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学军专利>正文

双弹簧平衡式组合型减振阻尼支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45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弹簧平衡式组合型减振阻尼支吊架不仅实现用小型弹簧制造大型产品的目的,而且具备良好的减振功能,同时还有阻尼器的抗震性能,广泛用于火力电厂,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承压设备及热力管道上。可直接替代恒力弹簧支吊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弹簧平衡式组合型减振阻尼支吊架,结构型式不仅具有弹簧支吊架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振、阻尼功能。
技术介绍
弹簧支吊架是用于电站锅炉本体,发电厂的汽、水、烟、风输送管道的悬吊与支撑,在石油、化工和其它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而阻尼器则是对弹簧支吊架所悬吊或支撑的系统起消除吸收系统所产生的各种意外振动,起安全保护作用,长期以来二种不同功能的产品均在各自范围独立使用。但随工业发展需求和设计理念的更新,管道系统要求实现全浮动无应力状态,高性能的弹簧支吊架近几年陆续问世,良好的性能可以使管道实现全浮动无应力的状态,但如何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又是新的技术要求,阻尼器因本身的结构设计主要是解决管路系统发生意外状况的大幅振动,对管道产生的小幅振动通常无能为力,如何解决管道系统的振动,尤其是低频低幅振动是行业公认难关,双弹簧平衡式组合型减振阻尼支吊架可以满足这特殊需求。在弹簧制造业,制造同等储能的二只小弹簧比一只大弹簧所用材料要少得多,且加工简单,越大的弹簧所需钢丝直径越粗,热处理时内外的硬度差别大,储能和重量成反比趋式,但即便如此,支吊架行业绝大数厂家在大型支吊架生产时也只应用更大规格的弹簧或采用大弹簧套小弹簧的技术(ITT,GB10181),据笔者所知世界上德国某企业有应用二只规格相同的弹簧并列使用的例子(单回转框架),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在材料和生产工艺相同,各个弹簧性能离散性较大,完全一样的性能很难配对,如专利200410065669.5具备了使用二只弹簧并联应用的条件,却没用,也许机械加工误差远小于弹簧性能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专利200410065669.5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采用同规格弹簧并联应用的方式,对存在离散性弹簧的性能差异自动进行平衡处理,在配相应的放大机构和阻尼器后,产品不仅是高精度恒力弹簧支吊架,同时具备独特的减振、阻尼和抗震效果,成为有多重功能的组合型弹簧支吊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弹簧平衡式组合型减振阻尼支吊架,几种结构型式包括1.拉杆轴,2.推拉板,3.前推拉板轴,4.上载荷板,5.载荷轴,6.回转框架,7.主轴,8.后推拉板轴,9.弹簧拉杆,10.弹簧,11.载荷调节螺母,12.下载荷板,13.固定框架,14.阻尼器轴,15.力矩转换块,16.阻尼器,17.放大固定框架,18.放大回转框架,19.放大主轴,20.放大载荷轴,21.活动前压板,22.支轴,23.支轴孔,24.小滑道,25.滑道,26.顶板,27.加长载荷轴,28.支座,29.调节螺栓。基本结构由二台完全相同独立的产品并联而成。①13.固定框架上有上、下两个主轴孔,固定框架的侧面装有上、下两组10.弹簧。完全一样的6.回转框架分为上、下两个,回转框架上各有相同的主轴孔,拉杆轴孔、前推拉板轴孔、后推拉板轴孔、载荷轴孔。上、下回转框架通过3.前推拉板轴,8.后推拉板轴与2.推拉板连接成可互动的整体,再通过上、下两只7.主轴与固定框架上的主轴孔,再连成可各自绕主轴旋转,但旋转方向相反的互动整体。4.上载荷板,12.下载荷板上各有两只平行的载荷轴孔,两台独立产品的上、下回转框架的载荷轴孔通过5.载荷轴与上载荷板、下载荷板的载荷轴孔,连成可互动的整体。②附加阻尼器的结构,在①的基础上去一台产品,将上载荷板、下载荷板更换为上、下力矩转换块,15.力矩转换块各有14.阻尼器轴孔和载荷轴孔。上、下回转框架通过载荷轴与16.阻尼器成并联连接方式。③附加振幅放大器的结构,在①的基础上去一台产品,将产品的二支载荷轴孔朝上水平放置,装在17.放大固定框架里,放大固定框架上部右侧有载荷轴孔,放大固定框架下部左侧有放大主轴孔。产品通过载荷轴与放大固定框架相连,且可绕载荷轴旋转。18.放大回转框架上有放大主轴孔、放大载荷轴孔、载荷轴孔,放大回转框架置放大固定框架中,通过19.放大主轴与放大固定框架相连,且可绕放大主轴旋转。放大回转框架上的载荷轴孔通过载荷轴与产品的左侧的载荷轴孔相连,且可绕载荷轴旋转。④特殊产品的结构,固定框架上增设22.支轴孔,和21.活动前压板,活动前压板上也有支轴孔,活动前压板通过23.支轴和固定框架相连,且可绕支轴旋转。活动前压板上有24.小滑道,拉杆轴置于小滑道中,并可在小滑道中移动,拉杆轴在小滑道中位移时,压着活动前压板,迫使活动前压板沿支轴旋转,使拉杆轴中心,支轴中心,弹簧拉杆中心,三中心始终在一条直线上。⑤单边支撑结构,在①的基础上去一台产品,增设28.支座,支座上的垂线下部有载荷轴孔,上部有25.滑道腰圆孔,27.加长载荷轴穿过下面的回转框架载荷轴孔和支座垂线下部的载荷轴孔相连,使回转框架与和支座成为可动的绕加长载荷轴旋转的整体。另一只加长载荷轴穿过上面的回转框架上载荷轴孔和26.顶板,置于支座垂线上部的滑道腰圆孔内,使回转框架和顶板不仅是可绕加长载荷轴旋转的可动整体,同时加长载荷轴还可在滑道腰圆孔内上下滑动。⑥最小水平截面积结构只须将二只弹簧分别上、下置放,则成为水平截面积最小的立式产品。⑦最理想的减振抗震结构用二组以上②型结构产品通过上吊下拉连接方式可实现有效减振,同时具有优良的抗震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可以实现用几只性能有差异的小弹簧取代一只大弹簧,不仅减轻重量,降低大型弹簧生产难度,而且外部平衡性好。2.可以实现不仅有支吊架和阻尼器的基本减振抗震功能外,新增加一段柔性逐步增强的减振功能,并且该段柔性曲线可在现场通过改变阻尼器的连接位置方便的进行调节。3.可对振幅进行放大,取得良好的低幅减振较果。4.可以满足碟形弹簧或胶体弹簧不允许拉杆径向受力的特殊弹簧要求。5.可以成为垂直支撑型式的产品。6.可以实现占用最小水平截面积的立式吊架产品。7.可以成为不仅有减振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常用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常用结构加阻尼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振幅放大悬吊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有特殊要求的弹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单边支撑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最小水平截面积立式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省力的载荷调节装置。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几台吊架减振抗震设计结构示意图。图1中,1.拉杆轴,2.推拉板,3.前推拉板轴,4.上载荷板,5.载荷轴,6.回转框架,7.主轴,8.后推拉板轴,9.弹簧拉杆,10.弹簧,11.载荷调节螺母,12.下载荷板,13.固定框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可见,当上载荷板与下载荷板同时在垂直方向受上吊,下拉的力时,上、下回转框架沿着各自的主轴回转,上、下回转框架同时带动上、下9.弹簧拉杆压缩上、下10.弹簧。如使用一只弹簧,当装有弹簧的回转框架开始旋转时,另一只回转框架在推拉板的作用下,也同时回转,二只回转框架回转角度一样但旋转方向相反,成为一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二倍位移放大器。同理当使用二支弹簧时,弹力大的弹簧力通过推拉板使二只回转框架旋转角度一致,调节输出力平衡,所以由载荷轴看二只弹簧力的各点是绝对相同。由图2可见,当图1产品配上14.阻尼器轴,15.力矩转换块,16.阻尼器,后成为一款既有支吊架功能又有减振抗震阻尼功能的新产品。上、下回转框架通过载荷轴与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弹簧平衡式组合型减振阻尼支吊架”包括拉杆轴,推拉板,前推拉板轴,上载荷板,载荷轴,回转框架,主轴,后推拉板轴,弹簧拉杆,弹簧,载荷调节螺母,下载荷板,固定框架,阻尼器轴,力矩转换块,阻尼器,放大固定框架,放大回转框架,放大主轴,放大载荷轴,活动前压板,支轴,支轴孔,小滑道,滑道,顶板,加长载荷轴,支座。其特征在于:a固定框架有上、下主轴孔,固定框架外面装有弹簧。b固定框架内装有两只相同的回转框架和推拉板。c完全一样的回转框架上各有拉杆轴 孔,前推拉板轴孔,后推拉板轴孔,载荷轴孔,主轴孔。d回转框架、推拉板通过前推拉板轴与后推拉板轴连接成可互动,但旋转方向相反的整体。e回转框架通过主轴与固定框架连接成可互动的整体。f力矩转换块上各有载荷轴孔,阻尼器轴孔 。g力矩转换块通过载荷轴与回转框架串联成可绕载荷轴转动的整体。h力矩转换块通过阻尼器轴与阻尼器串联成可绕阻尼器轴转动的整体。i回转框架和阻尼器通过与力矩转换块的连接成并联关系,且成为可互动的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毛学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