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跨座式单轨的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非常强。为适应跨座式单轨而建造的列车为跨座式单轨车,跨座式单轨车在建造的过程中,为尽可能的提高车速,会将整车建造的非常小巧。而风道系统作为跨座式单轨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是使车内空气循环、夏季为车内提供冷气、冬季为车内提供暖气等,因此风道系统是影响乘客乘坐环境的关键构造部分,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目前在列车设计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是矩形风道或机组和风道一体方式,会占用车顶很大空间,占用车辆功能部件的使用空间,不能满足车辆布局。同时,矩形风道需要单独静压腔,克服送风阻力增加,机组噪音和成本相应增加,不利于轻量化设计,车体高度超限界尺寸;机组风道一体会进一步增大车体空调框尺寸,机组结构会变的庞大、复杂,重量增加,车体宽度超限界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了跨座式单轨车车辆车顶空间狭小,常规风道无法使用且重量超标问题,提供了一种跨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嵌入单轨车车顶的空调机组(1)和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顶部设有新风口(2),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3),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4),每一侧设有2个所述送风口(4),在所述回风口(3)处设有空调回风装置(5),所述风道包括5个送风道,分别为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和第五送风道(10),四个所述送风口(4)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所述第四送风道(9),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的尾端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包括嵌入单轨车车顶的空调机组(1)和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顶部设有新风口(2),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底部中央设有回风口(3),在所述空调机组(1)的两侧对称设有送风口(4),每一侧设有2个所述送风口(4),在所述回风口(3)处设有空调回风装置(5),所述风道包括5个送风道,分别为第一送风道(6)、第二送风道(7)、第三送风道(8)、第四送风道(9)和第五送风道(10),四个所述送风口(4)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所述第四送风道(9),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的尾端设有第五送风道(10),在所述第一送风道(6)、所述第二送风道(7)、所述第三送风道(8)和所述第四送风道(9)的下部均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装置(11),所述出风装置(11)向客室送风,所述第五送风道(10)向司控室送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风装置(5)包括风门(12)、转动装置(13)、回风格栅(14),所述风门(12)通过转动装置(13)固定到所述空调机组(1)上,在所述风门(12)和所述空调机组(1)之间设有弹性体(15),所述回风格栅(14)连接于所述风门(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道是由板材拼接而成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由内置支架和外置支架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玉海,许峻峰,孙亮,罗冬冬,毕海涛,肖敏,郭洪东,叶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