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462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强薄膜(10)具备固着层叠在薄膜基材(1)的一个主面上的粘合剂层(2)。粘合剂层包含含有基础聚合物和光固化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粘合剂层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优选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2~5倍。光固化后的粘合剂层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优选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5倍以上。

Reinforced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强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贴设置在装置表面的增强薄膜。
技术介绍
在显示器等光学装置、电子装置的表面,存在出于表面保护、赋予耐冲击性等目的而贴合粘合性薄膜的情况。这种粘合性薄膜通常在薄膜基材的主面固着层叠粘合剂层,夹着该粘合剂层贴合在装置表面。在装置的组装、加工、运输等使用前的状态下,可通过在装置或装置构成构件的表面临时粘贴粘合性薄膜来抑制被粘物的损伤、破损。这种粘合性薄膜为工程材料,可在装置的使用前剥离去除。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要求用作工程材料的粘合性薄膜为低粘合性、可容易地从被粘物剥离且不会产生对被粘物的残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粘合性薄膜,其除了装置的组装、加工、运输等以外,在装置的使用时也在贴合于装置表面的状态下使用。这种粘合性薄膜在表面保护的基础上,具备通过分散对装置的冲击、对挠性装置赋予刚性等而对装置进行增强的功能。在将粘合性薄膜贴合于被粘物时,存在产生气泡的混入、粘贴位置的偏移等贴合不良的情况。在产生贴合不良的情况下,会进行将粘合性薄膜从被粘物剥离并贴合另一粘合性薄膜的操作(再加工)。用作工程材料的粘合性薄膜以从被粘物的剥离为前提进行设计,因此容易再加工。另一方面,增强薄膜通常未设想从装置剥离而是牢固地粘接在装置的表面,因此难以再加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粘合片(粘合剂层),其以刚与被粘物贴合后为低粘合性且粘接力经时上升的方式进行了设计。在薄膜基材上固着层叠有这种粘合剂层的粘合性薄膜由于刚与被粘物贴合后容易从被粘物剥离且在经过特定时间后牢固地粘接于被粘物,因此可作为具有再加工性的增强薄膜而利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50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32977号公报专利文献3:WO2015/163115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与被粘物的粘接力经时发生变化的增强薄膜而言,很难说对工序的前置时间(lead-time)的灵活性是充分的。例如,具备粘接力经时上升的粘合剂层的增强薄膜必须在与被粘物的贴合后至粘接力上升前的特定时间内实施贴合状态的检查和再加工。此外,在装置、装置构件的整面贴合增强薄膜之后进行从一部分区域将增强薄膜去除等加工的情况下,必须在粘接力上升前的期间进行加工。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刚与被粘物贴合后容易再加工、可任意地设定与被粘物贴合后至粘接力上升前的时间、且通过粘接力上升可与被粘物牢固地粘接的增强薄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薄膜具备固着层叠在薄膜基材的一个主面上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包含含有基础聚合物和光固化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粘合剂层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优选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2~5倍。光固化后的粘合剂层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优选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5倍以上。构成粘合剂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凝胶率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特别优选为70%以上。作为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万以上。优选在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中导入有交联结构。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优选含有含羟基单体和/或含羧基单体作为单体单元。这些单体单元可成为交联结构的导入点。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也可以包含约5~50重量%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的单体成分。构成粘合剂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基础聚合物包含1~50重量份的光固化剂。作为光固化剂,例如可使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光固化剂的官能团当量优选为100~500g/eq。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薄膜的粘合剂层包含光固化性组合物,通过在与被粘物的粘接后使粘合剂层光固化,与被粘物的粘接力上升。由于光固化前与被粘物的粘接力小,因此容易再加工,由于光固化后会表现出高的粘接力,因此有助于装置的增强以及可靠性的提升。由于光固化性的粘合剂可任意地设定与被粘物贴合后的固化的时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薄膜在工序的前置时间上可灵活地应对。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增强薄膜的层叠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表示增强薄膜的层叠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粘贴设置有增强薄膜的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增强薄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增强薄膜10在薄膜基材1的一个主面上具备粘合剂层2。粘合剂层2固着层叠在基材薄膜1的一个主面上。粘合剂层2为包含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光固化性粘合剂,通过紫外线等活性光线的照射进行固化,从而与被粘物的粘接强度提高。图2为在粘合剂层2的主面上临时粘贴有隔离膜5的增强薄膜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在装置20的表面粘贴设置有增强薄膜10的状态的剖视图。从粘合剂层2的表面将隔离膜5剥离去除,将粘合剂层2的露出面贴合在装置20的表面,从而在装置20的表面粘贴设置增强薄膜10。该状态是粘合剂层2光固化前且在装置20上临时粘贴有增强薄膜10(粘合剂层2)的状态。通过使粘合剂层2光固化,装置20与粘合剂层2的界面处的粘接力上升,装置20与增强薄膜10固着。所谓“固着”是指层叠的2个层牢固地粘接、两者的界面处剥离无法实现或困难的状态。所谓“临时粘贴”是指层叠的2个层间的粘接力小、可在两者的界面容易地剥离的状态。图2所示的增强薄膜中,薄膜基材1与粘合剂层2固着,隔离膜5临时粘贴于粘合剂层2。若将薄膜基材1与隔离膜5剥离,则会在粘合剂层2与隔离膜5的界面产生剥离,维持在薄膜基材1上固着有粘合剂层2的状态。在剥离后的隔离膜5上不会残存粘合剂。图3所示的粘贴设置有增强薄膜10的装置在粘合剂层2的光固化前,装置20与粘合剂层2为临时粘贴状态。若对薄膜基材1与装置20进行剥离,则会在粘合剂层2与装置20的界面产生剥离,维持在薄膜基材1上固着有粘合剂层2的状态。由于在装置20上不会残存粘合剂,故而容易再加工。在使粘合剂层2光固化后,由于粘合剂层2与装置20的粘接力上升,故而难以从装置20剥离薄膜1,若将两者剥离,则存在产生粘合剂层2的内聚破坏的情况。[薄膜基材]使用塑料薄膜作为薄膜基材1。为了使薄膜基材1与粘合剂层2固着,优选薄膜基材1的附设粘合剂层2的面未实施过脱模处理。薄膜基材的厚度例如为4~500μm左右。从通过赋予刚性或缓和冲击等对装置进行增强的观点出发,薄膜基材1的厚度优选为12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45μm以上。从使增强薄膜具有可挠性从而提高操作性的观点出发,薄膜基材1的厚度优选为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从兼顾机械强度和可挠性的观点出发,薄膜基材1的压缩强度优选为100~3000kg/cm2,更优选为200~2900kg/cm2,进一步优选为300~2800kg/cm2,特别优选为400~2700kg/cm2。作为构成薄膜基材1的塑料材料,可列举出聚酯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环状聚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薄膜,其具备薄膜基材以及固着层叠在所述薄膜基材上的一个主面上的粘合剂层,/n所述粘合剂层包含含有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和光固化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n所述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含有选自由含羟基单体和含羧基单体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作为单体单元,所述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中导入有交联结构,/n所述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凝胶率为60%以上,/n所述粘合剂层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2~5倍,/n所述粘合剂层的光固化后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5倍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8 JP 2017-188472;20180905 JP 2018-1664201.一种增强薄膜,其具备薄膜基材以及固着层叠在所述薄膜基材上的一个主面上的粘合剂层,
所述粘合剂层包含含有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和光固化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
所述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含有选自由含羟基单体和含羧基单体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作为单体单元,所述丙烯酸类基础聚合物中导入有交联结构,
所述光固化性组合物的凝胶率为60%以上,
所述粘合剂层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2~5倍,
所述粘合剂层的光固化后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为频率0.1Hz下的摩擦力的5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薄膜,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光固化后的通过摩擦力显微镜测定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为光固化前的频率5Hz下的摩擦力的2倍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野武史林圭治徐创矢佐佐木翔梧片冈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