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340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线筒的左侧内部开设有凹槽,筒的左侧内部连接有铁片,固定板的上端连接有剪线装置,第二转轴和剪线装置之间设置有转筒,转向节的左下端连接有摆杆,永久磁体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连接有从动杆,从动杆连接有刀具。通过第二转轴带动转筒转动,转筒上的环形槽使得剪线装置在其上左右移动;永久磁体通过转向节带动摆杆转动,第一弧形磁体滑落到纺织线所在的通道中对纺织线夹紧;永久磁体通过滑动杆带动从动杆向下移动,从动杆下端的刀具对纺织线进行裁剪,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绕线装置备绕线不均匀、效率低和连接复杂的问题。

A device convenient for textile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古史传说中国先民是从不织不衣到而衣皮苇,然后演变到妇织而衣,这种传说是与穿着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吻的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纺织需要纺织线进行编织,在高速纺纱机中需要从纺纱装置连续不断的输送和供给,这就需要纺线筒的数量和均匀性,从而保证高速纺纱机高效的工作,但是现有的纱线缠绕装置缠绕不均匀,导致纱线筒上的纱线缠绕较少,从而影响纺织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进行纱线的缠绕时,对于纱线筒和纱线的连接以及纱线的裁断需要人工操作,且操作过于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具备绕线均匀、高效率、方便更换和连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绕线装置备绕线不均匀、效率低和连接复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备绕线均匀、高效率和方便更换和连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线筒,线筒的左侧内部开设有凹槽,筒的左侧内部且在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铁片,机架的中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滚动连接有皮带,机架的中部右端且在第二转轴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固定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剪线装置,剪线装置的上部内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剪线装置的下部内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右端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后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绝缘块,绝缘块的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磁体和第二弧形磁铁,剪线装置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挡块,剪线装置的后端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栓,剪线装置的后端上部且在挡块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向节,线筒和剪线装置之间转动连接有纺织线,第二转轴和剪线装置之间设置有转筒,剪线装置的后端上部固定安装有磁感线圈装置,转向节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摆杆,转向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永久磁体,永久磁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和剪线装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滑动杆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从动杆,从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刀具。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与第一弧形磁体和第二弧形磁铁相适应,从而方便纺织线在线筒快速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弧形槽的宽度,从而达到第一弧形磁体把第二弧形磁体吸起。优选的,所述剪线装置的后端下部开设有与螺栓对应的螺纹孔,从而保证第二弧形磁体的填充。优选的,所述环形槽为一个封闭的环形槽,从而保证剪线装置在转筒左右移动。优选的,所述摆杆的下端为弧形,从而避免过多的与第一弧形磁体产生摩擦。优选的,所述挡块是的内部开设有与刀具相对应的槽,从而保证刀具对纺织线的切割。优选的,所述从动杆的上端开设有与滑动杆的直径相对应的孔,从而保证滑动杆带动从动杆向下移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通过上述控制电路向磁感线圈装置中通电,磁感线圈装置产生与永久磁体产生相反的磁场并推动其移动,永久磁体通过滑动杆带动从动杆向下移动,从动杆下端的刀具对纺织线进行裁剪,这一结构通过电路控制纺织线裁剪,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2、该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通过磁感线圈装置推动永久磁体,永久磁体通过转向节带动摆杆转动,当摆杆脱离与第一弧形磁体接触时,第一弧形磁体在第一弹簧作用下推动其移动,第一弧形磁体滑落到纺织线所在的通道中,又由于第一弧形槽比第二弧形槽的宽度要大,所以第一弧形磁体吸起第二弧形磁铁,从而达到第一弧形磁体和第二弧形磁铁对纺织线的夹紧,此外可以通过手动拨动摆杆和螺栓,可以对剪线装置中的第一弧形磁体和第二弧形磁铁进行补充,然后把第一弧形磁体、第二弧形磁铁和纺织线这一整体通过放入到线筒上的凹槽中,此时第一弧形磁体和第二弧形磁铁通过铁片吸附在线筒上,这一结构解决了更换线筒时需要工作人员接线费时费力,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3、该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转筒转动,转筒上的环形槽使得剪线装置在其上左右移动,这一结构解决了现有绕线装置绕线不均匀,导致线筒上的纱线太少,从而需要频繁更换线筒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线筒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剪线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D-D处逇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E处的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弧形磁体接触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驱动装置、3第一转轴、4线筒、401凹槽、402铁片、5第二转轴、6皮带、7固定板、701通槽、8剪线装置、801第一弧形槽、802第二弧形槽、803第一弹簧、804第二弹簧、805绝缘块、806第一弧形磁体、807第二弧形磁铁、808挡块、809螺栓、810转向节、9纺织线、10转筒、1001环形槽、11磁感线圈装置、12摆杆、13永久磁体、14滑动杆、1401第三弹簧、15从动杆、1501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部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线筒4,线筒4的左侧内部开设有凹槽401,筒4的左侧内部且在凹槽401内固定连接有铁片402,机架1的中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5之间滚动连接有皮带6,机架1的中部右端且在第二转轴5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中部开设有通槽701,固定板7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剪线装置8,剪线装置8的上部内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801,剪线装置8的下部内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802,第一弧形槽801和第二弧形槽802的右端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03和第二弹簧804,第一弹簧803和第二弹簧804的后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绝缘块805,绝缘块805的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磁体806和第二弧形磁铁807,第一弧形槽801的宽度大于第二弧形槽802的宽度,从而达到第一弧形磁体806把第二弧形磁体807吸起,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挡块8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部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线筒(4),线筒(4)的左侧内部开设有凹槽(401),筒(4)的左侧内部且在凹槽(401)内固定连接有铁片(402),机架(1)的中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5)之间滚动连接有皮带(6),机架(1)的中部右端且在第二转轴(5)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中部开设有通槽(701),固定板(7)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剪线装置(8),剪线装置(8)的上部内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801),剪线装置(8)的下部内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802),第一弧形槽(801)和第二弧形槽(802)的右端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03)和第二弹簧(804),第一弹簧(803)和第二弹簧(804)的后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绝缘块(805),绝缘块(805)的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磁体(806)和第二弧形磁铁(807),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挡块(809),剪线装置(8)的后端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栓(809),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且在挡块(809)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向节(810),线筒(4)和剪线装置(8)之间转动连接有纺织线(9),第二转轴(5)和剪线装置(8)之间设置有转筒(10),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固定安装有磁感线圈装置(11),转向节(810)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摆杆(12),转向节(8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永久磁体(13),永久磁体(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4),滑动杆(14)和剪线装置(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01),滑动杆(14)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从动杆(15),从动杆(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刀具(1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纺织绕线的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部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线筒(4),线筒(4)的左侧内部开设有凹槽(401),筒(4)的左侧内部且在凹槽(401)内固定连接有铁片(402),机架(1)的中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5),第一转轴(3)与第二转轴(5)之间滚动连接有皮带(6),机架(1)的中部右端且在第二转轴(5)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中部开设有通槽(701),固定板(7)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剪线装置(8),剪线装置(8)的上部内侧开设有第一弧形槽(801),剪线装置(8)的下部内侧开设有第二弧形槽(802),第一弧形槽(801)和第二弧形槽(802)的右端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03)和第二弹簧(804),第一弹簧(803)和第二弹簧(804)的后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绝缘块(805),绝缘块(805)的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磁体(806)和第二弧形磁铁(807),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固定连接有挡块(809),剪线装置(8)的后端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栓(809),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且在挡块(809)的正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向节(810),线筒(4)和剪线装置(8)之间转动连接有纺织线(9),第二转轴(5)和剪线装置(8)之间设置有转筒(10),剪线装置(8)的后端上部固定安装有磁感线圈装置(11),转向节(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芯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