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色显示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色显示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作为电致变色活性材料可适用于智能窗、汽车后视镜、平面显示以及可穿戴设备中。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是指材料在电压的作用下,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表现出宏观颜色的可逆变化的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致变色材料目前主要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以及无机-有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相比与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尤其是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学对比度,更宽的颜色调制范围,更快的响应时间以及更优异的加工性能,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基于该类材料的电致变色器件,在智能窗、汽车后视镜、平面显示以及柔性可穿戴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在的应用价值。在现有的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中,黑色显示的电致变色材料是目前报道最少的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其原因在于黑色电致变色材料要求聚合物必须实现整个可见光区的吸收(400nm-800nm),这对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出了非常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色显示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如下方法制备:在以ITO玻璃为工作电极,以铂丝为对电极,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三电极体系中,使用分别显示红、绿、蓝的三种聚合物的聚合前体结合支持电解质和电解溶剂配制成三种单体溶液,依次命名为单体溶液(Ⅰ),单体溶液(Ⅱ)以及单体溶液(Ⅲ);首先,在单体溶液(Ⅰ)中,利用原位电化学聚合方法,电沉积一层红色的聚合物薄膜;其次,在单体溶液(Ⅱ)中,利用循环伏安聚合法,继续电沉积一层绿色的聚合物薄膜;最后,在单体溶液(Ⅲ)中,利用循环伏安聚合法,再电沉积一层蓝色的聚合物薄膜,最终得到多层聚合物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色显示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如下方法制备:在以ITO玻璃为工作电极,以铂丝为对电极,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三电极体系中,使用分别显示红、绿、蓝的三种聚合物的聚合前体结合支持电解质和电解溶剂配制成三种单体溶液,依次命名为单体溶液(Ⅰ),单体溶液(Ⅱ)以及单体溶液(Ⅲ);首先,在单体溶液(Ⅰ)中,利用原位电化学聚合方法,电沉积一层红色的聚合物薄膜;其次,在单体溶液(Ⅱ)中,利用循环伏安聚合法,继续电沉积一层绿色的聚合物薄膜;最后,在单体溶液(Ⅲ)中,利用循环伏安聚合法,再电沉积一层蓝色的聚合物薄膜,最终得到多层聚合物薄膜。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显示的多层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在单体溶液(Ⅰ)中,利用原位电化学聚合方法,电沉积一层红色的聚合物薄膜;其次,在单体溶液(Ⅱ)中,利用循环伏安聚合法,继续电沉积一层绿色的聚合物薄膜;最后,在单体溶液(Ⅲ)中,利用循环伏安聚合法,再电沉积一层蓝色的聚合物薄膜,最终得到多层聚合物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制的单体溶液中,聚合前体的浓度为0.5~5mg/ml,支持电解质的浓度为0.05~0.3mol/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诚,闫拴马,李维军,付海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