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件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459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件机械手,包括升降装置、滑动装置、机械臂和检测装置,滑动装置与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机械臂与滑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滑动装置的输出端运动方向与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运动方向垂直,机械臂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连杆、第二转动机构和机械爪,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滑动装置的输出端,第二转动机构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转动机构连接,机械爪与第二转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检测装置通过第三连杆设置于滑动装置。在工作中,通过调节升降装置将滑动装置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调节滑动装置将机械臂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机械爪将产品从加工设备中抓取出来,该机械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 kind of picking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piece taking manipulator,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device, a sliding device, a mechanical arm and a detection device, wherein the sli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lifting device, the mechanical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sliding device, the movement direction of the output end of the sliding devic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ovement direction of the output end of the lifting device, and the mechanical arm comprises a first rotation The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liding device, the second rota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mechanical claw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rotating mechanism, and the dete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device through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n the work, the sliding device is adjusted to a proper height by adjusting the lifting device, the mechanical arm is adjusted to a proper position by adjusting the sliding device, and the mechanical claw grabs the product out of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manipulator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件机械手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取件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人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应用机器人可以将工人从简单重复、以及危险系数高的工序中解放出来,降低了用工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注塑行业中,机器人越来越少欢迎。现有技术中,注塑机或压铸机在完成工作后,是通过人工手动取走产品的,这种作业方式容易使工人的肢体受伤,且生产效率低。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取件机械手,注塑机或压铸机在完成工作后,通过机械手取走产品,从而降低用工成本,提供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件机械手,包括升降装置、滑动装置、机械臂和检测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械臂与所述滑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装置的输出端运动方向与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连杆、第二转动机构和机械爪,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机械爪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装置通过第三连杆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在工作中,通过调节升降装置将滑动装置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通过调节滑动装置将机械臂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机械臂中的第一转动机构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专利机构运动,第二转动机构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机械爪运动,机械爪将产品从加工设备中抓取出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机械爪有没有夹到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初步检测,检测产品有没有破损,该机械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台和卡销,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内孔,所述升降台下表面设置有基柱,所述基柱与所述内孔配合。这种设计能够对机械手的高度进行调节。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内孔连通。这种设计有利于对基柱进行卡住。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柱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卡销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这种设计有利于对基柱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机械爪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这种设计有利于对基柱进行卡接固定。在工作中根据需要设置第二连杆的长度,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除此之外,升降装置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动装置为直线模组。除此之外,滑动装置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除此之外,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机械臂的数量至少为2个。在实际应用中有多个机械臂时,每个机械臂都有对应的检测装置,设置多个机械臂能够实现多种产品的抓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安全护栏和缓冲机构,所述安全护栏与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安全护栏与所述机械臂对应,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对应。安全护栏用于防护工作人员,避免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对人员产生伤害;缓冲机构具有一定的弹性,用于对第一连杆进行限位和缓冲,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为弹簧或橡胶,或其它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结构。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取件机械手的一种改进,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除此之外,检测装置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达到相同功效的仪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3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升降装置;11-底座;111-内孔;112-第一通孔;12-升降台;121-基柱;122-第二通孔;13-卡销;2-滑动装置;3-机械臂;31-第一转动机构;32-第一连杆;33-第二转动机构;34-第二连杆;35-机械爪;4-安全护栏;5-缓冲机构;6-检测装置;7-第三连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取件机械手,包括升降装置1、滑动装置2、机械臂3和检测装置6,滑动装置2与升降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机械臂3与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运动方向与升降装置1的输出端运动方向垂直,机械臂3包括第一转动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转动机构33、第二连杆34和机械爪35,第一转动机构31设置于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第二转动机构33通过第一连杆32与第一转动机构31连接,机械爪35通过第二连杆34与第二转动机构33的输出端连接,检测装置6通过第三连杆7设置于滑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1)、滑动装置(2)、机械臂(3)和检测装置(6),所述滑动装置(2)与所述升降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械臂(3)与所述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运动方向与所述升降装置(1)的输出端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机械臂(3)包括第一转动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转动机构(33)和机械爪(35),所述第一转动机构(31)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动机构(33)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2)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31)连接,所述机械爪(35)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3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装置(6)通过第三连杆(7)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1)、滑动装置(2)、机械臂(3)和检测装置(6),所述滑动装置(2)与所述升降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械臂(3)与所述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运动方向与所述升降装置(1)的输出端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机械臂(3)包括第一转动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转动机构(33)和机械爪(35),所述第一转动机构(31)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动机构(33)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2)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31)连接,所述机械爪(35)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3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装置(6)通过第三连杆(7)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包括底座(11)、升降台(12)和卡销(13),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设置有内孔(111),所述升降台(12)的下表面设置有基柱(121),所述基柱(121)与所述内孔(111)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2)与所述内孔(111)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奕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川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