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自动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自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等,而且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不仅节约能源,而且还对环境无污染,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人们在交通方便的主流使用工具。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是直接将插头插入到充电桩上的充电口上,这种直接相连的充电方式,存在着连接不稳的问题,在其它外力的作用下,插头与插口易分离,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断开,容易造成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降低,另外,现有的充电装置为密封连接,这常常导致充电接触端的温度过高,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在充电完成后由于忘记拔掉插头,且插头与插口一直相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的左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纹(101),插头(1)的右端面均开设有插孔(102),插头(1)的右端面且在插孔(102)之间固定连接有永久磁体(103),插头(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线(2),插头(1)的右侧插接有充电装置(3),充电装置(3)的四个端面均开设有插槽(301),充电装置(3)的四个端面且在插槽(301)的上下侧开设有滑槽(302),充电装置(3)的上部中侧均开设有第一散热槽(303),充电装置(3)的上部中间位置且在第一散热槽(303)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槽(304),充电装置(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的左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纹(101),插头(1)的右端面均开设有插孔(102),插头(1)的右端面且在插孔(102)之间固定连接有永久磁体(103),插头(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线(2),插头(1)的右侧插接有充电装置(3),充电装置(3)的四个端面均开设有插槽(301),充电装置(3)的四个端面且在插槽(301)的上下侧开设有滑槽(302),充电装置(3)的上部中侧均开设有第一散热槽(303),充电装置(3)的上部中间位置且在第一散热槽(303)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槽(304),充电装置(3)的上部且在矩形槽(304)的两端开设有第二散热槽(305),充电装置(3)的上部且在第二散热槽(305)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孔(3051),充电装置(3)的内部且在滑槽(302)内滑动连接有防尘板(4),防尘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401),防尘板(4)与充电装置(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充电装置(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充电装置(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片(6),金属片(6)的四面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柱(7),金属柱(7)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绝缘柱(8),金属片(6)与金属柱(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固定座(9)的四面外侧开设有环形槽(901),固定座(9)的外侧且在第一散热槽(303)的下端和环形槽(901)的上下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线圈(10),金属片(6)的下端位置且在充电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芯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