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85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构架、安装座、二系悬挂、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以及一体化电机,在转向架构架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垂向减振器与横向减振器,在转向架构架与轨道车辆车体之间设置抗点头侧滚组件,抗点头侧滚组件包括横跨于轨道梁上的抗侧滚组以及位于转向架构架两侧的抗点头组,抗侧滚组与抗点头组之间转动连接。将抗点头组与抗侧滚组组合起来,使整个组合既有抗点头的功能又有抗侧滚的功能,减少轨道车辆底部的占用空间,安装较为简便,能够节省人力,提升安装效率,同时加工组装较为方便,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的设计与生产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跨座式单轨列车是通过单根轨道支持、稳定和导向,车体采用橡胶轮胎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制式,在重庆已广泛使用,跨座式单轨的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单轨制式能更好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跨座式单轨的高架桥桥墩宽度平均不到2米,与其他高架轨道交通相比,桥墩占地宽度节省近一半,在城市道路中央或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就可以立柱,占地小、遮挡少、选线灵活、对现有城市道路的交通干扰很轻微,此外,跨座式单轨的车体十分新潮、靓丽,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一道全新的城市风景线。
[0003]目前,单轴转向架可以有效降低车辆高度,从而有利于车辆重心的降低,可使车辆运行的更加品平稳,舒适度更好;另一方面单轴转向架可使轮胎在曲线处的行驶轨迹与轨道梁更为匹配,减小行车阻力和轮胎的磨耗、降低噪声和振动,因此,跨座式单轨列车越来越多的采用单轴转向架,单轨单轴转向架在牵引或者制动时会对构架产生一个点头的力矩,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因此,需要在构架与车体之间施加约束,来抑制构架的点头运动。为保证单轨车辆具有好的平稳性与乘坐舒适性,同时保证车辆地板面高度不变,转向架二系悬挂可以采用空气弹簧系统,但车辆的侧滚刚度同时降低,可以通过安装抗侧滚装置来增加车辆的侧滚刚度,目前的抗点头以及抗侧滚功能的装置通常采用两套结构来实现,占用较大空间且安装较为繁琐。
[0004]因此,对于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的单轨单轴转向架,同时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抗点头及抗侧滚功能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设置于轨道梁上,包括转向架构架、与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的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二系悬挂、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上的走行轮、设置于转向架构架四个角上的导向轮、设置于转向架构架两侧中部的稳定轮以及驱动走行轮运动的一体化电机,在所述的转向架构架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垂向减振器与横向减振器,在所述的转向架构架上设置抗点头侧滚组件,所述的抗点头侧滚组件固定于轨道车辆车体上,所述的抗点头侧滚组件包括横跨于轨道梁上的抗侧滚组以及位于转向架构架两侧的抗点头组,所述的抗侧滚组与抗点头组之间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抗侧滚组包括第一横杆以及设置于第一横杆两端的第二横
杆与第三横杆,在所述的第一横杆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座,在第一支撑座的内部与第一横杆接触位置设置有橡胶关节,两个所述的第一支撑座固定于轨道车辆车体上;所述的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垂直于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处于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的抗点头组分别为第一抗点头组与第二抗点头组,所述的第二横杆连接第一抗点头组,所述的第三横杆连接第二抗点头组。
[000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抗点头组包括第四横杆、设置于第四横杆两端部的第五横杆与第六横杆、设置于第五横杆端部的第一竖杆以及设置于第六横杆端部的第二竖杆,所述的第五横杆与第一竖杆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六横杆与第二竖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四横杆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支撑座,在第二支撑座的内部与第四横杆接触位置设置有橡胶关节,两个所述的第二支撑座固定于轨道车辆车体上;所述的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分别设置于二系悬挂两侧且转动连接于转向架构架。
[0009]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竖杆的端部设置第一关节轴承与第二关节轴承,所述的第二关节轴承位于第一关节轴承上方,所述的第一关节轴承与第二关节轴承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一关节轴承与第五横杆连接,所述的第二关节轴承与第二横杆、第三横杆连接。
[0010]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二竖杆的端部设置第三关节轴承,所述的第三关节轴承与第六横杆连接。
[0011]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与转向架构架连接处通过橡胶关节连接。
[0012]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三横杆由同一弹簧钢杆件折弯而成;所述的第四横杆、第五横杆以及第六横杆由同一弹簧钢杆件折弯而成。
[001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
[0014]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转向架构架采用口字型构架。
[0015]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单轴转向架。
[001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将抗点头组与抗侧滚组组合起来,使整个组合既有抗点头的功能又有抗侧滚的功能,减少轨道车辆底部的占用空间,安装较为简便,能够节省人力,提升安装效率,同时加工组装较为方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抗点头侧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轨道梁;2、转向架构架;3、安装座;4、二系悬挂;5、走行轮;6、导向轮;7、稳定轮;8、一体化电机;9、牵引杆;10、垂向减振器;11、横向减振器;12、抗点头侧滚组件;121、第一横杆;122、第二横杆;123、第三横杆;124、第四横杆;125、第五横杆;126、第六横杆;127、第一支撑座;128、第二支撑座;129、第一竖杆;1210、第二竖杆;1211、第一关节轴承;1212、第二关节轴承;1213、第三关节轴承;1214、橡胶关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设置于轨道梁1上,包括转向架构架2、与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的安装座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设置于轨道梁(1)上,包括转向架构架(2)、与轨道车辆车体连接的安装座(3)、设置于安装座(3)与转向架构架(2)之间的二系悬挂(4)、设置于转向架构架(2)上的走行轮(5)、设置于转向架构架(2)四个角上的导向轮(6)、设置于转向架构架(2)两侧中部的稳定轮(7)以及驱动走行轮(5)运动的一体化电机(8),在所述的转向架构架(2)与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垂向减振器(10)与横向减振器(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向架构架(2)与轨道车辆车体之间固定设置抗点头侧滚组件(9),所述的抗点头侧滚组件(9)包括横跨于轨道梁(1)上的抗侧滚组以及位于转向架构架(2)两侧的抗点头组,所述的抗侧滚组与抗点头组之间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侧滚组包括第一横杆(121)以及设置于第一横杆(121)两端的第二横杆(122)与第三横杆(123),在所述的第一横杆(121)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支撑座(127),在第一支撑座(127)的内部与第一横杆(121)接触位置设置有橡胶关节,两个所述的第一支撑座(127)固定于轨道车辆车体上;所述的第二横杆(122)与第三横杆(123)垂直于第一横杆(121),所述的第一横杆(121)、第二横杆(122)以及第三横杆(123)处于同一平面上,两个所述的抗点头组分别为第一抗点头组与第二抗点头组,所述的第二横杆(122)连接第一抗点头组,所述的第三横杆(123)连接第二抗点头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点头组包括第四横杆(124)、设置于第四横杆(124)两端部的第五横杆(125)与第六横杆(126)、设置于第五横杆(125)端部的第一竖杆(129)以及设置于第六横杆(126)端部的第二竖杆(1210),所述的第五横杆(125)与第一竖杆(129)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六横杆(1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懿李耘茏张扬丁兴国刘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