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03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权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机构及用于存放电池包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盖板及电池罩,所述电池罩与所述盖板上下盖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电池包包括若干个集成化排列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均周向环设有若干根金属针,所述金属针向上延伸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温控机构包括覆于所述盖板上的灌注有温控液的温控箱及设于所述单体电池间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结构简单,安全性能性能高,可实现均衡加热冷却,利用温控机构可同时实现动力电池的低温加热及高温冷却且有效控制每个单体电池温度的车辆动力电池集成温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的温度会影响电池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应保证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目前,动力电池的低温加热可通过加热膜或加热板来实现。加热膜附在动力电池组的上表面,此种方式加热效率高,但其内部布线复杂,且由于加热膜附在电池上表面,加热膜加热失控时的高温易造成动力电池损毁,安全性较差;加热板安装在动力电池组成的电池箱下,其结构简单,但导热效率低,质量和体积较大,也可能发生加热失控现象。动力电池的高温冷却目前可通过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冷却等方式实现。利用液体、相变材料等介质冷却时热量传递效率高,但结构复杂,需要适当的管路连接和布置,维修复杂,空气冷却并不能保证电芯的温度一致性。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通常分为低温加热和高温冷却两个部分,占用空间相对较大。现如今随着动力电池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结构、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安全性能差、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机构及用于存放电池包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包括盖板及电池罩,所述的电池罩与所述的盖板上下盖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电池包包括若干个集成化排列的单体电池,所述的单体电池均周向环设有若干根金属针,所述的金属针向上延伸与所述的盖板相连,所述的温控机构包括覆于所述的盖板上的灌注有温控液的温控箱及设于所述的单体电池间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控箱的底部通过高温熔化阻燃材料相连有若干个所述的箱体,所述的温控箱两端分别设有温控液进管及温控液出管,所述的温控液进管与所述的温控液出管均与压缩机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设有温度上限值与温度下限值的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机构及用于存放电池包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包括盖板及电池罩,所述的电池罩与所述的盖板上下盖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电池包包括若干个集成化排列的单体电池,所述的单体电池均周向环设有若干根金属针,所述的金属针向上延伸与所述的盖板相连,所述的温控机构包括覆于所述的盖板上的灌注有温控液的温控箱及设于所述的单体电池间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控箱的底部通过高温熔化阻燃材料相连有若干个所述的箱体,所述的温控箱两端分别设有温控液进管及温控液出管,所述的温控液进管与所述的温控液出管均与压缩机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设有温度上限值与温度下限值的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的压缩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罩均匀分割成若干个用于存放所述的电池包的宫格,任一所述的宫格内均匀填充有导热硅脂,所述的导热硅脂将所述的金属针与所述的单体电池均包裹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集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针同轴设有金属针孔,所述的金属针孔内灌注有所述的导热硅脂,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的金属针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盖板通孔,所述的盖板通孔与所述的金属针孔同轴等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聂军査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