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38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在下滑板底部安装扩孔器,扩孔器的端部为半弧形或者梯形,当扩孔器在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时,扩孔器撑开与其平行的扁管管口,扩孔变形量在0.5mm,进行局部扩张,从而保证管口的一致性,另外在扩张的同时,减轻该扁管以下待穿扁管的纵向压力,保证扩张口不再被压缩变形,从而完成穿带工作,大大提高穿带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Flat tube limit device for piercing spoiler

The utility model is a flat tube limit device for piercing the spoiler belt. A hole expande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sliding plate. The end of the hole expander is semi arc or trapezoid. When the hole expander extends forwar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air cylinder, the hole expander opens the flat tube orifice parallel to it, and the hole expansion deformation is 0.5mm, so as to expand locally, so as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tube orifice. In addition, while expanding, it reduces The longitudinal pressure of the flat pipe to be pierced under the flat pipe ensures that the expansion opening will not be compressed and deformed, so as to complete the threading work, grea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reading, and thus improve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翅片穿带
,特别涉及一种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使得汽车配套产业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作为热交换介质的芯体的组装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效率的芯体组装设备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在现代化系统工作中汽车中冷器扰流带(即翅片)采用扁管组装,若干扁管放置在下滑板内,由于重力作用,上部的扁管对最底部的扁管形成压力,造成底部扁管变形,翅片与中冷管(即扁管)对接穿认时,因为翅片过于单薄,中冷管管口形状不良,穿认时翅片容易出现破损现象,从而出现中冷管总成废品多,对系统工作穿带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一种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下滑板、扩孔器和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为三面板围成的一侧开口的凵形结构,在下滑板的背面通过气缸支架安装气缸,气缸的伸出端依次穿过气缸支架和下滑板与扩孔器相连,所述扩孔器端部为梯形或者半弧形,且其弧度直径大于扁管高度,扩孔变形量在0.4-0.5mm,扩孔器的高度高于若干根扁管。进一步地,所述下滑板竖直安装,包括下滑板I、下滑板II和下滑板III,下滑板II的两侧分别固定下滑板I和下滑板III,下滑板II和下滑板III的高度相同,下滑板I的高度等于下滑板II的高度减去一个扁管的高度,即下滑板Ⅰ下端设置有一缺口,用以下滑板最下方的扁管能从缺口处被推出。进一步地,所述下滑板为两个,且凵形开口相对,两个下滑板之间放置扁管,下滑板Ⅱ下端设置有翅片进口。进一步地,在下滑板II的底部固定安装气缸支架,且高度高于最底部扁管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扩孔器以下放置三个或四个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在下滑板底部安装扩孔器,扩孔器的端部为半弧形或者梯形,当扩孔器在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时,扩孔器撑开与其平行的扁管管口,扩孔变形量在0.5mm,进行局部扩张,从而保证管口的一致性,另外在扩张的同时,减轻该扁管以下待穿扁管的纵向压力,保证扩张口不再被压缩变形,从而完成穿带工作,大大提高穿带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图2侧视图;图4为图3俯视图;图5为扩孔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扩孔器扩管状态演绎图;图7为图6扩孔器回缩状态演绎图;图8为本技术安装结构俯视图;如图所示,1下滑板I,2下滑板II,3下滑板III,4气缸支架,5气缸,6扩孔器,7扁管,8扁管推出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为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包括下滑板、扩孔器和气缸,所述下滑板分别竖直安装在扁管推出单元8的推出端,且在扁管推出单元的两侧,所述下滑板为三面板围成的一侧开口的凵形结构,为两个,且凵形开口相对,两个下滑板之间放置扁管,下滑板Ⅱ下端设置有翅片进口。两下滑板平行,下滑板之间可以横向放置若干扁管7,在下滑板的背面通过气缸支架安装气缸,即在下滑板II2的背面采用螺钉固定安装气缸支架4,气缸5的伸出端依次穿过气缸支架和下滑板与扩孔器相连,所述扩孔器端部为半弧形或者梯形,如图5所示,扩孔器端部为梯形,且直径等于扁管高度。当扩孔器在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时,扩孔器撑开与其平行的扁管管口,进行局部扩张,从而保证管口的一致性,另外在扩张的同时,减轻该扁管以下的待穿扁管的纵向压力,保证扩张口不再被压缩变形,从而完成穿带工作。下滑板包括下滑板I1、下滑板II2和下滑板III3,下滑板II2的两侧分别固定下滑板I1和下滑板III3,下滑板II2和下滑板III3的高度相同,所述下滑板I1的高度等于下滑板II2的高度减去最底部一个扁管的高度,即下滑板Ⅰ下端设置有一缺口,用以下滑板最下方的扁管能从缺口处被推出。且设置在扁管推出单元的推出侧,利于将最底部的一个扁管7推出。在下滑板II2的底部固定安装气缸支架4,且高度高于最底部扁管的高度。扩孔器6伸出时,将从下往上数的第5个扁管两端管口撑开,扩孔变形量在0.5mm,扩孔器支撑该扁管,其上部的扁管不会对最底部的扁管造成纵向压力,避免底部扁管变形,为扰流带穿带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气缸5采用:SDA16×20超薄型气缸。本技术为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在下滑板底部安装扩孔器,扩孔器的端部为半弧形或者梯形,当扩孔器在气缸的作用下向前伸出时,扩孔器撑开与其平行的扁管管口,进行局部扩张,从而保证管口的一致性,另外在扩张的同时,减轻该扁管以下待穿扁管的纵向压力,保证扩张口不再被压缩变形,从而完成穿带工作,大大提高穿带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包括下滑板、扩孔器和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为三面板围成的一侧开口的凵形结构,在下滑板的背面通过气缸支架安装气缸,气缸的伸出端依次穿过气缸支架和下滑板与扩孔器相连,所述扩孔器端部为梯形或者半弧形,且其弧度直径大于扁管高度,扩孔变形量在0.4-0.5mm,扩孔器的高度高于若干根扁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包括下滑板、扩孔器和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为三面板围成的一侧开口的凵形结构,在下滑板的背面通过气缸支架安装气缸,气缸的伸出端依次穿过气缸支架和下滑板与扩孔器相连,所述扩孔器端部为梯形或者半弧形,且其弧度直径大于扁管高度,扩孔变形量在0.4-0.5mm,扩孔器的高度高于若干根扁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带穿带用扁管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竖直安装,包括下滑板I、下滑板II和下滑板III,下滑板II的两侧分别固定下滑板I和下滑板III,下滑板II和下滑板III的高度相同,下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剑李道营房生贤高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