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63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涉及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的基本无切削加工或处理中的穿孔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卸料盖板、卸料板、凹模板、第三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下模座、第一弹簧、第一氮气弹簧、压块、上插刀、产品固定镶件、上滑块、翻孔凹模、下滑块、下插刀、推块、固定块、第二氮气弹簧和第二弹簧;上插刀和上滑块为斜楔结构;下插刀和下滑块为斜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工作过程中上插刀与上滑块、下插刀与下滑块之间始终保持接触,同时运动同时停止,避免了插刀撞击滑块的情况,大幅提高了插刀的使用寿命。

A hole turnover structure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of automobile ai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的基本无切削加工或处理中的穿孔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中。为了提高开车的安全性能,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一般在车上均安装有安全气囊,用于保护行车过程中发生危险时,对司乘人员进行保护。目前安全气囊一般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驾驶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在方向盘中;乘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一般装在仪表板上。安全气囊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驾驶室间隔板左、右侧及中部;中部的安全气囊传感器和安全气囊系统与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一起。气囊组件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组成。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首先由安全气囊传感器接收撞击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出信号。电子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其原存储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达到气囊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组件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起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在驾驶员或乘员的前部形成弹性气垫,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在使用模具进行冲压生产时经常会有需要在安全气囊零件中进行翻孔的情况。在长期的实践中,申请人发现,对于需要在侧边进行翻孔的产品,常用的翻孔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插刀容易折断,影响生产效率。且备件损耗严重。公开号为CN201620727601.7的中国技术“门内板门锁处冲翻孔机构”提供了一种门内板门锁处冲翻孔机构,属于冲压模具
,包括位于滑车上镶块与侧压芯之间且同轴设置的冲孔凸模、冲孔凹模、翻孔凸模和翻孔凹模,关键是:所述冲孔凸模的固定端与翻孔凹模固定连接,翻孔凹模与镶块固定连接,翻孔凸模与侧压芯固定连接,翻孔凸模上沿轴向开设有通孔形成冲孔凹模,冲孔凸模与冲孔凹模插接且翻孔凸模的凸面与翻孔凹模的凹面紧密接触形成冲翻孔结构,在冲孔凸模上开设有进口与外部连通、出口朝向冲孔凹模的排气孔,冲孔凹模与外部连通形成排屑通道。此专利技术不存在无刃口悬空撕断现象,方便、可靠、效果较好。但装置较为简单,对插刀结构未作改进。公开号为CN205074399U的中国技术“一种钣金翻孔顶芯模具结构”提供了一种钣金翻孔顶芯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上夹板、上脱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翻孔冲头、第一弹簧、顶芯、第二弹簧和螺塞;所述上夹板位于上模座下方;所述上脱板位于上夹板下方;所述下模板位于上脱板下方;所述下垫板位于下模板下方;所述下模座位于下垫板下方;所述翻孔冲头固在上夹板内、并穿过上脱板;所述顶芯位于下模板内并与下模板等高;该钣金翻孔顶芯模具结构,用于翻孔类冲孔翻孔一次完成的工序,此结构优点,省掉了冲预冲孔的工序;改变了以往采用冲预冲孔工序和翻孔工序进行冲压的不足,成本节省百分之五十,减少模具断冲头的风险,提高产品品质。但装置较为简单,对插刀结构未作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刀与滑块始终不脱离接触,插刀不易断裂的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卸料盖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卸料盖板上表面设置有间隙,所述卸料盖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纵向部,所述纵向部下部沿水平向上夹板方向延伸出横向部,所述卸料盖板长度大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卸料板长度,所述连接装置横向部挂住所述卸料盖板两侧突出于所述上夹板的部分;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下垫板,所述第一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垫板,所述第二下垫板上方设置有第三下垫板,所述第三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表面与所述卸料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固定板在中心线左侧纵向固定设置有上插刀,所述上插刀下部设置为斜楔形状,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在上插刀纵向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与上插刀下部对应处的形状与所述上插刀下部斜楔形状配合设置,所述上滑块随着上插刀的上下移动在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中水平左右移动,所述上插刀下部与上滑块始终保持接触;所述上滑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翻孔凹模,所述翻孔凹模右侧固定连接有产品固定镶件,所述产品固定镶件设置于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中心处;所述凹模板和所述第三下垫板中心处纵向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纵截面为倒T形,所述固定块包括纵向部和横向部,所述固定块横向部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突出于所述凹模板上表面,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体内设置有下滑块,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左侧壁相对于下滑块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固定块横向部中心处纵向向上固定连接有下插刀,所述下插刀穿过所述固定块内部,所述下插刀的上部为斜楔形状,所述下滑块与所述下插刀上部对应处的形状与所述下插刀上部斜楔形状配合设置,所述下滑块沿着所述下插刀的上下移动的同时水平移动,所述下插刀上部与下滑块始终保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和固定板中心处纵向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压块,所述第一弹簧上部固定连接于上模座,所述压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所述压块可以在空腔内纵向移动,所述压块下部突出于所述固定板下表面,所述卸料盖板中心处设置有容纳压块下部通过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在压块两侧纵向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氮气弹簧,所述两个第一氮气弹簧关于压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氮气弹簧下部突出于所述固定板下表面,所述第一氮气弹簧下表面与所述卸料盖板上表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体内下插刀的两侧对称纵向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部穿过所述固定块横向部,所述第二弹簧下部固定连接于下模座,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下滑块之间设置有推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两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氮气弹簧,所述两个第二氮气弹簧关于固定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氮气弹簧纵向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第一下垫板和第二下垫板中,所述第二氮气弹簧上部突出于所述第二下垫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氮气弹簧上表面与所述第三下垫板下表面接触,所述两个第二氮气弹簧支撑住所述第三下垫板与所述第二下垫板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地,所述上插刀和下插刀为不锈钢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整个工作过程中上插刀与上滑块、下插刀与下滑块之间始终保持接触,同时运动同时停止,避免了插刀撞击滑块的情况,大幅提高了插刀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上下插刀均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卸料盖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卸料盖板上表面设置有间隙,所述卸料盖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纵向部,所述纵向部下部沿水平向上夹板方向延伸出横向部,所述卸料盖板长度大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卸料板长度,所述连接装置横向部挂住所述卸料盖板两侧突出于所述上夹板的部分;/n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下垫板,所述第一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垫板,所述第二下垫板上方设置有第三下垫板,所述第三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表面与所述卸料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n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在中心线左侧纵向固定设置有上插刀,所述上插刀下部设置为斜楔形状,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在上插刀纵向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与上插刀下部对应处的形状与所述上插刀下部斜楔形状配合设置,所述上滑块随着上插刀的上下移动在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中水平左右移动,所述上插刀下部与上滑块始终保持接触;/n所述上滑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翻孔凹模,所述翻孔凹模右侧固定连接有产品固定镶件,所述产品固定镶件设置于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中心处;/n所述凹模板和所述第三下垫板中心处纵向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纵截面为倒T形,所述固定块包括纵向部和横向部,所述固定块横向部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突出于所述凹模板上表面,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体内设置有下滑块,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左侧壁相对于下滑块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椭圆形结构;/n所述固定块横向部中心处纵向向上固定连接有下插刀,所述下插刀穿过所述固定块内部,所述下插刀的上部为斜楔形状,所述下滑块与所述下插刀上部对应处的形状与所述下插刀上部斜楔形状配合设置,所述下滑块沿着所述下插刀的上下移动的同时水平移动,所述下插刀上部与下滑块始终保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的翻孔结构,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卸料盖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卸料盖板上表面设置有间隙,所述卸料盖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各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纵向部,所述纵向部下部沿水平向上夹板方向延伸出横向部,所述卸料盖板长度大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卸料板长度,所述连接装置横向部挂住所述卸料盖板两侧突出于所述上夹板的部分;
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下垫板,所述第一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垫板,所述第二下垫板上方设置有第三下垫板,所述第三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上表面与所述卸料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在中心线左侧纵向固定设置有上插刀,所述上插刀下部设置为斜楔形状,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在上插刀纵向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与上插刀下部对应处的形状与所述上插刀下部斜楔形状配合设置,所述上滑块随着上插刀的上下移动在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中水平左右移动,所述上插刀下部与上滑块始终保持接触;
所述上滑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翻孔凹模,所述翻孔凹模右侧固定连接有产品固定镶件,所述产品固定镶件设置于所述上夹板和卸料板中心处;
所述凹模板和所述第三下垫板中心处纵向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纵截面为倒T形,所述固定块包括纵向部和横向部,所述固定块横向部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突出于所述凹模板上表面,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体内设置有下滑块,所述固定块纵向部上部左侧壁相对于下滑块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椭圆形结构;
所述固定块横向部中心处纵向向上固定连接有下插刀,所述下插刀穿过所述固定块内部,所述下插刀的上部为斜楔形状,所述下滑块与所述下插刀上部对应处的形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李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