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2033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电池组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并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若干电池组依次堆叠形成动力电池堆,位于动力电池堆两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绝缘硅胶板和侧支撑板,导热管和螺纹杆依次贯穿绝缘硅胶板、支架组件穿过电池组间隙分别与位于动力电池堆两端的第一侧支撑架和第二侧支撑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简洁、合理新颖,采用特殊铝材质侧支撑板,简化动力电池模组结构,降低安装难度,可降低动力电磁模组重量,增加动力电池模组内部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包能量密度,实现对动力电池组的高效降温。

A liquid-cooled fixed combined system for cylindrical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模组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清洁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人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其排放的汽车尾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纯电动汽车应运而生,随着电动汽车纳入国家提倡的绿色出行方案,其绿污染小、高效的特性,在得到国家大批财政补贴的政策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部件,其作用不言而喻。在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动力电池安全、稳定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运行过程中的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冷却以降低其运行温度,常规的冷却方式是进行风冷,利用电池模组支支架上设置一系列的散热孔,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冷却效率低下,采用液体冷却效率高、速度快,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冷却的主流方式,现今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液冷的方案还很少见,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组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满足对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的高效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采用特殊结构的侧支撑板结构,实现水冷板和侧支撑板一体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现对动力电池的高效降温。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动力电池组包括侧支撑板、绝缘硅胶板、电池组、支架组件、螺纹杆、导热管,所述的电池组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并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若干电池组和支撑组件依次堆叠形成动力电池堆,位于所述的电池堆两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绝缘硅胶板和侧支撑板,所述的导热管依次贯穿绝缘硅胶板、支架组件穿过电池组间隙分别与位于电池堆两端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接通,所述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一侧支撑板、第一绝缘硅胶板、支架组件、电池组间隙与第二绝缘硅胶板、第二侧支撑板固定连接。上述的,所述的侧支撑板包括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所述的第一侧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体,位于支撑板体板面上四角位置设置有供螺纹杆贯通安装的第一定位孔,位于支撑板体板面上中上位置设置有固定钩块,对应固定钩块位于支撑板体板面下侧分布有两只吊装耳块,位于支撑板体板体中下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第二侧支撑板结构与第一侧支撑板结构相同,对应进水管位于第二侧支撑板设置有出水管。上述的,所述的侧支撑板采用铸铝材质,且侧支撑板背侧一体设置有水冷板,所述的水冷板板面上设置有供导热管接入的第二定位孔。上述的,所述的绝缘硅胶板包括第一绝缘硅胶板和第二绝缘硅胶板,绝缘硅胶板对应螺纹杆设置有第三定位孔,对应导热管设置有第四定位孔。上述的,所述的支架组件板面上对应电池组设置有电芯定位孔。上述的,所述的支架组件一侧对应侧支撑板的保护耳块设置有电池充放电端口。本技术设计合理简洁、合理新颖,取得以下技术效果:1、水冷板和侧支撑板一体,无需增设水冷板,简化动力电池模组结构,降低安装难度,增加动力电池模组内部空间利用率;2、特殊设置的侧支撑板采用铝材质,可降低动力电磁模组重量,提高电池包能量密度;3、圆柱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现对动力电池组的高效降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支撑板前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支撑板后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绝缘硅胶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0-电池动力组,1-第一侧支撑板,101-支撑板体,102-第一定位孔,103-吊装耳块,104-进水口,105-固定钩块,106-保护耳块,107-第二定位孔,108-水冷板,2-绝缘硅胶板,201-第一绝缘硅胶板,202-第二绝缘硅胶板,203-第三定位孔,204-第四定位孔,3-电池组,4-电池预充接口,5-第一支架组件,6-第二支架组件,7-螺帽,8-螺纹杆,9-导热管,10-电芯定位孔,11-第二侧支撑板,12-电池堆,13-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动力电池组0包括侧支撑板1,11、绝缘硅胶板2、电池组3、支架组件5,6、螺纹杆8、导热管9,电池组3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并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5和第二支架组件6之间,若干电池组3依次堆叠形成动力电池堆12,位于动力电池堆12两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绝缘硅胶板2和侧支撑板1,11,导热管9依次贯穿绝缘硅胶板2、支架组件5,6穿过电池组3间隙分别与位于动力电池堆12两端的第一侧支撑板1和第二侧支撑板11接通,螺纹杆8一端固定设置有螺帽7,螺帽7压紧在第一侧支撑板1外侧,螺纹杆8依次穿过第一侧支撑板1、第一绝缘硅胶板201、支架组件5,6、电池组3间隙与第二绝缘硅胶板202、第二侧支撑板11固定连接。参照图2~3,侧支撑板1,11包括第一侧支撑板1和第二侧支撑板11,第一侧支撑板1包括支撑板体101,位于支撑板体101板面上四角位置设置有供螺纹杆8贯通安装的第一定位孔102,位于支撑板体101板面上中上位置设置有固定钩块105,对应固定钩块105位于支撑板体101板面下侧分布有两只吊装耳块103,位于支撑板体101板体中下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4,第二侧支撑板11结构与第一侧支撑板1结构相同,对应进水管104位于第二侧支撑板11设置有出水管13(图中未给出),侧支撑板1,11采用铸铝材质,且侧支撑板1,11内侧面隐藏设置有水冷板108,水冷板108板面上设置有供导热管9接入的第二定位孔107,工作时,冷却水从第一侧支撑板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组(0)包括侧支撑板(1,11)、绝缘硅胶板(2)、电池组(3)、支架组件(5,6)、螺纹杆(8)、导热管(9),所述的电池组(3)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并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5)和第二支架组件(6)之间,若干电池组(3)和支撑组件(5,6)依次堆叠形成动力电池堆(12),位于所述的电池堆(12)两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绝缘硅胶板(201,202)和侧支撑板(1,11),所述的导热管(9)依次贯穿绝缘硅胶板(201,202)、支架组件(5,6)穿过电池组(3)间隙分别与位于电池堆(12)两端的第一侧支撑板(1)和第二侧支撑板(11)接通,所述的螺纹杆(8)依次穿过第一侧支撑板(1)、第一绝缘硅胶板(201)、支架组件(5,6)、电池组(3)间隙与第二绝缘硅胶板(202)、第二侧支撑板(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组(0)包括侧支撑板(1,11)、绝缘硅胶板(2)、电池组(3)、支架组件(5,6)、螺纹杆(8)、导热管(9),所述的电池组(3)包括若干单体电芯并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5)和第二支架组件(6)之间,若干电池组(3)和支撑组件(5,6)依次堆叠形成动力电池堆(12),位于所述的电池堆(12)两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绝缘硅胶板(201,202)和侧支撑板(1,11),所述的导热管(9)依次贯穿绝缘硅胶板(201,202)、支架组件(5,6)穿过电池组(3)间隙分别与位于电池堆(12)两端的第一侧支撑板(1)和第二侧支撑板(11)接通,所述的螺纹杆(8)依次穿过第一侧支撑板(1)、第一绝缘硅胶板(201)、支架组件(5,6)、电池组(3)间隙与第二绝缘硅胶板(202)、第二侧支撑板(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电芯动力电池组液冷固定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支撑板(1,11)包括第一侧支撑板(1)和第二侧支撑板(11),所述的第一侧支撑板(1)包括支撑板体(101),位于支撑板体(101)板面上四角位置设置有供螺纹杆(8)贯通安装的第一定位孔(102),位于支撑板体(101)板面上中上位置设置有固定钩块(105),对应固定钩块(10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安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