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切割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51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油压切割治具,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及油缸支架、固定在油缸支架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上模具,工作台上与所述上模具位置相对处可拆卸连接有下模具,油缸支架与上模具之间设有滑动杆,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用于夹紧管件的型腔,上模具相对侧设有固定槽一及在所述固定槽一内滑动的滑块,下模具上设有固定槽二,所述固定槽二的位置与固定槽一的位置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管件的一侧设有挡板,下模具远离挡板一侧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与固定在底座上的切割机的切割片位置相对。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全包围的型腔夹持管件,采用压力更大的油缸来提供动力,保证管件在切割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转动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压切割治具
本技术属于排气管加工中的管件切割
,具体涉及油压切割治具。
技术介绍
金属管材因重量轻、结构坚固受力性能好,被广泛用于电力、机械、建筑、家居装饰等众多领域。由于不同应用场合对金属管材的使用长度要求不同,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金属管件进行切割,得到不同长度的管件。目前金属管材的切割作业一般在专用的切割设备上完成,随着对管材切割效率以及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切割装置的定位作用及通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切割治具在切割弯度和长度较短的管件时容易发生管件旋转问题,造成切割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同时大多采用气动控制单点型腔夹持管件,夹持的力度较小,受力面积也小,对于弯度的长度短的产品不能有效的夹持,导致在切割的时候发生旋转。而且金属管材在切割过程中容易转动,会导致管材切口不整齐、毛刺等情况,需要配置防转动结构,有些应用场合需要用到多种直径的管材,就需要配备多种防转动定位工装,无论是生产制作还是存储管理,均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定位工装的拆装过程也浪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如申请号为CN201820535790.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平面固定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多个夹座,每个夹座均与一个夹头配合夹住金属管件,夹头通过转动杆实现上下移动,转动杆通过轴承与横梁转动连接,转动杆由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横梁上端面固定,横梁通过后支柱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工作台还通过前支柱与切割架固定连接,切割架上固定割刀,割刀由气缸驱动,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于横梁上方。该专利采用V型槽实现对管件的夹紧,但是这种V字型夹头采用的是点接触,夹持的力度较小,且受力面积也小,在切割时依然存在管件转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油压切割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压切割治具,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及油缸支架、固定在油缸支架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上模具,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上模具位置相对处可拆卸连接有下模具,所述油缸支架与上模具之间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与上模具固连,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油缸支架上的圆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用于夹紧管件的型腔,所述上模具相对侧设有固定槽一及在所述固定槽一内滑动的滑块,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固定槽二,同一侧所述固定槽二的位置与固定槽一的位置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管件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模具远离挡板一侧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与固定在底座上的切割机的切割片位置相对。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的全包围的型腔来夹持管件,同时采用压力更大的油缸来提供动力,油缸的动力可以由切割机本身自带的油泵提供动力支撑,能够保证管件在切割的时候不会发生旋转,在工作的时候,油缸产生的动力将下模具向下推动包裹管件与下模具合模,并持续施加压力,同时通过调节滑块,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通过滑块进行限位和定向固定,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切割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位移,进一步防止管件在切割过程中发生旋转,上模具与油缸活塞杆之间加设滑动杆,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在工作台位于管件的一侧设置挡板,管件一端被挡板挡住,另一端进行切割,有效保证了所需管件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沿切割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工作台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便于调节工作台的位置,方便切割机对管件进行切割。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一对角处设有把手,能够更方便的对工作台位置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与滑动杆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与活塞杆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工作台通过螺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全包围的型腔夹持管件,同时采用压力更大的油缸来提供动力,保证管件在切割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转动现象。2、工作台可在底座上滑动,便于调节工作台的位置,以方便切割机对管件的切割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切割治具底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切割治具结构示意图;图3、图4均为本技术上模具和下模具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工作台;3、油缸支架;4、油缸;5、活塞杆;6、上模具;7、下模具;8、滑动杆;9、管件;10、固定槽一;11、滑块;12、固定槽二;13、挡板;14、切割槽;15、切割机;16、切割片;17、滑槽;18、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油压切割治具,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工作台2及油缸支架3、固定在油缸支架3上的油缸4,所述底座1与工作台2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油缸4的活塞杆5一端固定有上模具6,具体的,所述上模具6与活塞杆5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2上与所述上模具6位置相对处可拆卸连接有下模具7,所述油缸支架3与上模具6之间设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一端与上模具6固连,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6与滑动杆8之间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油缸支架3上的圆孔,所述上模具6和下模具7形成用于夹紧管件9的型腔,所述型腔与管件9过盈配合,所述上模具6相对侧设有固定槽一10及在所述固定槽一10内滑动的滑块11,所述下模具7上设有固定槽二12,同一侧所述固定槽二12的位置与固定槽一10的位置相对,所述工作台2上位于管件9的一侧设有挡板13,所述下模具7远离挡板13一侧设有切割槽14,所述切割槽14与固定在底座1上的切割机15的切割片16位置相对,所述底座1上沿切割方向设有滑槽17,所述工作台2可在所述滑槽17内滑动,具体的,可在所述滑槽17内嵌入沿滑槽17轴向的电磁导轨,在工作台2底部对应电磁导轨的位置设置若干可在电磁导轨中滑动的电磁滑块,通过调节电磁滑块在电磁导轨中移动位置,使得工作台2上的管件9对准切割片16,方便切割机15对管件9进行切割,所述工作台2上一对角处设有把手18,能够更方便的对工作台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上模具6和下模具7形成的全包围的型腔来夹持管件9,同时采用压力更大的油缸4来提供动力,油缸4的动力可以由切割机15本身自带的油泵提供动力支撑,能够保证管件9在切割的时候不会发生旋转,在工作的时候,油缸4产生的动力将下模具6向下推动包裹管件9与下模具7合模,并持续施加压力,同时通过调节滑块11,使得上模具6和下模具7通过滑块11进行限位和定向固定,保证上模具6和下模具7在切割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位移,进一步防止管件9在切割过程中发生旋转,上模具6与油缸活塞杆5之间加设滑动杆8,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在工作台2位于管件9的一侧设置挡板13,管件9一端被挡板13挡住,另一端进行切割,有效保证了所需管件9的长度。工作原理:首先将管件9放置在下模具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油压切割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及油缸支架、固定在油缸支架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上模具,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上模具位置相对处可拆卸连接有下模具,所述油缸支架与上模具之间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与上模具固连,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油缸支架上的圆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用于夹紧管件的型腔,所述上模具相对侧设有固定槽一及在所述固定槽一内滑动的滑块,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固定槽二,同一侧所述固定槽二的位置与固定槽一的位置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管件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模具远离挡板一侧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与固定在底座上的切割机的切割片位置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压切割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及油缸支架、固定在油缸支架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有上模具,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上模具位置相对处可拆卸连接有下模具,所述油缸支架与上模具之间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与上模具固连,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油缸支架上的圆孔,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用于夹紧管件的型腔,所述上模具相对侧设有固定槽一及在所述固定槽一内滑动的滑块,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固定槽二,同一侧所述固定槽二的位置与固定槽一的位置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位于管件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模具远离挡板一侧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与固定在底座上的切割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谭明明李新红杨军军徐家继秦学攀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仑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