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0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道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包括主风道,主风道同一侧面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端部分别设有左风道出风口和右风道出风口,且主风道下端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主风道左出风口和主风道右出风口,主风道内焊接有导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空调内的气流从进风口进入主风道,然后通过主风道内的导流板将该气流分流后传向左风道出风口、主风道左出风口、主风道右出风口和右风道出风口实现空调气流的均匀扩散,使得空调风机吹出来的风在主风道内分流后风速降低、风压均匀,然后流通到其他侧风道时的风阻、风燥也都降低。

A new type of air conditioning duct in c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道系统设备
,尤其是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
技术介绍
原有内燃机车的空调风道均布置在司机室天花板与司机室顶盖骨架之间。由于空间有限,风道的布置影响因素很大。现有内燃机车上采用三种形式的风道:1、空调风道直接布置在司机室空调底部,空调的风直接吹到司机室内部,但是此种结构的风道出风口只有一个,并且出风口风速大,司机室内冷暖不均匀。2、采用狭长风道,风阻大,出风口布局不合理,出风口吹出来的风速偏小,感觉不到风量。3、空调风道会采用波纹管将空调吹出来的风导流到其他出风口,但是此种结构的风道阻力大,会使空调实际送风量变小。以上综述:三种结构的风道都存在较大问题,需要重新研究新型空调风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内燃机车司机室空调对温度控制冷暖不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空调内的气流从进风口进入主风道,然后通过主风道内的导流板将该气流分流后传向左风道出风口、主风道左出风口、主风道右出风口和右风道出风口实现空调气流的均匀扩散进入司机室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包括主风道(1),其特征是,所述主风道(1)同一侧面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左侧风道(2)和右侧风道(3),所述左侧风道(2)和右侧风道(3)端部分别设有左风道出风口(4)和右风道出风口(5),且主风道(1)下端面前后位置分别开设有主风道左出风口(6)和主风道右出风口(7),所述主风道(1)内焊接有第一导流板(8)、第二导流板(9)、第三导流板(10)和第四导流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包括主风道(1),其特征是,所述主风道(1)同一侧面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左侧风道(2)和右侧风道(3),所述左侧风道(2)和右侧风道(3)端部分别设有左风道出风口(4)和右风道出风口(5),且主风道(1)下端面前后位置分别开设有主风道左出风口(6)和主风道右出风口(7),所述主风道(1)内焊接有第一导流板(8)、第二导流板(9)、第三导流板(10)和第四导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司机室空调风道,其特征是,所述主风道(1)侧面中部设有空调气流进风口(12),且以空调气流进风口(12)处为圆心通过第一导流板(8)、第二导流板(9)、第三导流板(10)和第四导流板(11)将主风道(1)内腔分隔为四个风道依次导向进左风道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邢莹莹汤亚栋于义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