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28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包括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中部的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的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凸出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并且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之间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悬置安装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能够为悬置和电机控制器托架提供安装点,并且悬置和电机控制器托架的安装位置设计合理,使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工人进行安装时操作简便。

Longitudinal beam front section inner panel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ngitudinal beam front section inner panel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longitudinal beam front section inner panel main body and a motor controller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front section inner panel main body. The motor controller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comprises a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I and a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II arranged on the longitudinal beam front section inner panel main body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mounting bracket I and the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II protrude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front inner panel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points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front inner panel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between the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I and the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II. The inner plate assembly of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the mounting points for the mounting and the motor controller bracket, and the mounting positions of the mounting and the motor controller bracket are reasonably designed, so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is compact,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workers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梁前段内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梁前段内板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纵梁前段通常包括相互连接的内板总成和外板,发动机舱空间较小所以布置一般较紧凑,但是在混合动力车型中发动机舱增加了很多新能源相关零部件,现有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已不能满足混动汽车悬置和电机控制器托架的布置空间需求。因此,未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在纵梁前段内板总成上合理的位置增设悬置安装点和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悬置和电机控制器托架的安装需求,使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工人进行安装时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纵梁前段内板总成,能够为悬置和电机控制器托架提供安装点,并且悬置和电机控制器托架的安装位置设计合理,使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工人进行安装时操作简便。本技术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包括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中部的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的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凸出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并且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之间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悬置安装点。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前部的PTC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托架安装支架Ⅱ上的ECU安装支架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后部的电控水泵安装支架。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为Z形连续弯折状,包括水平板体、与水平板体互成角度且向上延伸形成的上侧板体、与水平板体互成角度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下侧板体。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和悬置安装点设置在水平板体上,所述悬置安装点为三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分别为悬置安装点Ⅰ、悬置安装点Ⅱ和悬置安装点Ⅲ。进一步的,所述下侧板体与水平板体连接的转角处设置有向水平板体方向凹陷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位于悬置安装点Ⅰ和悬置安装点Ⅱ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下侧板体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走向的诱导溃缩筋和沿水平方向走向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诱导溃缩筋向靠近水平板体的方向凹陷,所述加强筋向远离水平板体的方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诱导溃缩筋包括位于下侧板体前部的前诱导溃缩筋和位于下侧板体后部的后诱导溃缩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于下侧板体中部。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Ⅱ为几字形结构,所述几字形结构转角处设置有防回弹筋,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Ⅱ内部设置有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上均开设有翻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纵梁前段内板总成,通过使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的高度高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并且两者之间有着足够的间隙,使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在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之后能够与悬置安装点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安装悬置,将悬置安装在电机控制器托架下方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的悬置安装点,悬置和电机控制器的安装位置设计合理,使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工人进行安装时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2中在本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控制器8的安装位置示意并且将电控水泵安装支架7拆除便于展示后诱导溃缩筋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包括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中部的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上的托架安装支架Ⅰ2和托架安装支架Ⅱ3,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Ⅰ2和托架安装支架Ⅱ3凸出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并且托架安装支架Ⅰ2和托架安装支架Ⅱ3之间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悬置安装点。托架安装支架Ⅰ2和托架安装支架Ⅱ3的高度高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并且两者之间有着足够的间隙,使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在托架安装支架Ⅰ2和托架安装支架Ⅱ3之后能够与悬置安装点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安装悬置,将悬置安装在电机控制器托架下方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上的悬置安装点,悬置和电机控制器的安装位置设计合理,使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工人进行安装时操作简便。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前部的PTC水泵安装支架5、设置在托架安装支架Ⅱ3上的ECU安装支架6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后部的电控水泵安装支架7。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上增设PTC水泵安装支架5、ECU安装支架6以及电控水泵安装支架7使发动机舱的电控水泵、PTC水泵以及ECU的安装更加简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前段内板主体1为Z形连续弯折状,包括水平板体11、与水平板体11互成角度且向上延伸形成的上侧板体12、与水平板体11互成角度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下侧板体13。上侧板体12用于增加整体强度,水平板体11用于安装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和对悬置进行支撑以及定位,下侧板体13用于安装PTC水泵安装支架5和电控水泵安装支架7。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和悬置安装点设置在水平板体11上,所述悬置安装点为三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分别为悬置安装点Ⅰ41、悬置安装点Ⅱ42和悬置安装点Ⅲ43。悬置安装点为安装孔,水平板体11的强度最高,车辆发生碰撞后下侧板体13的前部和后部首先会溃缩变形,而水平板体11的中部强度高,并且下侧板体13中部设置有加强筋15,所以水平板体11的中部会最后才发生变形,使电机控制器和悬置发生位移或者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下侧板体13与水平板体11连接的转角处设置有向水平板体11方向凹陷的让位部14,所述让位部14位于悬置安装点Ⅰ41和悬置安装点Ⅱ42之间。让位部14用于避让悬置,满足动力合成箱的安装空间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下侧板体13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走向的诱导溃缩筋和沿水平方向走向的加强筋15。竖直方向是指与车辆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即附图2中的竖直方向;水平方向是指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同的方向,即附图2中的水平方向,诱导溃缩筋的长度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垂直,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受力后诱导溃缩筋的凹陷转角处应力集中,两侧向中部凹陷处变形,会引导设置有诱导溃缩筋的下侧板体13处最先发生变形溃缩和吸收能量;加强筋15长度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可以增加下侧板体13中部防止下侧板体13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沿水平方向或沿竖直方向并不是完全按照该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本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溃缩筋向靠近水平板体11的方向凹陷,所述加强筋15向远离水平板体11的方向凸起。凹陷方向主要是引导溃缩后下部板体折弯的方向,为了安全考虑应当引导下部板体向车辆外侧折弯,加强筋15凹陷方向与诱导溃缩筋相反,能进一步增加加强筋15的强度,防止加强筋15与诱导溃缩槽同时变形。本实施例中,所述诱导溃缩筋包括位于下侧板体13前部的前诱导溃缩筋16和位于下侧板体13后部的后诱导溃缩筋17,所述加强筋15设置在于下侧板体13中部。所述后诱导溃缩筋17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后诱导溃缩筋Ⅰ、后诱导溃缩筋Ⅱ和后诱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中部的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的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凸出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并且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之间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悬置安装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中部的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的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所述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凸出于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并且托架安装支架Ⅰ和托架安装支架Ⅱ之间的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悬置安装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前部的PTC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托架安装支架Ⅱ上的ECU安装支架和设置在纵梁前段内板主体后部的电控水泵安装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前段内板主体为Z形连续弯折状,包括水平板体、与水平板体互成角度且向上延伸形成的上侧板体、与水平板体互成角度且向下延伸形成的下侧板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前段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托架安装支架组件和悬置安装点设置在水平板体上,所述悬置安装点为三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辉程建勇王猛熊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