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70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制作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包括押出机、设置在押出机上的机头,以及设置在押出机一侧的冷却装置,所述机头包括两块拼接的模壳、开设在模壳内的安装槽、同轴嵌设在安装槽内的外模与内模,内模与外模的中心轴线为成型线,所述成型线竖向设置,内模上开设有第一线孔,外模上开设有与线材匹配的第二线孔,第一线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线孔,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存在供套料注入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押出机出料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线材竖向设置,线材重力对其的影响几乎不计,使得线材在运动时,能够保持与第一线孔、第二线孔保持较好得同心度,此种线材包裹成型后同心度高,提高了产品质量。

A kind of wire extrusion co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制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
技术介绍
一般的线材,例如电缆,主要是由线芯和护套组成,其中护套是线材不可缺少的结构部分,起到防护线材绝缘的作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563259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火电源线缆的生产工艺,包括铜线拉制、铜线软化、软化后的铜线表面绕包云母带形成耐火层、绕包耐火层的铜线通过氟塑挤出机挤出上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制备芯线、芯线冷却、芯线绞对成缆、成缆芯线与阻燃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护套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以及电源线收卷存盘等步骤。对线材外被的主要处理方式为通过押出机将套料包裹在线芯外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后,最终通过收线机进行首先储存。现有的线材生产线,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36062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油田专用线缆的押出机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机组、集线座、整直台、预热器、押出机主机、吸料机和干燥机、电控箱、恒温水槽、储线架、固定水槽、吹干机、线径测控仪、引取机、计米台、火花机、履带牵引机和收线机。上述生产线中,押出机在押出套料时,线材将会穿过押出机的机头,机头设置有眼模,眼模上开设有供线材穿过的线孔,熔融的套料将会被压入至眼模中从而包覆线材,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线材与眼模内壁之间必然存在供套料包裹的间隙,在包覆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线材在机体上被拉的很长,导致线材会产生下垂的现象,继而导致套料无法均匀包裹在线材上,套料包裹的同心度较差,影响产品质量。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通过将内模外模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减小线材与内模外模产生偏心得可能性,提高套料包裹同心度,提高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包括押出机、设置在押出机上的机头,以及设置在押出机一侧的冷却装置,所述机头包括两块拼接的模壳、开设在模壳内的安装槽、同轴嵌设在安装槽内的内模与外模,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的中心轴线为成型线,所述成型线竖向设置,所述内模上开设有第一线孔,所述外模上开设有与线材匹配的第二线孔,所述第一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孔,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存在供套料注入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押出机出料端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押出机将套料送出后,套料将会通过出料端进入空腔,此时线材通过成型线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第一线孔、第二线孔,通过空腔时套料将会包裹在线材外壁上,此时由于线材竖向设置,线材重力对其的影响几乎不计,使得线材在运动时,能够保持与第一线孔、第二线孔保持较好得同心度,从空腔中包裹线材的套料也不会受重力影响,此种线材包裹成型后同心度高,提高了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头正下方设置有预冷却结构,所述预冷却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且一端位于机头下方的第一冷却水槽、转动连接在第一冷却水槽位于机头下方一端内的第一导芯轮,所述押出机上且位于所述模壳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芯轮。在现有的包裹工艺中,线材在包裹套料后,将会沿水平方向一直进行冷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裹成型后,线材将会先自上而下进入至进入到第一冷却水槽中,外层将会先进行冷却定型,然后才会经过第一导芯轮转向后呈水平方向进入至冷却装置中,提高成型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冷却水槽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导芯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三导芯轮,所述第一冷却水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三导芯轮上方转动连接有第四导芯轮,所述第一冷却水槽内的液面高于第一导芯轮最高处,且高度差不少于1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将会有至100mm的距离进行冷却,冷却后初定型完毕后,再通过第一导芯轮进行导向,并且通过设置第三导芯轮、第四导芯轮将线材出口处抬高,使得线材能够完全浸入在冷却液中,避免影响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支架远离机头一侧的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冷却水槽;所述第一导芯轮位于所述成型线靠近所述第二冷却水槽一侧,所述第二导芯轮位于所述成型线远离所述第二冷却水槽一侧;所述成型线与第一导芯轮、第二导芯轮均相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线时,线材从模壳的一端在第二导芯轮的作用下,呈竖直方向进入至内模,并且从竖向方向上从外模出模,使得线材能够平稳地进行包裹,提高产品同心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模靠近内模一端开设有呈锥形的容置槽,所述内模靠近外模一端呈与容置槽匹配的锥形头,所述空腔位于容置槽内壁与锥形头外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料通过空腔进行包裹,呈锥形的空腔,将会使得套料呈斜面角度包裹在线材上,并且随着线材的运动,线材将会带动套料在沿锥形头斜面方向进行运动,便于下料,减小堵塞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押出机上设置有稳芯组件,所述稳芯组件包括设置在押出机上的导向筒、沿径向滑移连接在导向筒上的压紧块、转动连接在压紧块相互靠近一侧且用于抵触在线芯上的抵触轮、设置在导向筒上用于驱使压紧块相互靠近的驱动件,以及设置在导向筒上用于驱使压紧块回弹的回弹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在进入模壳之前,将会通过稳芯组件使得晃动的线材趋于稳定,抵触轮抵触在线芯上使其不产生晃动,提高线材包裹时的同心度,根据包裹线材的粗度不同,可通过驱动件使得压紧块在导向筒上滑移并且抵紧在线芯上,并且回弹弹簧壳驱动压紧块相互远离。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筒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导芯轮相切,所述导向筒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导芯轮上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导向筒稳定后的线材,将会从导向筒中心轴线处离开,并且将会沿切线方向经过第二导芯轮导向,能够使得线材稳定并准确地嵌入至模壳中,提高成型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块远离导向筒中心轴线一侧设置有长度大于压紧块的驱动块,所述导向筒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供驱动块嵌入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槽底开设有供压紧块穿过的第二滑动槽,所述回弹弹簧设置在所述驱动块两端,且所述回弹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滑动槽槽底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将会抵触在驱动块上,从而使得压紧块朝向线芯一侧运动,回弹弹簧将会压缩形变,当驱动件不再抵触在驱动块上时,回弹弹簧将会驱使压紧块复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在导向筒上且一端内壁与导向筒外壁螺纹连接的驱动套、设置在驱动套内壁上且用于抵触在驱动块上的凸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套转动后,凸起部将会抵触在驱动块上,从而驱使压紧块在第二滑动槽内滑动,并驱使抵触轮抵紧在线芯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块沿周向设置有不少于三个,所述凸起部呈水滴状,且所述凸起部外侧距离所述驱动套内壁的距离沿周向逐渐增大,所述驱动块外侧凸出所述导向筒侧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套转动时,呈水滴状的凸起部将会不断通过与驱动块之间的抵触驱使驱动块运动,不同的位置将会使得驱动块运动不同的距离,从而调整压紧块抵触在线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包括押出机(100)、设置在押出机(100)上的机头(140),以及设置在押出机(100)一侧的冷却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40)包括两块拼接的模壳(141)、开设在模壳(141)内的安装槽(142)、同轴嵌设在安装槽(142)内的外模(143)与内模(144),所述内模(144)与所述外模(143)的中心轴线为成型线,所述成型线竖向设置,所述内模(144)上开设有第一线孔(145),所述外模(143)上开设有与线材匹配的第二线孔(146),所述第一线孔(14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孔(146),所述内模(144)与所述外模(143)之间存在供套料注入的空腔(147),所述空腔(147)与押出机(100)出料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包括押出机(100)、设置在押出机(100)上的机头(140),以及设置在押出机(100)一侧的冷却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40)包括两块拼接的模壳(141)、开设在模壳(141)内的安装槽(142)、同轴嵌设在安装槽(142)内的外模(143)与内模(144),所述内模(144)与所述外模(143)的中心轴线为成型线,所述成型线竖向设置,所述内模(144)上开设有第一线孔(145),所述外模(143)上开设有与线材匹配的第二线孔(146),所述第一线孔(14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孔(146),所述内模(144)与所述外模(143)之间存在供套料注入的空腔(147),所述空腔(147)与押出机(100)出料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40)正下方设置有预冷却结构(200),所述预冷却结构(200)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架(210)、设置在支架(210)上且一端位于机头(140)下方的第一冷却水槽(220)、转动连接在第一冷却水槽(220)位于机头(140)下方一端内的第一导芯轮(230),所述押出机(100)上且位于所述模壳(141)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芯轮(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槽(22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导芯轮(230)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三导芯轮(231),所述第一冷却水槽(220)内且位于所述第三导芯轮(231)上方转动连接有第四导芯轮(232),所述第一冷却水槽(220)内的液面高于第一导芯轮(230)最高处,且高度差不少于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材押出外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300)包括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支架(210)远离机头(140)一侧的机架(310)、设置在机架(310)上的第二冷却水槽(320);所述第一导芯轮(230)位于所述成型线靠近所述第二冷却水槽(320)一侧,所述第二导芯轮(112)位于所述成型线远离所述第二冷却水槽(320)一侧;所述成型线与第一导芯轮(230)、第二导芯轮(112)均相切。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泰盛电子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