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627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包括有端盖、与端盖连接的空气弹性组件及活塞组件,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一端伸入空气弹性组件内并与端盖连接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并与空气弹性组件连接的缸筒及与缸筒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的活塞杆与端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缓冲组件,活塞杆上设有第二缓冲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在空气弹簧出现漏气或者汽车在大幅度受到冲击时,能够给汽车提供支撑力,保证减震效果的电子复合减振器。

An electronic composite shock absorb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damping, in particular to an electronic composite damper. The piston assembly includes a piston rod with one end extended into the air elastic assembl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nd cover, a cylinder barrel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ir elastic assembly, and a solenoid valve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arre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iston rod and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uffer assembly, and the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uffer assembly Buffer components.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electronic composite shock absorber which can provide a supporting force for the vehicle and ensure the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when the air spring leaks or the vehicle is impacted by a large a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会降低车辆的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汽车底盘上的减振器是车辆的关键减振元件。传统的减振器主要由弹性元件组成,如弹簧。当车辆低速行驶、路面崎岖不平时,舒适性相对操纵稳定性更重要,此时需要将刚度调低、阻尼也调低;在高速行驶、路面较平整,操纵稳定性相对舒适性更重要,此时需要将刚度调高、阻尼也调高,可以实现很好的操纵稳定性。但是,传统的减振器不可调节刚度,不可调节阻尼,无法兼顾舒适性、操纵稳定性。专利号201711326765.4公开了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包括有可变阻尼减震器及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内部充装低压空气,从而产生对车辆的承载力,起到支撑车辆作用,根据行驶路况,可以通过改变空气弹簧内部气压和空气体积的方式,来升高或者降低车辆底盘以及改变自身刚度,从而使车辆获得更好的舒适性和通过能力。该电子复合减振器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如果空气弹簧出现漏气,或者车辆受到大幅度冲击时,减振器阻尼力会大幅度下降,造成减震失效,针对该缺陷,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在空气弹簧出现漏气或者汽车在大幅度受到冲击时,能够给汽车提供支撑力,保证减震效果的电子复合减振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包括有端盖、与端盖连接的空气弹性组件及活塞组件,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一端伸入空气弹性组件内并与端盖连接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并与空气弹性组件连接的缸筒及与缸筒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的活塞杆与端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缓冲组件,活塞杆上设有第二缓冲组件。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有第一缓冲块及第二缓冲块,所述的端盖外侧设有凹腔,端盖朝向活塞杆的端面上设有导通孔,所述的活塞杆与缸筒连接的另一端穿过导通孔处于凹腔内且活塞杆上设有活塞头,所述的凹腔朝向导通孔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座,第一缓冲块一端设置在安装座上,另一端能够与活塞头抵触,所述的第二缓冲块套在凹腔内并通过安装座固定,第二缓冲块上设有与导通孔导通的孔,活塞头穿过孔并包裹于第二缓冲块内。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缓冲块的截面呈拱形。优选的,所述的活塞头上套设有塑料套,塑料套的外表面包裹有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套,所述的活塞套设于第二缓冲块内。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与端盖焊扫,安装座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缓冲块及第二缓冲块为弹性橡胶块。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缓冲组件包括有缓冲块,处于空气弹性组件内的活塞杆上设有缓冲块座,所述的缓冲块套在活塞杆上并固定在缓冲块座内,所述的缓冲块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弹性组件包括有贮汽筒、皮囊及皮囊保护套,所述的端盖设置凹腔的内表面朝向活塞杆的一端上设有支撑套,该支撑套的外部套有支撑环,所述的贮汽筒一端与支撑环连接,另一端与缸筒连接并通过密封堵头密封,所述的端盖朝向贮汽筒的一端上设有弹性套,所述的皮囊一端与弹性套连接,另一端与贮汽筒连接,所述的皮囊保护套套在皮囊外表面并与弹性套固定。优选的,所述的皮囊的截面呈U形。优选的,所述的贮汽筒外部设有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一端与皮囊保护套连接,另一端与贮汽筒连接,所述的防尘罩呈波纹管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冲组件,减振器在长时间工作中,当汽车遇到较大的冲击或者空气弹性组件具有漏气等损坏现象时,活塞杆还是处于工作当中,这时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及缓冲块因都具有弹性,会起到缓冲作用,为活塞杆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汽车在空气弹性组件失效或者受到较大冲击时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I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包括有端盖1、与端盖1连接的空气弹性组件2及活塞组件3,所述的活塞组件3包括有一端伸入空气弹性组件2内并与端盖1连接的活塞杆31、与活塞杆31连接并与空气弹性组件2连接的缸筒32及与缸筒32连接的电磁阀33,所述的活塞杆31与端盖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缓冲组件4,活塞杆31上设有第二缓冲组件5。上述方案中,由于设置了第一缓冲组件4及第二缓冲组件5,减振器在长时间工作中,当汽车遇到较大的冲击或者空气弹性组件具有漏气等损坏现象时,活塞杆31还是处于工作当中,这时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及缓冲块因都具有弹性,会起到缓冲作用,为活塞杆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汽车在空气弹性组件失效或者受到较大冲击时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所述的第一缓冲组件4包括有第一缓冲块41及第二缓冲块42,所述的端盖1外侧设有凹腔11,端盖1朝向活塞杆31的端面上设有导通孔12,所述的活塞杆31与缸筒32连接的另一端穿过导通孔12处于凹腔11内且活塞杆31上设有活塞头34,所述的凹腔11朝向导通孔12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座13,第一缓冲块41一端设置在安装座13上,另一端能够与活塞头34抵触,所述的第二缓冲块42套在凹腔11内并通过安装座13固定,第二缓冲块42上设有与导通孔12导通的孔43,活塞头34穿过孔43并包裹于第二缓冲块42内。所述的第一缓冲块41朝向活塞头34的端面呈弧面。所述的活塞头34上套设有塑料套35,塑料套35的外表面包裹有套在活塞杆31上的活塞套36,所述的活塞套36设于第二缓冲块42内。上述方案中,活塞杆31的端头插入到凹腔11内,实现活塞杆31的安装,活塞杆31在运动过程中,会与第一缓冲块41抵触,这样第一缓冲块41会起到缓冲作用,在空气弹性组件完好的情况下,起到增加弹力作用,而当空气弹性组件损坏的情况下,或汽车受到大力冲击的情况下,活塞头34会抵触在第一缓冲块41上,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而第二缓冲块42包裹在活塞头34上,同样跟第一缓冲块41一起对活塞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所述的安装座13与端盖1焊接,安装座13与端盖1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所述的第一缓冲块41及第二缓冲块42为弹性橡胶块。弹性橡胶块具有较好的弹性,缓冲力好。所述的第二缓冲组件5包括有缓冲块51,处于空气弹性组件2内的活塞杆31上设有缓冲块座52,所述的缓冲块51套在活塞杆31上并固定在缓冲块座52内,所述的缓冲块51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凹槽53。缓冲块51套在活塞杆31上,与第一缓冲组件4的效果一样,配合第一缓冲组件4,使得缓冲性能更好,在空气弹性组件2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较好的减震作用,缓冲块为弹性橡胶,具有弹性,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所述的空气弹性组件2包括有贮汽筒21、皮囊22及皮囊保护套23,所述的端盖1设置凹腔11的内表面朝向活塞杆31的一端上设有支撑套24,该支撑套24的外部套有支撑环25,所述的贮汽筒21一端与支撑环25连接,另一端与缸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包括有端盖、与端盖连接的空气弹性组件及活塞组件,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一端伸入空气弹性组件内并与端盖连接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并与空气弹性组件连接的缸筒及与缸筒连接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与端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缓冲组件,活塞杆上设有第二缓冲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包括有端盖、与端盖连接的空气弹性组件及活塞组件,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一端伸入空气弹性组件内并与端盖连接的活塞杆、与活塞杆连接并与空气弹性组件连接的缸筒及与缸筒连接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与端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缓冲组件,活塞杆上设有第二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有第一缓冲块及第二缓冲块,所述的端盖外侧设有凹腔,端盖朝向活塞杆的端面上设有导通孔,所述的活塞杆与缸筒连接的另一端穿过导通孔处于凹腔内且活塞杆上设有活塞头,所述的凹腔朝向导通孔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座,第一缓冲块一端设置在安装座上,另一端能够与活塞头抵触,所述的第二缓冲块套在凹腔内并通过安装座固定,第二缓冲块上设有与导通孔导通的孔,活塞头穿过孔并包裹于第二缓冲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缓冲块的截面呈拱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头上套设有塑料套,塑料套的外表面包裹有套在活塞杆上的活塞套,所述的活塞套设于第二缓冲块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复合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迅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