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随式AGV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51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跟随式AGV小车,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轴与第一转轴一端固定,第一转轴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架并与转板顶部固定,转板底部与第一减震杆一端固定,第一减震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轮,转板通过支架与路线感应装置固定,第一安装架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第一安装架顶部与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置物板相连,第一安装架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不具有防碰撞功能,且结构较为复杂的缺陷。

A follow-up AGV c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handl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follow-up AGV car, including a first mounting frame, wherein the top of the first mounting fram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first motor driving shaft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first mounting frame and is fixed with the top of the rotating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rota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damp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damping rod is fixed The steering wheel is fixedly installed, the rota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route sensing device through the bracket, the battery and controller are fixedly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mounting frame, the top of the first moun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pr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f,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mounting fram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n anti-collision air cush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existing technical problems It has no shock absorption and buffer function, no anti-collision 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随式AGV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搬运
,尤其涉及一种跟随式AGV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需求越来越大,智能搬运技术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AGV小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通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于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靠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但是传统的AGV小车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不具有防碰撞功能,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研发一种跟随式AGV小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065557A,授权公告日为2019.07.30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无刹车式AGV小车,包括车架、对称分布于车架上的一组升降式驱动轮机构;所述升降式驱动轮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的驱动升降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轮装置;所述驱动升降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升降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且上端设置有升降压块的升降驱动盘;所述固定架上设置于升降轴座,所述升降轴座内设置有升降轴,所述升降轴顶端连接有升降压台,所述升降压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压块相匹配的升降压槽块。但这种无刹车式AGV小车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不具有防碰撞功能,且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跟随式AGV小车,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不具有防碰撞功能,且结构较为复杂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跟随式AGV小车,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与第一转轴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架并与转板顶部固定,所述转板底部与第一减震杆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减震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轮,所述转板通过支架与路线感应装置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架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所述第一安装架顶部与弹簧一端相连,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置物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架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所述第一安装架底部与第二减震杆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减震杆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架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架内壁固定有轴承座,所述第二安装架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轴与第二转轴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架并与轴承座相连,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型号为STM32F103,所述控制器由蓄电池供电。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路线感应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气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沿置物板底部均匀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减震杆关于第一转轴左右对称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防碰撞气垫设有六个,所述防碰撞气垫三个一组关于第一安装架左右对称分布设置。(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跟随式AGV小车,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从而带动转板转动,进行方向的调节,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从而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行驱动,路线感应装置对地面上的路线标志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对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进行控制完成小车的自动跟随搬运;第一安装架顶部与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置物板相连,使得置物板上的物体具有减震缓冲效果,第一安装架底部的第一减震杆和第二减震杆使小车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架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使得小车避免撞击而造成损坏,从而使得跟随式AGV小车具有减震缓冲功能,具有防碰撞功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安装架;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4、转板;5、第一减震杆;6、转向轮;7、支架;8、路线感应装置;9、蓄电池;10、控制器;11、弹簧;12、置物板;13、防碰撞气垫;14、第二减震杆;15、第二安装架;16、轴承座;17、第三安装架;18、第二电机;19、第二转轴;20、驱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跟随式AGV小车,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第一安装架1,第一安装架1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驱动轴与第一转轴3一端固定,第一转轴3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架1并与转板4顶部固定,转板4底部与第一减震杆5一端固定,第一减震杆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轮6,转板4通过支架7与路线感应装置8固定,第一安装架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控制器10,第一安装架1顶部与弹簧11一端相连,弹簧11另一端与置物板12相连,第一安装架1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13;第一安装架1底部与第二减震杆14一端固定,第二减震杆14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架15固定,第二安装架15内壁固定有轴承座16,第二安装架15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架17,第三安装架17上固定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驱动轴与第二转轴19一端固定,第二转轴19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架15并与轴承座16相连,第二转轴19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20。具体的,控制器10型号为STM32F103,控制器10由蓄电池9供电;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18、路线感应装置8均与控制器10电气连接;弹簧11沿置物板12底部均匀分布设置;第一减震杆5设有两个,第一减震杆5关于第一转轴3左右对称分布设置;防碰撞气垫13设有六个,防碰撞气垫13三个一组关于第一安装架1左右对称分布设置。使用时,控制器10控制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转轴3从而带动转板4转动,进行方向的调节,第二电机18带动第二转轴19从而带动驱动轮20转动,进行驱动,路线感应装置8对地面上的路线标志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传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对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18进行控制完成小车的自动跟随搬运;第一安装架1顶部与弹簧11一端相连,弹簧11另一端与置物板12相连,使得置物板12上的物体具有减震缓冲效果,第一安装架1底部的第一减震杆5和第二减震杆14使小车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架1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13,使得小车避免撞击而造成损坏,从而使得跟随式AGV小车具有减震缓冲功能,具有防碰撞功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已经公开了控制器10的型号,本申请中涉及到的电气元件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跟随式AGV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1),所述第一安装架(1)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驱动轴与第一转轴(3)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转轴(3)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架(1)并与转板(4)顶部固定,所述转板(4)底部与第一减震杆(5)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减震杆(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轮(6),所述转板(4)通过支架(7)与路线感应装置(8)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架(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控制器(10),所述第一安装架(1)顶部与弹簧(11)一端相连,所述弹簧(11)另一端与置物板(12)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架(1)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13);所述第一安装架(1)底部与第二减震杆(14)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减震杆(14)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架(15)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架(15)内壁固定有轴承座(16),所述第二安装架(15)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架(17),所述第三安装架(17)上固定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驱动轴与第二转轴(19)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19)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架(15)并与轴承座(16)相连,所述第二转轴(19)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随式AGV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1),所述第一安装架(1)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驱动轴与第一转轴(3)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转轴(3)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架(1)并与转板(4)顶部固定,所述转板(4)底部与第一减震杆(5)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减震杆(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向轮(6),所述转板(4)通过支架(7)与路线感应装置(8)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架(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9)、控制器(10),所述第一安装架(1)顶部与弹簧(11)一端相连,所述弹簧(11)另一端与置物板(12)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架(1)侧壁固定安装有防碰撞气垫(13);所述第一安装架(1)底部与第二减震杆(14)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减震杆(14)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架(15)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架(15)内壁固定有轴承座(16),所述第二安装架(15)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架(17),所述第三安装架(17)上固定有第二电机(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年珍程华邱晨健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隆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