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81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该工装包括托盘和固定在托盘上的多个压板组件,多个压板组件彼此串联后固定在托盘上,压板组件包括相对压紧的两个压板,压板内部设有第一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压板和托盘内分别设置冷却通道并利用冷却通道中流动的冷却剂,使锂电池及时散热,并使其在工艺过程中温升较小,保证了锂电池的容量检测准确和安全,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检测过程中由于温升过大引起容量虚高的问题。

Lithium battery pressure binding into cooling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在锂电池的加工过程中,包括了匀浆、涂布、辊压、分切、装配和化成等主要的工艺过程。在上述的这些工艺过程中,化成工序的是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对锂电池进行激活并进行容量检测。具体来说,锂电池容量检测的过程是将电池放入夹具中,在充放电设备上进行充放电。在现有技术中,锂电池会固定在一个托盘工装里进行电池容量检测,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其内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从而使得电池温度上升较大。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缩短化成的工艺时间,降低充放电投资成本,会采用大电流充放电,进而加剧了电池的温升。当温度很高时,电池的容量会虚高,和出货到客户端的电池容量不一致,不能有效拦截一些低容电池出货到客户端。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改进锂离子电池容量检测过程中温升问题的工装,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升温较快的问题,提供一种方形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通过分别设置在压板和托盘上的冷却通道和通道中流动的冷却剂,实现快速导热,及时将电池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确保电池温升较小,同时保证电池的容量检测准确和安全,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检测过程中由于温升过大引起容量虚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包括托盘和固定在所述托盘上的多个压板组件,多个所述压板组件彼此串联后固定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压板组件包括相对压紧的两个压板,所述压板内部设有第一冷却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第一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彼此依次联通的第一输出管道、第一热交换器、第一输入管道和在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却剂;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入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相连。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内壁设有绝缘导热衬垫。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在所述压板内弯折延伸以延长通道路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为S形通道、Z形通道或矩形通道。优选地,所述托盘内部设有第二冷却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与第二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所述第二冷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彼此依次联通的第二输出管道、第二热交换器、第二输入管道和在所述第二冷却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却剂;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输入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管道相连。优选地,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固定多个压板组件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沿所述定位槽的周边经纬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中冷却剂的流向是从所述托盘的中心底部输入,朝两侧边缘流动,再沿两侧边缘回流到所述托盘底部后输出。优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为同一台热交换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锂离子电池容量检测过程中,通过分别设置在压板和托盘上的冷却通道和通道中流动的冷却剂,实现快速导热,及时将电池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确保电池温升较小,同时保证电池的容量检测准确和安全,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检测过程中由于温升过大引起容量虚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压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托盘内第二冷却通道布置及冷却剂流向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托盘110第二冷却通道111第二入口112第二出口200压板210第一冷却通道211第一入口212第一出口300锂电池410第一输出管道420第一热交换器430第一输入管道510第二输出管道520第二热交换器530第二输入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远、近”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包括托盘100和固定在所述托盘100上的多个压板组件,每个压板组件包括相对压紧的两个压板200,需要进行工艺处理的锂电池(图中未示出)压紧在两个压板200之间。压板200为金属材质,多个两侧压紧有压板200的锂电池300彼此串联后固定在所述托盘100上,以便于对其进行化成工艺中的充放电和测试。如图1并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为了在工艺过程中使锂电池有效散热,每个压板200的内部都设有第一冷却通道210,在第一冷却通道210中注入流动的冷却剂,通过冷却剂的流动,有利于锂电池在工艺过程中散热。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保证冷却剂在第一冷却通道210内持续流动并能够对冷却剂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与第一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彼此依次联通的第一输出管道410、第一热交换器420、第一输入管道430和在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却剂。所述冷却剂可以采用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通常情况下,冷却剂的温度可以控制在0℃左右甚至更低。设置在所述压板200内部的第一冷却通道210包括有第一入口211和第一出口212,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的第一入口211与第一输入管道430相连,第一出口212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410相连。为了方便热传递,所述压板200的内壁设有绝缘导热衬垫(图中未示出),当锂电池300压紧在两个压板200之间时,绝缘导热衬垫则位于压板200和锂电池300之间,绝缘导热衬垫的导热能力强,而且还可以实现绝缘功能,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绝缘导热衬垫传递出来。为了增强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在所述压板200内弯折延伸以延长通道路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可以设置为S形通道、Z形通道或矩形通道。具体来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为设置在所述压板200上外周的矩形通道,冷却剂在通道内的循环流向如虚线箭头所示,冷却剂通过第一输出管道410经第一入口211进入压板200,冷却剂分别沿位于压板200上、下两侧的第一冷却通道210流动,汇集后经第一出口212回流到第一输入管道430,进入第一热交换器420进行热交换之后,再经第一输出管道410输出,如此往复循环。当然,根据锂电池的形状以及散热需要,第一冷却通道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为均匀设置在所述压板200上的S形通道,或者也可以设置为Z形通道(图中未示出)或其他往复弯折的通道,这样的冷却通道布置方式,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包括托盘(100)和固定在所述托盘(100)上的多个压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板组件彼此串联后固定在所述托盘(100)上,所述压板组件包括相对压紧的两个压板,所述压板(200)内部设有第一冷却通道(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包括托盘(100)和固定在所述托盘(100)上的多个压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板组件彼此串联后固定在所述托盘(100)上,所述压板组件包括相对压紧的两个压板,所述压板(200)内部设有第一冷却通道(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与第一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彼此依次联通的第一输出管道(410)、第一热交换器(420)、第一输入管道(430)和在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冷却剂;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的第一入口(211)与所述第一输入管道(430)相连,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的第一出口(212)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4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00)的内壁设有绝缘导热衬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在所述压板(200)内弯折延伸以延长通道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加压拘束化成冷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10)为S形通道、Z形通道或矩形通道。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尤兵赵柯迪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