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气缸盖以及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526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气缸盖以及发动机和车辆,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以及位于所述进气道本体和设于发动机上的进气门座圈间的喉口部,并于所述进气门座圈上设有可供进气门穿过的过孔,且所述进气道本体与所述喉口部的相贯线靠近发动机燃烧室边缘的一侧和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相贯线的另一侧和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不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增加燃烧室边缘的滚流强度,减少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并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Engine air intake and engine cylinder head as well as engin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气缸盖以及发动机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道,本技术还涉及应用有该发动机进气道的发动机气缸盖,安装有该发动机气缸盖的发动机,以及安装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尾气清洁化的发展方向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想要减少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途径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目前困扰汽油机热效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爆震问题。目前,爆震问题的主流认可的原因为燃烧速度过慢,火焰前锋未达到燃烧室末端时,末端气体自燃导致,提升末端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即可降低发动机的爆震倾向,进而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末端混合气燃烧速度的方式是提升点火时刻燃烧室末端的湍动能,湍动能主要由缸内滚流在压缩上止点时破碎转换而来,故缸内滚流强度及其分布对湍动能强度和分布存在正相关性。为降低爆震倾向,目前各厂家提升末端滚流的方式为将进气道进入缸盖燃烧室的支管布置成垂直于缸盖燃烧室壁面的直筒式,这样可以将进气导入至气缸边缘,提升气缸边缘、也即燃烧室末端的滚流强度,采用此种方式,需要将气缸盖螺栓向外侧移动,或者导致进气支管直径减小,而向外侧移动螺栓不利于燃烧室的密封,而进气支管直径的减小,会影响发动机空气充量,降低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道,以能够在不影响空气充量和燃烧室密封可靠性的同时,增加燃烧室边缘的滚流强度,而可降低爆震倾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以及位于所述进气道本体和设于发动机上的进气门座圈间的喉口部,并于所述进气门座圈上设有可供进气门穿过的过孔,所述进气道本体与所述喉口部的相贯线靠近发动机燃烧室边缘的一侧和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相贯线的另一侧和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不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喉口部为回转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喉口部由与所述进气道本体相接的一端至与所述进气门座圈相接的一端呈截面渐大的锥形,且所述相贯线靠近所述燃烧室边缘的一侧与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相贯线的另一侧与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相贯线靠近所述燃烧室边缘的一侧与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比所述相贯线的另一侧与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小2mm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相贯线靠近所述燃烧室边缘的一侧与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以下。进一步的,相对于靠近所述燃烧室边缘的一侧,所述相贯线的另一侧与所述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在1.5mm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相贯线呈非对称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通过将进气道本体与喉口部的相贯线设置为分别与进气门座圈间的最小距离不相等,可使得由发动机进气道靠近燃烧室边缘的一侧具有较大的气体通量,以可增大发动机燃烧室边缘处的滚流强度,以可提高发动机的性能。(2)喉口部设置为回转体结构便于气体流通。(3)喉口部呈锥形,且相贯线燃烧室边缘的一侧与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相贯线的另一侧与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可使得由发动机进气道靠近燃烧室边缘的一侧具有较大的气体通量。(4)相贯线靠近燃烧室边缘的一侧与过孔间的最小距离,比相贯线的另一侧与过孔间的最小距离小2mm以上,对缸内滚流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5)相贯线靠近所述燃烧室边缘的一侧与过孔间的最小距离按如上设置,对缸内滚流分布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6)相贯线的另一侧与过孔间的最小距离按如上设置,对缸内滚流分布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应用有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于所述发动机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本技术的发动机气缸盖、发动机以及车辆与上述的发动机进气道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结构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燃烧室的进气分布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进气道,11-进气道本体,12-喉口部,13-相贯线,131-外侧,132-内侧,14-分割线,2-发动机,201-燃烧室,21-发动机气缸盖,22-缸体,3-进气门,31-门盘部,4-过孔,51-第一区域,52-第二区域,53-第三区域。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其构造于发动机气缸盖21上,以向发动机2的燃烧室201内输送气体。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进气道1包括进气道本体11,以及位于进气道本体11和设于发动机气缸盖21上的进气门座圈间的喉口部12,并在进气门座圈上设有可供进气门3穿过的过孔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未示出进气门座圈,示出了该过孔4的壁面轮廓。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发动机进气道1在进气末端具有两个进气支管,两进气支管通常是大致对称布置的,上述的喉口部12也分别布置于两进气支管与对应的进气门座圈之间。上述的进气道本体11指代的为任一进气支管的本体。发动机2的示意性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发动机2的燃烧室201由发动机气缸盖21、缸体22的内壁以及活塞的顶面围成。在燃烧室201的顶部设置有与发动机进气道1连通的进气口,该进气口可由设置在发动机气缸盖21上的气门的移动来控制启闭。具体的来说,气门的门盘部31可对该进气口进行封堵或开启,以构成发动机进气道1与燃烧室201的连通和隔断。更具体的来说,门盘部31移至与设于发动机气缸盖21上的进气门座圈上的、供进气门3穿过的过孔4的壁面贴合时,发动机进气道1与燃烧室201被隔断,当门盘部31下移至与进气门座圈的过孔4的壁面脱离时,门盘部31与过孔4的壁面之间产生间隙,发动机进气道1的气体可经由间隙进入燃烧室201内,需要说明的是,除发动机进气道外,发动机的其它结构均可参考现有成熟,在此对发动机进行说明,仅为了帮助理解该发动机进气道,另外发动机本体的结构也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发动机进气道1内经由前述的间隙进入燃烧室201内的气体会进入燃烧室201的不同区域内,为了便于描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将燃烧室201两侧的区域分别称为第一区域51和第二区域52,将燃烧室201中部的区域称为第三区域53。显然,如图3所示,因第三区域53与发动机进气道1的进气端正对,会导致大部分气体进入第三区域53内,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11)以及位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1)和设于发动机(2)上的进气门座圈间的喉口部(12),并于所述进气门座圈上设有可供进气门(3)穿过的过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1)与所述喉口部(12)的相贯线(13)靠近发动机燃烧室(201)边缘的一侧和所述过孔(4)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相贯线(13)的另一侧和所述过孔(4)间的最小距离不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11)以及位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1)和设于发动机(2)上的进气门座圈间的喉口部(12),并于所述进气门座圈上设有可供进气门(3)穿过的过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11)与所述喉口部(12)的相贯线(13)靠近发动机燃烧室(201)边缘的一侧和所述过孔(4)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相贯线(13)的另一侧和所述过孔(4)间的最小距离不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部(12)为回转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部(12)由与所述进气道本体(11)相接的一端至与所述进气门座圈相接的一端呈截面渐大的锥形,且所述相贯线(13)靠近所述燃烧室(201)边缘的一侧与所述过孔(4)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相贯线(13)的另一侧与所述过孔(4)间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贯线(13)靠近所述燃烧室(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栋纪雷田仕钊贾合正马京卫孟祥程林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