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2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包括(a)PD‑L1纳米抗体和(b)4‑1BB纳米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码上述双特异性抗体的编码序列、相应的表达载体和能够表达该双特异性抗体的宿主细胞,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双特异性抗体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有效靶向PD‑L1及4‑1BB,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前景。

Anti PD-L1 / 4-1BB bispecific antibody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或生物制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1)是CD28超家族成员。作为T细胞抑制受体,在肿瘤细胞中可限制T细胞效应子的功能,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功能。PD-1/PD-L1免疫疗法已是当前备受全世界瞩目、引领癌症治疗的变革,为患者带来新希望的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抗击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然而,针对PD-1/PD-L1的疗法并不完全尽如人意:一部分患者经历快速和持久的肿瘤消退,但大多数患者获得很小或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了增加对免疫疗法对患者的响应率,研究人员试图开发新的免疫调节靶点和治疗策略。其中一种很有希望的策略即是对免疫刺激受体激动作用以诱导免疫细胞活化。这种“共刺激”策略为临床开发中的多种药剂提供了机制基础,包括靶向OX40,CD27,CD40,GITR和4-1BB的抗体。4-1BB也称CD137,是一种表面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SF9)超家族的成员,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是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其配体为4-1BBL,二者结合可刺激T细胞(和B细胞)活化和增殖,作为治疗靶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4-1BB治疗药物Urelumab(BMS-663513)是一种全人的IgG4类型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不会阻断4-1BB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该药物在临床已有令人鼓舞的疗效,但PhaseI和PhaseII阶段的数据显示肝脏毒性似乎与靶标和剂量有关,因此阻碍了其临床开发。另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Utomilumab(PF-05082566)是人源化IgG2单克隆抗体,其在激活4-1BB的同时可以阻断与内源性4-1BBL的结合。该抗体相较于Urelumab的激动活性更弱,且有更好的安全性。针对以上情况,通过使用双特异性抗体使产生的激活局限于表达靶抗原的组织,从而可减轻系统毒性;同时肿瘤介导的4-1BBcrosslinking作用可以有效地发挥激动作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有效的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产品,将PD-L1纳米抗体联合靶向4-1BB的纳米抗体可能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效应,该项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包括:抗PD-L1纳米抗体和抗4-1BB纳米抗体,其中,所述的抗PD-L1纳米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括:SEQIDNO.:5所示的CDR1、SEQIDNO.:6所示的CDR2,SEQIDNO.:7所示的CDR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包括2-4个抗PD-L1纳米抗体,较佳地,包括2个抗PD-L1纳米抗体,更佳地,所述两个抗PD-L1纳米抗体形成抗PD-L1纳米抗体二聚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包括2-4个抗4-1BB纳米抗体,较佳地,包括2个抗4-1BB纳米抗体,更佳地,所述两个抗4-1BB纳米抗体形成抗4-1BB纳米抗体二聚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还包含Fc段,较佳地,所述的Fc段包含CH2结构域和CH3结构域。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Fc段为IgG4型Fc段。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从N端到C端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P-L1-P-L2-Fc-L3-B-L4-B式I其中,“-”为肽键;L1、L2、L3、和L4各自独立地为肽键或接头元件;P为抗PD-L1纳米抗体,B为抗4-1BB纳米抗体,和Fc为抗体的Fc段。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PD-L1纳米抗体包含框架区FR和互补决定区CDR。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PD-L1纳米抗体的框架区FR包括:SEQIDNO.:1所示的FR1、SEQIDNO.:2所示的FR2、SEQIDNO.:3所示的FR3、和SEQIDNO.:4所示的FR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PD-L1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PD-L1为人PD-L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PD-L1纳米抗体可以阻断PD-1和PD-L1的相互作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包含框架区FR和互补决定区CDR。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括:SEQIDNO.:14所示的CDR1、SEQIDNO.:15所示的CDR2、和SEQIDNO.:16所示的CDR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的框架区FR包括:SEQIDNO.:10所示的FR1、SEQIDNO.:11所示的FR2、SEQIDNO.:12所示的FR3、和SEQIDNO.:13所示的FR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7所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4-1BB为人4-1BB。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可以阻断4-1BB和4-1BBL的相互作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L1、L3、和L4为接头元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接头元件的序列为(4GS)n,其中,n为正整数(例如1、2、3、4、5或6),优选地,n=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接头元件如SEQIDNO.:19所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L2为肽键。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Fc段如SEQIDNO.:20的第273-501位所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0所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功能抗体与PD-L1的结合亲和力的KD值小于10E-08M,优选地,小于6E-08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功能抗体与4-1BB的结合亲和力的KD值小于5E-08M,优选地,小于3E-08M。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功能抗体抑制PD-1和PD-L1结合的IC50小于2ug/ml,优选地,小于1.5ug/ml,更佳地,小于1.2ug/ml。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功能抗体抑制4-1BB和4-1BBL结合的IC50小于20ug/ml,优选地,小于15ug/ml,更佳地,小于12ug/ml。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融合蛋白,所述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是由两个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形成的二聚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包含4个抗PD-L1纳米抗体和4个4-1BB纳米抗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双特异性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包括:抗PD-L1纳米抗体和抗4-1BB纳米抗体,/n其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括:/nSEQ ID NO.:14所示的CDR1、SEQ ID NO.:1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6所示的CDR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包括:抗PD-L1纳米抗体和抗4-1BB纳米抗体,
其中,所述的抗4-1BB纳米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括:
SEQIDNO.:14所示的CDR1、SEQIDNO.:15所示的CDR2、和SEQIDNO.:16所示的CDR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PD-L1纳米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括:
SEQIDNO.:5所示的CDR1、SEQIDNO.:6所示的CDR2,SEQIDNO.:7所示的CDR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从N端到C端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P-L1-P-L2-Fc-L3-B-L4-B式I
其中,
“-”为肽键;
L1、L2、L3、和L4各自独立地为肽键或接头元件;
P为抗PD-L1纳米抗体,
B为抗4-1BB纳米抗体,和
Fc为抗体的Fc段。


4.一种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是由两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形成的二聚体。


5.一种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6.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核苷酸。


7.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达载体,或其基因组中整合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核苷酸;
或者,所述的宿主细胞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8.一种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合适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7所述的宿主细胞,从而获得含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亚坤朱敏盖军伟李光辉沈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洛启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