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792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涉及芯线加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并与成模腔相互连通的挤压室、安装于挤压室内的螺杆、以及安装于机体内并驱动螺杆旋转的动力源,所述螺杆的螺牙与挤压室的内壁相抵接,且螺牙与挤压室的内壁所形成的通道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其技术效果是在塑料母粒的体积因熔融而变小时,熔融塑料能够依然充满通道,熔融塑料能够充分受力而使得螺杆推动的效率更高。

A feeding device of the press ou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芯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芯线时,需要使用押出机在芯线的外表面包裹一层绝缘层,其具体原理是芯线穿过成模腔中的模芯和模套,熔融状态下的塑料从模芯和模套之间进入并包覆在芯线表面。通常,押出机上常设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机体中的挤压室和安装在挤压室中的螺杆,塑料母粒被加热熔融后,螺杆通过旋转将其挤入模芯和模套之间。目前,公开号为CN2015010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押出机螺杆结构,其在螺杆的前段设置混炼段,使混炼段与料筒的间隙维持在30~200毫米。物料通过混炼段后,受到强力剪切作用,被混炼成薄层,促使塑胶料破碎、分散。这种螺杆结构虽然可以将塑料母粒剪切推入押出机的成模腔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螺杆所在的进料装置通常会对塑料母粒进行加热熔融,此时塑料母粒之间的气隙消失,整体体积变小,而该种螺杆的螺距与螺纹深度保持不变,使得在螺杆靠近成模腔的一端无法与熔融塑料充分接触,因此螺杆无法对其产生充分的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其具有在塑料母粒的体积因熔融而变小时,熔融塑料能够依然充满通道,熔融塑料能够充分受力而使得螺杆推动的效率更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并与成模腔相互连通的挤压室、安装于挤压室内的螺杆、以及安装于机体内并驱动螺杆旋转的动力源,所述螺杆的螺牙与挤压室的内壁相抵接,且螺牙与挤压室的内壁所形成的通道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逐渐变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牙与挤压室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通道,塑料母粒填充通道内。当螺杆在动力源的驱动下绕轴转动时,塑料母粒在螺牙的推动下朝向挤压室运动。由于挤压室内设有的加热装置会对塑料母粒进行加热,塑料母粒朝向挤压室运动的过程中逐渐熔融,其彼此之间的气隙消失,整体体积变小。而通道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相应地逐渐变窄,使得熔融塑料能够依然充满通道,此时熔融塑料能够充分受力,使得螺杆推动的效率更高。此外,由于通道变小,塑料母粒互相挤压并摩擦发热,加速其自身的熔融。同时,由于此时熔融塑料充满通道并被挤压入成模腔,避免了未充满时熔融塑料在成模腔内时液压不足的风险,当熔融塑料液压不足时可能导致经过模芯和模套的芯线表面成膜不均匀,因此具有使押出外被更加均匀的优点。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杆的螺距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杆在远离成模腔的一端螺距较大,能够较快地将颗粒状塑料母粒向成模腔押送。由于通道逐渐变窄,塑料母粒与成模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而与通道宽度的变窄相对应的,螺杆的螺距逐渐减小,此时螺牙对塑料母粒的推力逐渐增大,可以相应地克服由于通道宽度变窄而逐渐增大的摩擦力。此外,逐渐减小的螺距能够使得螺杆对塑料母粒的押送速度逐渐减慢,有利于塑料母粒的充分地相互挤压摩擦,使得塑料母粒的熔融效率更高,从而降低对外部加热的需求。而在现有技术中,塑料母粒熔融的大部分热量需要靠加热装置提供,且热量从挤压室的室壁向螺杆的方向传递,传递效率低且靠近室壁的塑料母粒容易被高温加热焦化,致使成膜质量差。进一步设置:所述挤压室呈圆柱状设置,所述螺杆的螺牙在挤压室的室壁上滑动并与挤压室的室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的螺纹深度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室呈圆柱状设置,螺杆在安装时不容易受到空间干涉,且便于维护。螺牙在室壁上抵接并滑动,当靠近成模腔处的塑料母粒由于受到较大压力时,能够避免塑料母粒从螺牙与室壁之间的缝隙穿过而远离成模腔,能够有效地保证塑料母粒之间充分挤压。此外,螺杆的螺纹深度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螺牙与挤压室的内壁所形成的通道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逐渐变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杆远离成模腔的端面上设置有散热盲孔,所述散热盲孔沿螺杆的轴线设置,所述螺杆远离成模腔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散热盲孔相连通的散热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杆于不断旋转的过程中,与塑料母粒发生摩擦而使之温度升高,尤其是在螺杆靠近成模腔的一端温度增长更快。由于该段螺杆在挤压室内且浸没在熔融塑料中,因此,螺杆上的热能不断累加提高,最终将影响螺杆的结构和强度,尤其高温对细长的杆体影响更为明显。通过散热盲孔和散热通槽的设置,螺杆可以通过其内部的气体的流动对外散热,从而降低螺杆自身的温度,从而减小螺杆因高温而损坏的风险。进一步设置:所述动力源为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与螺杆远离成模腔的一端花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的转轴与螺杆远离成模腔的一端花键连接,相比于螺纹连接和螺栓连接,能够有效防止转轴与螺杆在周向上发生相对转动,且能够使得螺杆和转轴受力较为均匀。进一步设置:所述挤压室的侧壁上沿轴向依次设置有多段加热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朝向成模腔的方向上塑料母粒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加,且熔化程度变大,使用多段加热装置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施加不同的加热温度,可以使得塑料母粒能够被稳步加热,且熔融塑料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从而避免过冷或过热对塑料母粒的熔融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设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挤压室远离成模腔的一端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斗内能够蓄存塑料母粒,在螺杆向成模腔不断押送塑料母粒的过程中,塑料母粒由于自重不断流入挤压室,实现自动上料,从而节省人工。进一步设置:所述挤压室与成模腔通过圆形通槽相连通,所述螺杆靠近成模腔的一端呈圆弧面设置,且与圆形通槽的槽壁相配合形成供熔融塑料挤入成模腔的缝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隙能够阻挡塑料母粒的穿过,能够避免挤压室内未熔融的塑料母粒进入成模腔中对造成堵塞,从而避免对成膜过程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螺杆上的螺距和螺纹深度与塑料母粒的状态变化相应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装置的熔融效率和挤压效率;增加了螺杆的散热装置,有效提高螺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沿螺杆轴线所在竖直平面的剖视图。图中,1、机体;2、挤压室;21、圆形通槽;22、缝隙;3、螺杆;31、螺牙;32、通道;33、散热盲孔;34、散热通槽;4、动力源;41、转动电机;42、转轴;5、进料斗;6、加热装置;7、成模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参考图1和图2,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的挤压室2、安装于挤压室2内的螺杆3、以及用于驱动螺杆3旋转的动力源4。参考图2,挤压室2呈圆柱状且水平设置,机体1上设置有进料斗5且进料斗5与挤压室2的一端向连通,塑料母粒蓄存在进料斗5内,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并与成模腔(7)相互连通的挤压室(2)、安装于挤压室(2)内的螺杆(3)、以及安装于机体(1)内并驱动螺杆(3)旋转的动力源(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的螺牙(31)与挤压室(2)的内壁相抵接,且螺牙(31)与挤压室(2)的内壁所形成的通道(32)在朝向成模腔(7)的方向上逐渐变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并与成模腔(7)相互连通的挤压室(2)、安装于挤压室(2)内的螺杆(3)、以及安装于机体(1)内并驱动螺杆(3)旋转的动力源(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的螺牙(31)与挤压室(2)的内壁相抵接,且螺牙(31)与挤压室(2)的内壁所形成的通道(32)在朝向成模腔(7)的方向上逐渐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的螺距在朝向成模腔(7)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室(2)呈圆柱状设置,所述螺杆(3)的螺牙(31)在挤压室(2)的室壁上滑动并与挤压室(2)的室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3)的螺纹深度在朝向成模腔(7)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远离成模腔(7)的端面上设置有散热盲孔(33),所述散热盲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泰盛电子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