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03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集装箱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产生冷气的制冷结构以及与制冷结构连通且用于引导冷气流动的风道结构,箱体设有至少一组电池组,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口;风道结构通过进气口与电池组呈连通布置。在箱体上设置至少一组电池组,实现集装箱具备储能作用,通过转移集装箱,便于电能的使用;储能集装箱使用过程中,制冷结构产生冷气进入风道结构,冷气在风道结构的引导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电池组,最后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对电池组起到降温作用,有效避免电池组的温升过高,导致影响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另外,在制冷结构与风道结构的配合下,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Energy storage container with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
本技术专利涉及储能集装箱的
,具体而言,涉及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储能集装箱是一种用于电能储存与转移的设备,可配置在发电端、输配电端和用户端,用于扩充供电系统容量、协助改善电网电能质量、提高对负载的供电可靠性。目前,储能集装箱内,设有配电柜、控制柜以及汇流柜等设备,储能集装箱的走道两侧布置电池柜,电池柜中水平安放电池组,由于电芯布置密集,并且,电池柜呈密闭布置,导致电芯的温升较高,而过度温升会严重影响电芯使用性能和寿命。现有技术中,在走道端部或顶部布置空调向走道送风,从而降低整个仓体气温来降低电芯温度,降温速度太慢,而且,靠近集装箱的箱壁的电芯散热效果较差;或者,在电池仓两侧斜对角布置空调向走道送风,由于空调出风口的尺寸有限,少数电池组过度降温,大多数电池组不能充分降温,散热效果也较差;或者,空调布置在走道一端,采用“顶送风、前回风”的送回风方式,空调顶部设置风管将冷气输送到电池架顶部,该方案虽然将冷气引导至需要降温的部位,但除顶部电池组以外,其余电池组制冷效果均较差;现有方案的散热效果均较差,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集装箱中的电池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产生冷气的制冷结构以及与所述制冷结构连通且用于引导冷气流动的风道结构,所述箱体设有至少一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风道结构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电池组呈连通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连通通道以及两组出风组,所述出风组包括多个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电池组;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制冷结构呈连通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组包括多个第二出风通道,各个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各个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呈错位排列布置;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电池组。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通道的中部形成连通口,所述制冷结构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连通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连通口处于两组所述出风组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结构处于所述电池组的上方,且所述风道结构与所述电池组呈相对固定布置;所述风道结构与所述箱体呈固定布置,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箱体呈固定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柜体以及两个电芯,所述电池柜体形成两个安设腔,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安设腔,两个所述安设腔之间形成中部散热通道;所述制冷结构包括扇体,所述扇体与所述电池柜体呈正对布置,所述制冷结构产生冷气,所述扇体引导冷气进入所述电池柜体,冷气通过所述中部散热通道流动至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电池组。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包括与所述箱体呈固定布置的固定架,所述电池柜体置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呈正对布置,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呈围合布置,所述扇体固定所述顶板,所述电池柜体与所述底板呈固定布置,所述侧板与所述电池柜体之间形成侧散热通道,冷气通过所述侧散热通道流动至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电池组。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形成有至少一个散热条,所述散热条沿背离所述顶板方向呈长条状布置。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电池组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形成电池模块,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两组所述电池模块,两个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形成走道,所述箱体设有多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池模块呈固定布置,所述加固杆穿设所述走道。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结构包括空调机、吸气管以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机,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风道结构;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机,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形成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连通所述箱体内部以及所述箱体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在箱体上设置至少一组电池组,实现集装箱具备储能作用,通过转移集装箱,便于电能的使用;储能集装箱使用过程中,制冷结构产生冷气进入风道结构,冷气在风道结构的引导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电池组,最后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对电池组起到降温作用,有效避免电池组的温升过高,导致影响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另外,在制冷结构与风道结构的配合下,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风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风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电池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电池柜体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电池组的仰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的风道输送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用于解决储能集装箱中的电池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00、制冷结构200以及风道结构300,制冷结构200产生冷气,风道结构300与制冷结构200连通,并且,风道结构300用于引导冷气流动,箱体100设有至少一组电池组410,电池组410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口;风道结构300通过进气口与电池组410呈连通布置。上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在箱体100上设置至少一组电池组410,实现集装箱具备储能作用,通过转移集装箱,便于电能的使用;储能集装箱使用过程中,制冷结构200产生冷气进入风道结构300,冷气在风道结构300的引导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电池组410,最后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对电池组410起到降温作用,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产生冷气的制冷结构以及与所述制冷结构连通且用于引导冷气流动的风道结构,所述箱体设有至少一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风道结构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电池组呈连通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产生冷气的制冷结构以及与所述制冷结构连通且用于引导冷气流动的风道结构,所述箱体设有至少一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风道结构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电池组呈连通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连通通道以及两组出风组,所述出风组包括多个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电池组;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制冷结构呈连通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包括多个第二出风通道,各个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各个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呈错位排列布置;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电池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的中部形成连通口,所述制冷结构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连通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连通口处于两组所述出风组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处于所述电池组的上方,且所述风道结构与所述电池组呈相对固定布置;所述风道结构与所述箱体呈固定布置,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箱体呈固定布置。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效果更佳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柜体以及两个电芯,所述电池柜体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彪王宇曦胥王斌汤贤袖潘均英翟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昱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