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310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上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冷却管路,还包括与冷却管路连通并构成一个循环回路的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上设置有与散热管路连通的第一介质冷却装置;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设置于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所述冷却管路的流出端与散热管路的流入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将散热管路上的第一液冷箱第二液冷箱设置在无人直升机的机头和尾杆上,这样能够有效的利用螺旋桨下洗气流和迎面气流对第一液冷箱进行散热降温,并通过节温器的设置,能够实现在低温环境下保护发动机功率输出的作用,延长的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An engine cooling system for Unmanned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中小型油动无人直升机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液冷方式散热,由于直升机的发动机一般工作在高转速状态,所以发动机的散热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造成发动机散热箱温度过高而爆裂,进而导致发动机抱缸。目前采用液冷发动机的无人直升机一般采用单液箱散热方式,液箱放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水平放置,通过螺旋桨的下洗气流散热,这种放置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不能有效的利用前飞时迎面气流的散热效果,二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造成发动机温度过低,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另一种是在机头位置倾斜放置,通过螺旋桨下洗气流和直升机前飞时的迎面气流给液箱散热,这种放置方式兼顾了螺旋桨下洗气流和飞机前飞时迎面气流的散热效果,但同样无法避免低温环境下发动机温度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上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冷却管路,还包括与冷却管路连通并构成一个循环回路的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上设置有与散热管路连通的第一介质冷却装置;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设置于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所述冷却管路的流出端与散热管路的流入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还包括设置在散热管路上且与散热管路连通的第二介质冷却装置;所述第二介质冷却装置设置在无人直升机的尾杆上。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液冷箱;所述第二介质冷却装置包括第二液冷箱;所述第二液冷箱与第一液冷箱通过散热管路相连通。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所述第二液冷箱设置在流量调节装置与第一液冷箱之间。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所述散热管路的流出端与冷却管路的流入端之间连接有循环泵。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为节温器。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所述第一液冷箱的体积大于第二液冷箱的体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将散热管路上的第一液冷箱在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这样能够有效的利用螺旋桨下洗气流和迎面气流对第一液冷箱进行散热降温,并通过节温器的设置,能够根据从发动机流出的冷却管路的冷却液温度对管路中的流量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实现在低温环境下保护发动机功率输出的作用,延长的发动机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散热管路上设置第二液冷箱,第二液冷箱设置在无人直升机的尾杆上且能够通过螺旋桨转动产生的下洗气流进行散热,这样能够与第一液冷箱配合,对发动机进行更好的冷却降温,冷却效果好且效率高;通过节流器的在冷却过程中的平衡,使得发动机在运行时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循环回路流向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冷却装置;3-第二液冷箱;4-散热管路;5-第一液冷箱;6-循环泵;7-节温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结合附图1-3所示,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1上的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具有冷却管路,还包括与冷却管路连通并构成一个循环回路的散热管路4;所述散热管路4上设置有与散热管路4连通的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设置于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所述冷却管路的流出端与散热管路4的流入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实施原理:冷却装置2设置在发动机1上,并用于对发动机1进行冷却降温。冷却装置2具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两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分别通过流入端和流出端与散热管路4连通,构成一个闭环结构的循环回路。冷却装置2的冷却管路并不必要是管状结构,也可因是腔状结构,比如本实施例冷却装置2优选采用的水冷缸套,水冷缸套套设在发动机1缸头上,其冷却结构为流通的腔状结构,水冷缸套通过其上的流入端与流出端与散热管路4的流出端和流入端分别连接。从冷却管路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流入散热管路4中,并流经散热管路4上的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将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安装在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该位置能够受到螺旋桨产生的下洗气流以及飞行时的迎面气流的接触,对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进行风冷降温,实现有效的利用螺旋桨产生的下洗气流以及飞行时的迎面气流,对经过发动机1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进行有效降温,经过冷却降温后的冷却液再回流至冷却装置2中对发动机1进行重复的循环降温,这样的降温效果好、效率更高。流量调节装置用于对循环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1)上的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具有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冷却管路连通并构成一个循环回路的散热管路(4);所述散热管路(4)上设置有与散热管路(4)连通的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设置于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所述冷却管路的流出端与散热管路(4)的流入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发动机(1)上的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具有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冷却管路连通并构成一个循环回路的散热管路(4);所述散热管路(4)上设置有与散热管路(4)连通的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设置于无人直升机的机头上;所述冷却管路的流出端与散热管路(4)的流入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散热管路(4)上且与散热管路(4)连通的第二介质冷却装置(2);所述第二介质冷却装置(2)设置在无人直升机的尾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冠峰孙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翼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