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冲孔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96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冲孔钻头,包括浮动平台和与浮动平台相连的钻头,浮动平台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浮动板以及与浮动板上下表面相抵的滚珠平台,所述浮动板的周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的弹性簧片,钻头与所述浮动板固定连接并从壳体底部伸出,钻头上安装有钻杆,采用以上的结构在运行时,浮动板能够在滚珠作用下将台钻振动转化为浮动板的平面位移,并通过位于浮动板周壁处的弹性簧片抵消位移横向力,因此与浮动板相连的钻头所受到的横向应力将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钻头钻杆断裂可能,提高了可靠性。

A floating punch b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冲孔钻头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冲孔钻头。
技术介绍
在纺织工业中,喷丝头上的喷丝孔是通过钻头冲孔的方式制成的,在冲孔过程中钻杆会因台钻的振动而受到很大的横向应力,容易使细长形的钻杆发生断裂,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若能设计一种新型结构,能够在冲孔时有效抵消台钻振动所带来的横向应力,就能有效的降低钻杆断裂的可能,进而提高其工作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浮动冲孔钻头,能够有效的降低在冲孔过程中钻杆断裂的可能性,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一种浮动冲孔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平台和与所述浮动平台相连的钻头,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浮动板以及与分别与所述浮动板上下表面相抵的第一滚珠平台和第二滚珠平台,所述周壁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的弹性件,所述钻头与所述浮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直径略大于所述钻头的开孔,所述钻头从所述开孔中伸出,所述钻头底部安装有钻杆。采用以上的结构,在运行时,浮动板能够在滚珠作用下将台钻振动转化为浮动板的平面位移,并通过位于浮动板周壁处的弹性簧片形变来抵消位移横向力,因此与浮动板相连的钻头所受到的横向应力将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钻杆的断裂可能,提高了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外盖和固定于所述外盖开口端面处的底板,所述浮动板设于所述外盖内,所述开孔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外盖内还设有顶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浮动板上方,采用两部分构成的壳体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滚珠平台由安装于所述顶板下表面的多个滚珠构成,所述滚珠环绕所述顶板中心以规定距离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滚珠平台由安装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多个滚珠构成,所述滚珠环绕所述开孔以规定距离间隔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外盖的顶壁中心处设有用于与台钻相连的圆柱体部,从而通过该圆柱体部与台钻的抓头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顶壁上还设有环绕所述圆柱体部的多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安装有与所述顶板上表面相抵的调平螺栓,采用该结构既能够对顶板进行压紧固定,又能起到对滚珠平台进行调平以防止浮动板出现摆动和翘边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簧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浮动板为方形,所述弹性簧片分设于所述浮动板每条侧壁的两端,所述弹性簧片呈Z形,其由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构成,所述第一支撑片固定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片与所述侧壁相抵。综上以上,本技术相比现有的钻头,不易发生钻杆断裂事故,提高了使用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片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顶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A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弹性簧片的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视图;其中:100-外盖,101-底板,102-滚珠,103-顶板,104-顶壁,105-圆柱体部,106-螺栓孔,107-调平螺栓,108-开孔,109-安装孔,110-固定螺栓,200-浮动板,201-弹性簧片,202-第一支撑片,203-第二支撑片,300-钻头,301-钻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近一步阐述:如图1、图2与图4所示,一种浮动冲孔钻头,其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用于与台钻连接的连接头、用于抵消横向应力的浮动平台和用于进行冲孔的钻头300。该浮动平台包括方形的外盖100,该外盖100具有朝下的开口,该外盖100底部的开口端面上装设有底板101,该底板101通过螺栓与外盖100开口端面连接固定,该固定底板101的上表面处设有环绕底板101中心并以规定距离间隔分布的四个滚珠102,从而构成了第二滚珠平台。该外盖10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103与浮动板200,该顶板103的形状与外盖100的内腔相适配,该外盖100的顶壁104上设有环绕顶板中心并以规定距离间隔分布的四个螺栓孔,调平螺栓107穿过该螺栓孔并与顶板103的上表面相抵,该顶板103的下表面设有环绕顶板中心并以规定距离间隔分布的四个滚珠102,从而构成了第一滚珠平台,该浮动板200被夹设于第一滚珠平台和第二滚珠平台之间。该浮动板200为方形,其尺寸比外盖100的内腔尺寸略小,该浮动板200的每条侧壁两端均设有面朝外盖内壁的螺栓孔,弹性簧片201通过螺栓固定于螺栓孔上,如图3所示,该弹性簧片201呈Z形,其由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片202与第二支撑片203构成,其中,第一支撑片202通过螺栓固定于浮动板200的侧壁上,第二支撑片203与外盖100的内壁相抵。该浮动板200的中心处设有安装孔109,钻头300通过穿过该安装孔109的固定螺栓110连接于该浮动板200的底部,该底板101上设有比钻头300外径略大的开孔108,钻头300从该底板101处的开孔108处向下伸出,该钻头300的底部设有钻杆301。该连接头为设于顶壁104上表面的圆柱体部105,该圆柱体部105处于该顶壁104的中心位置,该调平螺栓107环绕该圆柱体部105分布。使用时,将该圆柱体部105与台钻的抓头相连,驱动台钻向下移动为喷丝头进行钻孔,由于该浮动板200是被夹设于滚珠平台之间的,其能进行一定的滑移,因此在浮动平台200中,台钻的振动将被转化为浮动板200的平面位移,又由于该浮动板200是通过位于其周壁处的弹性簧片201与外盖内壁相抵的,浮动板200的位移横向力大部分被弹性簧片201的形变力所抵消,最后由于钻头300是直接与浮动板200相连的,横向力在经过弹性簧片201的抵消后,最终被直接施加于钻杆301上的横向力大大减小,从而减少了钻杆断裂的可能,提高了可靠性,进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为避免因滚珠个体差异或安装不齐整使得浮动板200出现翘边或上下摆动的情况,本技术还能够允许使用者通过使用与顶板相抵的调平螺栓107对滚珠所处的平面进行微调,进而消除浮动板翘边或上下摆动的现象,提高了使用可靠性。综上以上,本技术相比现有的冲孔钻头减少了钻杆断裂的概率,提高了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钻孔时的工作效率。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冲孔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平台和与所述浮动平台相连的钻头(300),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浮动板(200)以及与分别与所述浮动板(200)上下表面相抵的第一滚珠平台和第二滚珠平台,所述浮动板(200)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的弹性件,所述钻头(300)与所述浮动板(20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直径略大于所述钻头(300)的开孔(108),所述钻头(300)从所述开孔(108)中伸出,所述钻头(300)底部设有钻杆(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冲孔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平台和与所述浮动平台相连的钻头(300),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浮动板(200)以及与分别与所述浮动板(200)上下表面相抵的第一滚珠平台和第二滚珠平台,所述浮动板(200)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的弹性件,所述钻头(300)与所述浮动板(20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直径略大于所述钻头(300)的开孔(108),所述钻头(300)从所述开孔(108)中伸出,所述钻头(300)底部设有钻杆(30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冲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外盖(100)和固定于所述外盖(100)开口端面处的底板(101),所述浮动板(200)设于所述外盖(100)内,所述开孔(108)设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外盖(100)内还设有顶板(103),所述顶板(103)位于所述浮动板(200)的上方。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冲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平台由安装于顶板(103)下表面的多个滚珠(102)构成,所述滚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东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化纤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