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21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隔离领域,公开了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包括底座(1)、承管底座(2)与防撞隔离护栏(3),底座(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承管底座(2)连接,承管底座(2)通过固定插销(203)与防撞隔离护栏(3)连接,防撞隔离护栏(3)包括立柱(301)、连接件(304)和波形钢板(303),承管底座(2)上设有立柱(301),立柱(301)上设有连接件(304),连接件(304)上设有波形钢板(303)。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施工区域与行车区域有效隔离,保证车辆行车安全与施工作业安全,且具有能重复使用、防撞性能较强,抗风稳定性好、确保车辆行车安全与施工作业安全的优点。

Temporary road separation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device and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隔离领域,尤其涉及了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公路和市政道路在改扩建施工时,特别是改扩建道路工程拼宽施工时,在同一道路横断面上既要保证有一定宽度的路幅布置机动车的通行,又要在通车区域外侧的非通车区域有一定宽度路幅用于拼宽作业时的材料运输、人员出入等施工作业场地,现有的施工作业方法通常是在保证行车安全宽度的情况下将现有通行路幅相应减小或将原有的机动车道减少一个或数个车道用于道路施工作业,例如原半幅路面总宽度为14米(9米机动车道+4米非机动车行人混行道+1米路肩),机动道宽度会减小到7米,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减小到2.5米,如图11所示。交通组织施工作业时,需要设置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如申请号CN201811514543.X公开的一种道路施工警示隔离装置。目前通常做法是先将原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的防撞护栏拆除,然后缩小行车道路幅宽度,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行人混行车道间设置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而设置临时分隔带防撞护栏装置的施工方法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为打入式设置钢管立柱桩,即选用锤击式钢管立柱打桩机将钢管立柱桩打入路基下,再在地面上部安装波形钢板,形成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另一种采用埋置方法设置钢管立柱桩,即先在待安装钢管立柱下开挖路基基坑、浇筑混凝土、埋置钢管立柱、在地面上部安装波形钢板,形成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等拼宽区域的路基路面施工完成后,再拆除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通常施工方法先拆除上部的波形钢板,再将临时分隔防撞护栏钢管立柱桩拔起,有的由于临时分隔防撞护栏立柱桩在道路路基埋得太深或立柱桩与混凝土连接比较牢固或立柱桩与路基土间的摩阻力太大而难于拔起,就将钢管立柱桩根部处用气割割断分离,或用机械将路基开挖后拆除路面底部的立柱钢管,这种方法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大、或因路基开挖后再回填影响路基的压实质量,且施工不方便,影响施工工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防撞栏杆单元,包括底座、承管底座与防撞隔离护栏,底座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承管底座连接,承管底座通过固定插销与防撞隔离护栏连接,防撞隔离护栏包括立柱、连接件、波形钢板和圆头波形钢板,承管底座上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波形钢板,波形钢板两端设有圆头波形钢板。作为优选,防撞隔离护栏还包括帽盖、第二固定螺栓和固定铆钉螺栓,立柱上设有帽盖,立柱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通过固定铆钉螺栓与波形钢板连接。波形钢板包括多块子波形钢板,子波形钢板通过长铆钉螺栓与相邻的子波形钢板连接,从而通过长铆钉螺栓能延长波形钢板的长度。作为优选,底座包括H型钢和吊环,H型钢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承管底座连接,H型钢上设有吊环。作为优选,承管底座还包括承管底板和承管,承管底板上设有承管,承管通过固定插销与防撞隔离护栏连接。作为优选,H型钢包括腹板,腹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承管底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作为优选,H型钢的高度为200-400cm,H型钢的宽度为100-300cm,H型钢的长度为5-7m。作为优选,H型钢上设有至少三个承管底座。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防撞栏杆单元,相邻防撞栏杆单元之间设有空隙。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防撞栏杆单元各零部件通过螺栓、铆钉、插销连接,方便现场组装拆卸、搬运,劳动强度低、组装工期短;拆卸后各部件的单独单元重量较轻、码放空间小,方便工厂加工制造,也便于装车、仓储,现场安装方便,安装成型后具有良好的交通导流作用;(2)防撞栏杆单元之间均为独立的装置,相邻防撞栏杆单元之间视道路长度与宽度面积留出一定的空隙,用于道路横向排水。(3)各防撞栏杆单元快速移动、更换,使用灵活,防护作用强,底部的H型钢类似道路边的侧石,对于机动车的轮胎具有一定的防撞与保护作用。H型钢占整个防撞护栏装置总重量的70%,可抵抗地面横风,抗滑移性好、抗倾覆性好、稳定性好。(5)本专利技术由于底部采用型钢结构,对于地基承载力及平整度均没有特殊的要求,可安放于土路、简易路基、或易沉降的软弱各类不良地基上。(6)本申请的移动式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的结构连接可靠、整体性好,经设计可满足所需的防撞等级要求;护栏外表立面规整平直,没有局部突起,对汽车接触部位较好,避免过大的车辆损伤;上横栏表面平整,便于装设交通标志、防护网立柱,功能拓展基础好。(7)本专利技术能在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将施工区域与行车区域有效隔离,保证车辆行车安全与施工作业安全,该移动式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具有材料采购方便、加工制作简便、构造简单、安拆运输移动简便的优点,能按工程进度的需要快速分离施工区域与行车区域,且具有能重复使用、结构稳定、防撞性能较强,抗风稳定性好、确保车辆行车安全与施工作业安全优点,以满足道路改扩建工程的施工期间临时隔离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撞栏杆单元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撞栏杆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撞栏杆单元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承管底座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承管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撞隔离护栏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圆头波形钢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圆头波形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底座、101-H型钢、1011-腹板、1012-第一通孔、102-吊环、2-承管底座、201-承管底板、2011-第二通孔、202-承管、203-固定插销、204-第一固定螺栓、3-防撞隔离护栏、301-立柱、302-帽盖、303-波形钢板、304-连接件、305-第二固定螺栓、306-固定铆钉螺栓、307-长铆钉螺栓、308-圆头波形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防撞栏杆单元,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承管底座2与防撞隔离护栏3,底座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承管底座2连接,承管底座2通过固定插销203与防撞隔离护栏3连接,防撞隔离护栏3包括立柱301、连接件304、波形钢板303和圆头波形钢板308,承管底座2上设有立柱301,立柱301上设有连接件304,连接件304上设有波形钢板303,波形钢板303两端设有圆头波形钢板308。底座1通过承管底座2与防撞隔离护栏3连接成一个整体防撞栏杆单元,单元各零部件通过螺栓、铆钉、插销连接,既可以在仓储地或工厂进行组拼,也可在工地现场进行拼接;在仓储地或工厂进行组拼可利用一些辅助机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撞栏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承管底座(2)与防撞隔离护栏(3),底座(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承管底座(2)连接,承管底座(2)通过固定插销(203)与防撞隔离护栏(3)连接,防撞隔离护栏(3)包括立柱(301)、连接件(304)和波形钢板(303),承管底座(2)上设有立柱(301),立柱(301)上设有连接件(304),连接件(304)上设有波形钢板(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撞栏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承管底座(2)与防撞隔离护栏(3),底座(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承管底座(2)连接,承管底座(2)通过固定插销(203)与防撞隔离护栏(3)连接,防撞隔离护栏(3)包括立柱(301)、连接件(304)和波形钢板(303),承管底座(2)上设有立柱(301),立柱(301)上设有连接件(304),连接件(304)上设有波形钢板(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栏杆单元,其特征在于:防撞隔离护栏(3)还包括帽盖(302)、第二固定螺栓(305)和固定铆钉螺栓(306),立柱(301)上设有帽盖(302),立柱(301)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05)与连接件(304)连接,连接件(304)通过固定铆钉螺栓(306)与波形钢板(30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栏杆单元,其特征在于:底座(1)包括H型钢(101)和吊环(102),H型钢(10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承管底座(2)连接,H型钢(101)上设有吊环(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天刚王永江胡远进骆春风王重立徐颖郎仁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