中夹具定位准确;转位基板、连接板、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两侧滑块上,其共同搭建形成空心立方体,能够沿着转位主体的滑轨组件运动;所述转位主体包括:下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下层推动单元的框架上;滑轨组件通过连接柱和连接板组合连接,一端连接主板,一端连接下层推动单元的框架上;所述下层推动单元的框架直接安装到主板上,所以主板、下层推动单元的框架、转位主体形成一个闭环连接;上限位缓冲器,固定在滑轨组件上,对转位运动机构做上部死限位,下限位缓冲器固定在连接板上,对转位运动机构做下部死限位。进一步地,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气缸一,固定在转位运动机构的连接板上;卸料气缸二,通过卸料气缸固定板二和连接板固定在卸料气缸一的活塞杆上;轴承制顶块,与导向轴相连,穿过直线轴承,与另一端的导向轴固定块相连,沿着直线轴承做上下运动;弹簧,位于直线轴承与导向轴固定块之间,使轴承制顶块、导向轴、导向轴固定块处于常下位置;直线轴承,与顶块固定于连接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夹具、下夹具、中夹具、测试头均具有与设备传感器配合的检测识别块或识别柱。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为RUNIN测试头或FT测试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上述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人工放件至上层工位,测平,测温,扫码;S2、上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S3、上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分离;S4、左夹具与右夹具分开;S5、转位机构和中夹具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下移至下层工位;S6、上层工位与下层工位同时工作:S6.1左夹具(4)与右夹具(5)合拢,上层工位放入第二块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循环到步骤S1;S6.2下层工位测温,扫码,下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后,下层推动单元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分离,卸料;转位机构和中夹具上升,循环到步骤S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缩小设备宽度(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宽度为200mm,整体机构宽度为520mm),节省空间,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板(1),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形成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立方闭合体;/n上层工位,包括左右活动的左夹具(4)和右夹具(5),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利用其产品外形通过左夹具(4)和右夹具(5)合拢定位,定位后再通过上层推动单元(2)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上层测试完,上层推动单元(2)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分开;左夹具(4)和右夹具(5)分别向两侧分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落入中夹具(6)上并随中夹具(6)下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下层工位;/n下层工位,包括上下活动的中夹具(6),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中夹具(6)的定位销与其定位孔配合定位,定位后再通过下层推动单元(3)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n转位机构,与中夹具(6)配合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由上层工位转移至下层工位;/n以及卸料机构(9),包括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卸料盒(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1),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柱形成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立方闭合体;
上层工位,包括左右活动的左夹具(4)和右夹具(5),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利用其产品外形通过左夹具(4)和右夹具(5)合拢定位,定位后再通过上层推动单元(2)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上层测试完,上层推动单元(2)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分开;左夹具(4)和右夹具(5)分别向两侧分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落入中夹具(6)上并随中夹具(6)下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下层工位;
下层工位,包括上下活动的中夹具(6),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中夹具(6)的定位销与其定位孔配合定位,定位后再通过下层推动单元(3)带动测试头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完成测试;
转位机构,与中夹具(6)配合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由上层工位转移至下层工位;
以及卸料机构(9),包括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卸料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推动单元(2)和下层推动单元(3)的结构相同,包括:气缸(79),用于推动RUNIN测试头(11)或FT测试头(12)与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滑轨(77),用于减少气缸(79)受力与提高导向精度;气缸连接板(78),连接气缸与底板(81);左右限位板(75),固定在底板(81)上,与底板(81)一起对测试头进行XY轴粗定位和Z轴精定位;插拔销(74),为插拔式,对测试头进行X轴Y轴精定位;连接板(83),固定连接于底板(8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推动单元(2)和下层推动单元(3)的端部均固定有卡线机构(84),用于对测试头与控制柜之间的线缆进行固定,所述卡线机构(84)包括:卡线基座(86),用于限制半边线缆;卡线上盖(17),用于限制另外半边线缆;弹簧夹(14),通过一根销轴(13)连接在销轴基座(16)上,销轴基座(16)固定在卡线主体(19)上,销轴(13)单侧加弹簧(18),另侧压在卡线上盖头(15)上,对上盖(17)进行快速固定;卡线夹紧调整销(85),安装在卡线主体(19),顶端螺纹状态固定于卡线基座(86),使卡线基座(86)前后移动,夹紧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4)和右夹具(5)的结构相对称,均包括夹具主体和夹具,其中,所述夹具主体包括:气缸(21),用于推动夹具主体合拢与分离;滑轨(28),用于减少气缸受力与提高导向精度;缓冲器(22),用于对夹具主体合拢状态进行精确限位;夹具主体连接件一(23)与夹具主体连接件二(24),连接气缸(21)与夹具主体底板(30);定位销(25),安装在夹具主体底板(30)上,用于对夹具进行X轴与Y轴定位;定位套(26),安装在夹具主体底板(30)上;滑轨(28),用于气缸(21)导向;所述夹具包括:识别柱(29),安装于主体底板(30)侧面,与设备上换型传感器结合检测夹具种类型号;夹具底板(31),用于使夹具随型定位块(32)与夹具主体底板(30)绝缘;手拧螺钉(27),用于连接夹具底板(31)与夹具主体底板(30);夹具随型定位块(32),安装在夹具底板(31)上,用于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外形定位;夹具沿着滑轨(28),通过气缸(21)产生的力做左右运动,气缸(21)伸出时夹具为分开状态,气缸(21)缩回时夹具为合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用上下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具(6)包括中夹具底板(33)、定位衬套(34)、防错件一(35)、识别块(36)、衬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亮弓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大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