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19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下模板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型腔,且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所述型腔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闭合和分离,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和拿取,同时调节组件可以调节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松紧程度,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适当调节和使用,提高了该模具的实用性能,通过推送组件可以将型腔内制得的中控零件成品进行推送,方便对成品进行拿取和使用,同时降低了成品在拿取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保障了成品的完整性。

An adjustable mould for automobile central control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automobile central control part mol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templ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fixed plate and the second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component, a cavit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template and the diaphragm,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lower templat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four support feet,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losure and separation of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by adjusting the component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processing and taking the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adjusting components can adjust the tightness between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s to adjust and use them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improves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old. The mold cavity can be made by pushing the components The finished products of the central control parts are pushed to facilitate the access and use of the finished products,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finished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access, and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中控零件制造设备
,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通过模具可以生产出汽车的中控零件,方便中控零件的后续安装和使用。但是现有的模具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松紧度难以调节,不仅容易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还会给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闭合和分离带来一定的不便,而且,现有的模具在加工完成后,其内部的成品难以得到推送,成品容易在拿取时出现损坏及磕碰现象,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且上模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孔,且上模板的上表面靠近注入孔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且下模板和上模板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下模板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型腔,且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所述型腔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螺杆、固定块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套筒,且第一螺杆的底端螺纹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螺杆的前后表面均焊接有固定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开设有正向螺纹槽,且第一套筒与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开设有反向螺纹槽,且第二套筒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分别与正向螺纹槽和反向螺纹槽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送组件包括第三套筒、转盘、第二螺杆和推板,所述第二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第三套筒,且第二螺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推板,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焊接有转盘,所述第三套筒与下模板通过焊接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板与型腔滑动连接,且推板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所述推板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空心式设计,且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长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闭合和分离,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和拿取,同时调节组件可以调节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松紧程度,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适当调节和使用,提高了该模具的实用性能;2、通过推送组件可以将型腔内制得的中控零件成品进行推送,方便对成品进行拿取和使用,同时降低了成品在拿取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保障了成品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中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入孔;2、第一固定板;3、第一套筒;4、第一螺杆;5、固定块;6、第二套筒;7、调节组件;8、第二固定板;9、支撑脚;10、下模板;11、隔板;12、推送组件;13、型腔;14、上模板;15、排气口;16、第三套筒;17、转盘;18、第二螺杆;19、推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包括上模板14,上模板14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10,且上模板1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上模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孔1,且上模板14的上表面靠近注入孔1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15,下模板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8,且下模板10和上模板1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隔板11,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第一套筒3、第一螺杆4、固定块5和第二套筒6,第一螺杆4的顶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套筒3,且第一螺杆4的底端螺纹套接有第二套筒6,第一螺杆4的前后表面均焊接有固定块5,第一套筒3的内壁开设有正向螺纹槽,且第一套筒3与第一固定板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套筒6的内壁开设有反向螺纹槽,且第二套筒6与第二固定板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螺杆4分别与正向螺纹槽和反向螺纹槽相适配,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均为空心式设计,且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的长度相等,通过调节组件7可以实现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的闭合和分离,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和拿取,同时调节组件7可以调节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之间的松紧程度,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适当调节和使用,提高了该模具的实用性能。下模板10与隔板11之间设置有型腔13,且下模板1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9,型腔13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组件12,推送组件12包括第三套筒16、转盘17、第二螺杆18和推板19,第二螺杆18的外部螺纹套接有第三套筒16,且第二螺杆1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推板19,第二螺杆18的底端焊接有转盘17,第三套筒16与下模板10通过焊接固定,推板19与型腔13滑动连接,且推板19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推板19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推送组件12可以将型腔13内制得的中控零件成品进行推送,方便对成品进行拿取和使用,同时降低了成品在拿取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保障了成品的完整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先顺时针转动固定块5,此时带动第一螺杆4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螺杆4分别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为螺纹连接,进而带动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相向移动,直至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相接触,然后使用者通过注入孔1向型腔13内注入坯料即可,当型腔13内的中控零件成型后,此时使用者先逆时针转动固定块5,此时带动第一螺杆4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相反移动,直至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相分离,通过调节组件7可以实现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的闭合和分离,方便对产品进行加工和拿取,同时调节组件7可以调节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之间的松紧程度,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适当调节和使用,提高了该模具的实用性能,然后使用者再顺时针转动转盘17,此时带动第二螺杆18顺时针旋转,此时带动推板19上升,从而将成品进行顶出,通过推送组件12可以将型腔13内制得的中控零件成品进行推送,方便对成品进行拿取和使用,同时降低了成品在拿取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保障了成品的完整性,而排气口15可以将型腔13内的压力进行释放,方便上模板14和下模板10之间的分离。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包括上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4)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10),且上模板(1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上模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孔(1),且上模板(14)的上表面靠近注入孔(1)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15),所述下模板(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8),且下模板(10)和上模板(1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隔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组件(7),所述下模板(10)与隔板(11)之间设置有型腔(13),且下模板(1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9),所述型腔(13)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组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包括上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4)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板(10),且上模板(1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上模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孔(1),且上模板(14)的上表面靠近注入孔(1)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排气口(15),所述下模板(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8),且下模板(10)和上模板(1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隔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组件(7),所述下模板(10)与隔板(11)之间设置有型腔(13),且下模板(1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脚(9),所述型腔(13)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汽车中控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第一套筒(3)、第一螺杆(4)、固定块(5)和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螺杆(4)的顶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套筒(3),且第一螺杆(4)的底端螺纹套接有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螺杆(4)的前后表面均焊接有固定块(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五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