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88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所述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纵梁和连接于两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拼装机构包括基座、支撑架、顶升部件、横梁夹具和纵梁托架;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间隔的所述纵梁托架,每个所述纵梁托架的两端具有支撑所述纵梁的承载部,各所述纵梁托架的位于同一侧的各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纵梁;所述横梁夹具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用以夹装所述横梁;各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横梁夹具的外侧;所述顶升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基座上下移动。该拼装机构能够实现车架的快速拼装,拼装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Assembling mechanism fo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物流、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作为物流、快递行业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货车的需求量和产量也在不断提高,其中,车架是货车载货主要承载机构,也是整车车身结构的基础。现有车架多为钣金类产品,主要由两相对的纵梁及连接于两纵梁之间的横梁组成,根据车型的不同,横梁的数量及结构的差异很大,为提高货车的承载能力,其车架的横梁多采用圆管梁或者实心钢柱梁。目前,车架的拼装方式为:先将一侧纵梁平放于地面缓冲垫上,将不同圆横梁的一侧依次插入该纵梁的对应安装孔中,通常,纵梁的安装孔朝上,也就是说,此处圆横梁插装后大体呈竖直状态;再将另一侧纵梁抬到圆横梁的上方,进行人工对孔拼装,即将另一侧纵梁的安装孔依次与各圆横梁对应插装;最后,将拼装完成后的纵梁和横梁放平,并用吊具吊装至夹具上进行后续焊接处理。因为车架的总成尺寸较大,横、纵梁数量多、重量大,所以在进行拼装时,至少需要4-5名操作人员进行拼装,劳动强度大,拼装效率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拼装机构,能够实现车架的快速拼装,节省人力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该拼装机构能够实现车架的快速拼装,拼装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所述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纵梁和连接于两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拼装机构包括基座、支撑架、顶升部件、横梁夹具和纵梁托架;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间隔的所述纵梁托架,每个所述纵梁托架的两端具有支撑所述纵梁的承载部,各所述纵梁托架的位于同一侧的各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纵梁;所述横梁夹具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用以夹装所述横梁;各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横梁夹具的外侧;所述顶升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基座上下移动。本技术提供的拼装机构,在对车架进行拼装时,先利用顶升部件将支撑架顶起,使其处于一定高度,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接着将待拼的横梁依次放置于横梁夹具,再将一纵梁放置于各纵梁托架的同一侧的承载部,操作人员对纵梁进行微调,使其安装孔与横梁对齐,并将纵梁朝横梁方向推动,使横梁插入对应的安装孔内,另一纵梁也以同样方式与横梁拼装;接着通过横梁夹具的相关控制气路实现横梁的夹紧操作,最后再利用顶升部件带动支撑架下降,以方便拼装好的纵梁和横梁进行后续焊接等其他操作,或者与基座上其他部件相配合。由上可见,该拼装机构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车架的拼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难度,拼装后可直接进入后续操作,生产效率高。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用于对所述支撑架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外套管和内嵌于所述外套管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能够相对所述外套管上下滑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处。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导向部件具体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顶升部件位于两所述导向部件之间。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顶升部件包括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基座固定,所述顶升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纵梁托架包括托杆部,所述托杆部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托杆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靠近所述支撑架的第一承载板和远离所述支撑架的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板通过过渡板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基座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基座的距离。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托杆部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托杆部的底壁固接,所述托杆部的端面、所述第一承载板及所述过渡板形成凹形容纳部。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纵梁的纵梁夹具。如上所述的拼装机构,还包括限制所述支撑架下移位置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纵梁托架的第一定位件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中,一者具有凸部,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并配置成:所述凸部卡嵌于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纵梁夹具能够夹持所述纵梁托架支撑的所述纵梁。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省去横梁夹具的拼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图1所示拼装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拼装机构的支撑架、纵梁托架及夹装有横梁的横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拼装机构拼装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车架拼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10,支撑架120,横梁夹具130,纵梁托架140,托杆部141,承载部142,第一承载板1421,第二承载板1422,过渡板1423,凹形容纳部143,顶升部件150,导向部件160,加强板170,第一定位件181,第二定位件182,纵梁夹具190;车架前部200a,车架后部200b,纵梁210,横梁2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省去横梁夹具的拼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拼装机构的支撑架、纵梁托架及夹装有横梁的横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拼装机构拼装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车架拼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的拼装机构用于车架的拼装,其中,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纵梁210和连接于两纵梁210之间的横梁220;可以理解,根据车辆类型的不同,车架的结构也不同,两纵梁210之间的横梁220数目及结构也不同。该拼装机构包括基座110、支撑架120、顶升部件150、横梁夹具130和纵梁托架140。其中,沿支撑架120的长度方向,支撑架120上固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间隔的纵梁托架140,每个纵梁托架140的两端具有支撑纵梁210的承载部142,各纵梁托架140的位于同一侧的各承载部142用以支撑一个纵梁210。横梁夹具130安装于支撑架120,用以夹装横梁220。其中,各纵梁托架140的承载部142位于横梁夹具130的外侧,可以理解,因横梁220设于两个纵梁210之间,所以用以支撑纵梁210的承载部142应当位于横梁夹具130的外侧,以便于横梁220与纵梁210的装配。其中,顶升部件150用于带动支撑架120相对基座110上下移动。因横梁夹具130和纵梁托架140均连接于支撑架120,所以横梁夹具130和纵梁托架140可随支撑架120一起相对基座110上下移动。应用上述拼装机构对车架进行拼装时,先利用顶升部件150将支撑架120顶起,使其处于一定高度,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接着,将待拼装的横梁220依次放置于横梁夹具130,再将一侧纵梁210放置于各纵梁托架140的同一侧的承载部142,此时,纵梁210由纵梁托架140支撑,操作人员可对纵梁210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其安装孔与横梁220对齐,并将纵梁210朝横梁220所在方向推动,使横梁220插入对应的安装孔内,此过程中,若横梁220与纵梁210的相对位置有偏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所述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纵梁和连接于两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构包括基座、支撑架、顶升部件、横梁夹具和纵梁托架;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间隔的所述纵梁托架,每个所述纵梁托架的两端具有支撑所述纵梁的承载部,各所述纵梁托架的位于同一侧的各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纵梁;所述横梁夹具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用以夹装所述横梁;各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横梁夹具的外侧;所述顶升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基座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架的拼装机构,所述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纵梁和连接于两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构包括基座、支撑架、顶升部件、横梁夹具和纵梁托架;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间隔的所述纵梁托架,每个所述纵梁托架的两端具有支撑所述纵梁的承载部,各所述纵梁托架的位于同一侧的各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纵梁;所述横梁夹具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用以夹装所述横梁;各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横梁夹具的外侧;所述顶升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基座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用于对所述支撑架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外套管和内嵌于所述外套管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能够相对所述外套管上下滑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具体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顶升部件位于两所述导向部件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拼装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军王玲程根健谷芳英黄长亮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