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09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包括焊接座、连杆、闸瓦、连接销、横杆、调整杆、动力杆、传感器支座、传感器、感应板、气缸支座和制动气缸等组成。焊接座连接着车体,它支撑着整个连杆组成的制动系统,连杆左右各用销轴连接着制动闸瓦,制动气缸连接着动力杆和连杆,在空气系统控制下使闸瓦贴紧轮对踏面两侧进行摩擦制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却了电机车每日运行前需要人工测量检查闸瓦间隙的工作,并且在预警闸瓦过度磨损后,制动系统本身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在电机车车身外部方便的进行闸瓦间隙的二次调整,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人日常的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制动系统机械连杆结构的损坏,同样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

Brake device of electric locomotive with brake shoe wear war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制动系统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车具有起动牵引力大、启动快速性好、调速范围广、运行平稳以及具备安全可靠的电制动、气制动等优点,广泛用于铁路、公路隧道、地铁、煤炭、森林、冶金及矿山施工建设等行业非防爆场所的运输牵引。电机车的传统制动方式是气动控制系统推动制动气缸作用于连杆机构,使连接于连杆机构的制动闸瓦贴紧轮对踏面完成整车制动,但是由于闸瓦本身材质问题和复杂的工作使用环境,如果闸瓦磨损过量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制动气缸最大行程也不能使闸瓦和轮对踏面贴死的情况,这样就会有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所以一般电机车的日常安全规程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每天检查闸瓦与轮对踏面的间隙尺寸,但这也就使电机车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异常繁琐,而且一般电机车闸瓦与轮对踏面间隙为3mm,测量数值小,车轮和闸瓦结合面都在车体内侧,这也导致现场工作人员测量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包括左闸瓦、右闸瓦、左焊接座、右焊接座、左侧连杆、右侧连杆、左侧横杆、调整杆、右侧横杆、右侧动力杆、制动气缸、气缸支座、感应板、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架,所述左焊接座和右焊接座分别焊接到电机车车身上;所述左侧连杆的上部与左焊接座转动连接,中部装配左闸瓦,底部与左侧横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动力杆的顶部与制动气缸连接,中部与右闸瓦和右侧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底部与右侧横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连杆的上部与右焊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横杆的右端和右侧横杆的左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至调整杆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制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上,感应板固定装配到制动气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感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气缸支座上,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传感器支架的顶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有导轨,该导轨装配于所述感应板上的通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连接通过销轴进行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气缸为组合式弹簧制动气缸,包括内置的薄膜和弹簧组件,能在气动下刹车和无气情况下利用弹簧完成驻车制动,且活塞杆向外推出方向为制动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感应板滑行至所述传感器的触发范围内时,所述传感器发出预警信号到驾驶室的PLC控制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横杆和右侧横杆之间的调整杆中部有工艺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为圆柱螺纹电感式传感器,开关距离为6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机车制动系统的
,省却了电机车每日运行前需要人工测量检查闸瓦间隙的工作,并且在预警闸瓦过度磨损后,制动系统本身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在电机车车身外部方便的进行闸瓦间隙的二次调整,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人日常的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对制动系统机械连杆结构的损坏,同样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机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动气缸与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闸瓦无磨损时制动气缸制动时活塞杆伸出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闸瓦过度磨损时制动气缸制动时活塞杆伸出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制动系统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左焊接座;2——左侧连杆;3——左闸瓦;4——销轴;5——左侧横杆;6——调整杆;7——右侧横杆;8——右侧动力杆;9——右侧连杆;10——右焊接座;11——传感器支架;12——传感器;13——感应板;14——气缸支座;15——制动气缸;16——右闸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参阅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包括左闸瓦3、右闸瓦16、左焊接座1、右焊接座10、左侧连杆2、右侧连杆9、左侧横杆5、调整杆(6)、右侧横杆7、右侧动力杆8、制动气缸15、气缸支座14、感应板13、传感器12和传感器支架11。左焊接座1和右焊接座10分别焊接到电机车车身上。左侧连杆2的上部与左焊接座1转动连接,中部装配左闸瓦3,底部与左侧横杆5的左端转动连接。右侧动力杆8的顶部与制动气缸15连接,中部与右闸瓦16和右侧连杆9的底部转动连接,底部与右侧横杆7的右端转动连接。右侧连杆9的上部与右焊接座10转动连接。左侧横杆5的右端和右侧横杆7的左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至调整杆6的左、右两端上。制动气缸15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14上,感应板13固定装配到制动气缸15的活塞杆上,且感应板13上设有通孔。传感器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气缸支座14上,传感器12安装于传感器支架的顶部,传感器支架上设有导轨,该导轨装配于感应板上的通孔内。上述转动连接均通过销轴4进行连接。该电机车制动装置工作时,制动气缸15在空气系统的控制下做出伸出活塞杆的动作,使动力杆8带动右侧横杆7做出向右的运动,与此同时左侧横杆5向右侧运动也使左侧的左闸瓦3先行与轮对A踏面贴死,随着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右侧连杆9绕它的固定点向左侧做出旋转的动作,从而使右侧闸瓦16也与轮对A踏面贴死,此时制动系统发挥了制动作用,左闸瓦3和右闸瓦16的贴死使整个连杆系统运动处于停止平衡状态,制动气缸15的活塞杆也处于停止状态,理想状态下,气缸这个时候的行程,还远没有达到它的最大行程,留有一定富余量。基于各个连杆的尺寸设计:左闸瓦3和右闸瓦16本身磨损1mm,相当于制动时左闸瓦3和右闸瓦16向轮对A中心多拉近1mm,制动气缸15活塞杆要向外多伸出10mm。所以在左闸瓦3和右闸瓦16磨损过多时,制动气缸15的活塞杆带动感应板13向外伸出时会越来越接近在传感器支架11上方安装的传感器12,直到感应板13滑行到传感器12触发范围内,传感器12发出预警信号到驾驶室的PLC控制室,驾驶员再得到警告后,停车检修对调整杆6进行旋转调整,减少左侧连杆2和右侧动力杆8的中部右闸瓦16连接点的间距,使静止状态下两侧磨损后左闸瓦3和右闸瓦16向轮对A中心拉近距离,恢复到左闸瓦3和右闸瓦16与轮对A踏面磨损前的间隙尺寸,制动气缸15活塞杆的运动往复行程也回复到磨损前的正常数值,行程变小后感应板13运动范围将处于传感器12的感应范围外,至此完成了整个的闸瓦磨损预警系统的工作过程。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制动气缸15是一种组合式弹簧制动气缸,里面内置的是薄膜和弹簧的组合,能在气动下刹车和无气情况下利用弹簧完成驻车制动,活塞杆向外伸出方向为制动方向。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左侧横杆5和右侧横杆7之间的调整杆6中部设计有工艺孔,工作人员在电机车车身外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闸瓦(3)、右闸瓦(16)、左焊接座(1)、右焊接座(10)、左侧连杆(2)、右侧连杆(9)、左侧横杆(5)、调整杆(6)、右侧横杆(7)、右侧动力杆(8)、制动气缸(15)、气缸支座(14)、感应板(13)、传感器(12)和传感器支架(11),所述左焊接座(1)和右焊接座(10)分别焊接到电机车车身上;所述左侧连杆(2)的上部与左焊接座(1)转动连接,中部装配左闸瓦(3),底部与左侧横杆(5)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动力杆(8)的顶部与制动气缸(15)连接,中部与右闸瓦(16)和右侧连杆(9)的底部转动连接,底部与右侧横杆(7)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连杆(9)的上部与右焊接座(10)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横杆(5)的右端和右侧横杆(7)的左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至调整杆(6)的左、右两端;所述制动气缸(15)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14)上,感应板(13)固定装配到制动气缸(15)的活塞杆上,且所述感应板(13)上设有通孔;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气缸支座(14)上,所述传感器(12)安装于所述传感器支架的顶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有导轨,该导轨装配于所述感应板上的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闸瓦磨损预警功能的电机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闸瓦(3)、右闸瓦(16)、左焊接座(1)、右焊接座(10)、左侧连杆(2)、右侧连杆(9)、左侧横杆(5)、调整杆(6)、右侧横杆(7)、右侧动力杆(8)、制动气缸(15)、气缸支座(14)、感应板(13)、传感器(12)和传感器支架(11),所述左焊接座(1)和右焊接座(10)分别焊接到电机车车身上;所述左侧连杆(2)的上部与左焊接座(1)转动连接,中部装配左闸瓦(3),底部与左侧横杆(5)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动力杆(8)的顶部与制动气缸(15)连接,中部与右闸瓦(16)和右侧连杆(9)的底部转动连接,底部与右侧横杆(7)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侧连杆(9)的上部与右焊接座(10)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横杆(5)的右端和右侧横杆(7)的左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至调整杆(6)的左、右两端;所述制动气缸(15)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14)上,感应板(13)固定装配到制动气缸(15)的活塞杆上,且所述感应板(13)上设有通孔;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气缸支座(14)上,所述传感器(12)安装于所述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延奇徐昊朗韩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