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昭专利>正文

车轮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44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下阀体(9)、主阀芯(7)、弹簧(10)、阀底(11),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抵在控制阀芯(2)上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10)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10)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体积小,气道通径大,充放气速度快;可靠性高,保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旋转的轮胎充放气用的车轮阀,具体为轮 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中的车轮阀。
技术介绍
越野汽车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CTI/DS),主要由气源、电子控 制单元、旋转密封气室、车轮阀等部分组成,用于调节轮胎的气压来 适应不同的路况,从而提高轮式车辆的机动性能。车轮阀是该系统的 关键部件之一,它安装在车轮上并随车轮一起转动,CTI/DS对轮胎的 充气、放气、测压和保压等操作均通过该阀来完成。车轮阀的结构、 功能和工作特点不但决定着自身尺寸的大小,还决定着系统充放气速 度的快慢。在现有的技术中,车轮阀普遍采用膜片阀结构,这一结构 的体积大,而相比之下气道通径要小得多,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充放气 速度和减小结构尺寸形成了无法突破的瓶颈;尤其提到的是,在轮胎 保压状态下,此结构要依靠弹簧提供压力将阀芯压在阀口上来保持轮 胎气室内的气体不能外泄,其密封性受弹簧的影响较大,设计难度大, 可靠性差。因此,希望能提供一种简单的车轮阀结构,在减小阀体的结构尺 寸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充放气的速度,进而提高整个CTI/DS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阀,在获得更小的结构尺寸的同 时提高充放气的速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l)、控制阀芯(2)、单向阈芯(3)、下阀 体(9)、主阀芯(7)、弹簧(IO)、阀底(ll),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 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 (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抵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 (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IO) 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10) 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在控制阀芯(2) 的阀口内侧端面上安装一个胶垫(4),在下阀体(9)的阀口的两侧端 面上各安装一个胶垫(6、 8)。上阀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A口 (a),上阀体(1)的底端侧 壁上设有均布的排气口B口 (b),阀底(11)的底部设有连接轮胎气 室的气口 C 口 (c)。其结构要点为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主 阀芯(7)、下阀体(9)的轴心线相互重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没有气流从A 口 (a)进入阀体时,控制阀芯(2)处于上止点 位置,主阀芯(7)在弹簧(10)压縮力和轮胎气室气体压力的作用下 压在阀口上,C 口 (c)与B 口 (b)关断,车轮阀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高压气流从A 口 (a)进入阀体时,控制阀芯(2)在气体压力作用 下克服弹簧(10)的压縮力作用向下移至下止点位置并抵在下阀体(9) 的阀口上,同时,单向阀芯(3)在气体压力作用下继续向下移动,A 口 (a)与C口 (c)连通,车轮阀处于充气状态;当低压气流从A口(a) 进入阀体时,控制阀芯(2)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10) 的压縮力和气室气体压力的作用向下移动至气体压力差和弹簧压縮力 相平衡的位置,且此位置处于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C口 (c)与B口(b) 连通,车轮阀处于放气状态。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2、 结构尺寸小,便于在车轮上安装,对动平衡影响小;3、 气道通径大,充放气速度快;4、 可靠性高,保压效果好。附图说明图l是车轮阀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上阀体,2、控制阀芯,3、单向阀芯,4、胶垫,5、唇 形密封圈,6、胶垫,7、主阀芯,8、胶垫,9、下阀体,10、弹簧, 11、阀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l)、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下阀 体(9)、主阀芯(7)、弹簧(IO)、阀底(ll),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 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 (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 抵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 (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10) 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IO) 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在控制阀芯(2) 的阀口内侧端面上安装一个胶垫(4),在下阀体(9)的阀口的两侧端 面上各安装一个胶垫(6、 8)。上阀体(1)的顶部设有进气口 A 口 (a),上阀体(1)的底端侧 壁上设有均布的排气口B口 (b),阀底(11)的底部设有连接轮胎气 室的气口 C 口 (c)。其结构要点为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主 阀芯(7)、下阀体(9)的轴心线相互重合。权利要求1、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下阀体(9)、主阀芯(7)、弹簧(10)、阀底(11),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抵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10)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10)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内侧端面上安装一个胶垫(4),在下阀体(9)的阀口的两侧端面上各安装一个胶垫(6、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阀,其特征在于上阀体(1)的 顶部设有进气口 A 口 (a),上阀体(1)的底端侧壁上设有排气口 B 口 (b),阀底(11)的底部设有连接轮胎气室的气口 C 口 (c)。3、 其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轮阀,其特征在于上阀体(1)、 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主阀芯(7)、下阀体(9)的轴心线相 互重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下阀体(9)、主阀芯(7)、弹簧(10)、阀底(11),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抵在控制阀芯(2)上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10)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10)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体积小,气道通径大,充放气速度快;可靠性高,保压效果好。文档编号F16K15/20GK101424350SQ20081017134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艳昭 申请人:刘艳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阀,包括上阀体(1)、控制阀芯(2)、单向阀芯(3)、下阀体(9)、主阀芯(7)、弹簧(10)、阀底(11),控制阀芯(2)装在上阀体(1)的内腔,控制阀芯(2)的外壁与上阀体(1)内壁之间靠安装在控制阀芯(2)上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单向阀芯(3)装在控制阀芯(2)的内腔并抵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上,主阀芯(7)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主阀芯(7)的顶杆穿过下阀体(9)的阀口与单向阀芯(3)固定连接,弹簧(10)安装在下阀体(9)的内腔且位于主阀芯(7)与阀底(11)之间,弹簧(10)压紧主阀芯(7)使主阀芯(7)抵在下阀体(9)的阀口上,在控制阀芯(2)的阀口内侧端面上安装一个胶垫(4),在下阀体(9)的阀口的两侧端面上各安装一个胶垫(6、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昭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