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01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路换向阀,由回转阀体、伸缩阀体、变幅阀体、合流单向阀体、卷扬阀体和进回油阀体组成,各阀体内油道为铸造油道,在卷扬阀体内设有进油道、工作油腔、中位回油道、主回油道,在卷扬阀杆上设有四个通油槽,分别为第一通油槽~第四通油槽使卷扬阀体成为五位六通双速阀,在各阀杆上对应进油道设有缓冲节流槽;回转阀体回油口,伸缩阀体进、回油口,变幅阀体的进、回油口和卷扬阀体的进油口依次相连,且变幅阀体和卷扬阀体之间通过合流单向阀体连接,回转阀体和卷扬阀体进油口为油泵接口,构成双泵串联油路。优点是:体积小,流量大,压力损失小,卷扬工况,工况要求速度可调,可实现复合动作,工作效率高,可防止压力冲击,回转平稳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换向阀,特别涉及全液压汽车起重 机上车操纵用的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八吨和十二吨全液压汽车起重机用的上车操纵阀有两种。 一种是50年代加工油道的单泵用的多路换 向阀,由于是单泵加工油道,油道转弯处为直角,巻扬工况 速度很低而回转工况速度又快,因而产生回转冲击。另一种 八十年代中期长沙建筑研究所设计统型上车多路换向阀。其 采用了巻扬阀体双泵合流使巻扬工况效率提高,但是仍然采 用加工油道,阀的微动性差,压力损失大,流量小,体积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 一种体积小,流量大,压力损失小,巻扬工况,工况要求速 度可调,可实现复合动作,工作效率高,可防止压力冲击, 回转平稳安全系数大幅提高的多路换向阀。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依次相连的回转阀体、 伸縮阀体、变幅阀体、合流单向阀体、巻扬阀体和进回油阀 体组成,所述的回转阀体、伸缩阀体、变幅阀体为三位六通 阀,其特殊之处是各阀体内油道为铸造油道,在巻扬阀体上设有油缸接口、中位回油口、主回油口和进油口,在巻扬 阀体内设有进油道、工作油腔、中位回油道、主回油道,且 巻扬阀体上的油缸接口、中位回油口、主回油口和进油口分 别与其工作油腔、中位回油道、主回油道及通过单向阀与进油道相通,在巻扬阀杆上由上至下设有四个通油槽,分别为 第一通油槽 第四通油槽使巻扬阀体成为五位六通双速阀, 所述的五位是指中位、上下过渡位和上下合流位,在伸缩阀 杆、变幅阀杆和巻扬阀杆上对应进油道的油槽位置沿纵向设有缓冲节流槽;所述的回转阀体的回油口,伸縮阀体的进、 回油口,变幅阀体的进、回油口和巻扬阀体的进油口依次相 连,且变幅阀体的回油口和巻扬阀体的进油口之间通过合流 单向阀连接,回转阀体和巻扬阀体的进油口分别为第一油泵 接口和第二油泵接口,构成双泵串联油路。上述的多路换向阀,所述的巻扬阀体在中位时进油道通 过第一通油槽、第四通油槽分别与工作油腔、主回油道相通; 在下过渡位时进油道分别通过第一通油槽、第三通油槽与位 于上部的工作油腔和中位回油道相通,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 与主回油道相通;在上过渡位时进油道分别通过第四通油 槽、第二通油槽与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和中位回油道相通, 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与主回油道相通;在下合流位时进油道 通过第一通油槽与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相通,位于下部的工 作油腔与主回油道相通;在上合流位时进油道通过第四通油槽与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相通,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与主回 油道相通。上述的多路换向阀,在伸縮阀体内设有主回油道、工作 油腔、进油道和中位回油道,在伸縮阀杆上由上至下分别设 有第一通油孔、第一通油道、第二通油道和第二通油孔,在 中位时进油道分别通过第一通油道、第二通油道与中位回油道相通;在下动作位时进油道通过第二通油孔与位于下部的 工作油腔相通,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通过第一通油孔与中位 回油道相通;在上动作位时进油道通过第一通油孔与位于上 部的工作油腔相通,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通过第二通油孔与 中位回油道相通,所述的变幅阀体与伸縮阀体结构相同。上述的多路换向阀,在回转阀体内设有进油道、工作油 腔和回油道,在回转阀杆上由上至下设有第一通油槽、第二 通油槽和第三通油槽,在中位时进油道通过第三通油槽与回 油道直接相通,在下动作位时进油道通过第二通油槽与位于 下部的工作油腔相通,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通过第一通油槽 与回油道相通;在上动作位时进油道通过第一通油槽与位于 上部的工作油腔相通,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通过第二通油槽 与回油道相通。所述的巻扬阀体是由阀体、阀杆、前盖、安装在阀体下 端的阀罩、设置在阀体和阀罩之间的O型密封圈,位于阀罩 内并与阀杆连接的中间连杆和与中间连杆连接的限位柱,设置在阀罩内与中间连杆对应的第一弹簧座及第一弹簧和与 限位柱对应的第二弹簧座及第二弹簧,设在阀罩内分别位于 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下方的弹性挡圈和构成,第一弹簧座 顶靠在第一弹性挡圈上,第二弹簧座与第二弹性挡圈之间设 有间隙。本专利技术采用铸造油道阀体,因而体积小、流量大,压力 损失小。巻扬工况采用双泵合流五位双速,可根据工况要求 调整速度。由于采用双泵串联油路,可实现复合动作,大大 提髙了工作效率。通过设在变幅、伸縮、巻扬阀杆上的缓冲 节流槽,可防止压力冲击,特别是巻扬阀杆上全行程节流消 除了液压冲击,因而回转平稳,安全系数大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形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回转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伸縮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变幅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巻扬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巻扬阀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该多路换向阀由依次相连的回转阀体1、伸縮阀体2、变幅阀体3、合流单向阀体4、巻扬阀体5和进回 油阀体6组成,在进回油阀体6上设有溢流阀7。回转阀体 1是由阀体l'、回转阀杆101、阀杆操纵定位机构构成,所 述的阀杆操纵定位机构是由与阔体1'连接的阀罩106、放置 在阀体1'与阀罩106之间的阀盖105、与回转阀杆101下端 连接的接杆107、位于阀罩106内的弹簧座108和弹簧109 构成,在回转阀体1上设有进油道104、工作油腔103和回 油道102,工作油腔103端口为回转油缸接口 A4、 B4,在回 转阀杆101上由上至下设有第一通油槽101a、第二通油槽 101b和第三通油槽101c,在中位时进油道104通过第三通油 槽101c与回油道102宣接相通,在下动作位时进油道102 通过第二通油槽101b与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103相通,位 于上部的工作油腔103通过第一通油槽101a与回油道102 相通;在上动作位时进油道104通过第一通油槽101a与位于 上部的工作油腔103相通,位于下部的工作油腔103通过第 二通油槽101b与回油道102相通。伸縮阀体2是由阀体2'、伸縮阀杆201、阀杆操纵定位 机构206和单向阀207构成,在伸縮阀体2内设有主回油道 202、工作油腔203、进油道204和中位回油道205,工作油 腔203端口为伸縮油缸接口 A3、 B3,在伸縮阀杆201上由上 至下分别设有第一通油孔201a、第一通油道201b、第二通油道201c和第二通油孔201d,在中位时进油道204分别通过 第一通油道201b、第二通油道201c与中位回油道205相通; 在下动作位时进油道204通过第二通油孔201d与位于下部 的工作油腔203相通,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203通过第一通 油孔201a与中位回油道205相通;在上动作位时进油道204 通过第一通油孔201a与位于上部的工作油腔203相通,位于 下部的工作油腔203通过第二通油孔201d与中位回油道205 相通。所述的变幅阀体3与伸縮阀体2结构相同,由阀体3'、 变幅阔杆301、阀杆操纵定位机构306和单向阀307构成, 阀体3'内设有主回油道302、工作油腔303、进油道304和 中位回油道305,工作油腔303端口为变幅油缸接口 A2、 B2, 变幅阀杆301上设有第一通油孔301a、第一通油道301b、第 二通油道301c和第二通油孔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换向阀,包括由依次相连的回转阀体(1)、伸缩阀体(2)、变幅阀体(3)、合流单向阀体(4)、卷扬阀体(5)和进回油阀体(6)组成,所述的回转阀体(1)、伸缩阀体(2)、变幅阀体(3)为三位六通阀,其特征是:各阀体内油道为铸造油道,在卷扬阀体(5)上设有油缸接口(A1、B1)、中位回油口、主回油口和进油口,在卷扬阀体(5)内设有进油道(504)、工作油腔(503)、中位回油道(505)、主回油道(502),且卷扬阀体5上的油缸接口(A1、B1)、中位回油口、主回油口和进油口分别与其工作油腔(503)、中位回油道(505)、主回油道(502)及通过单向阀(506)与进油道(504)相通,在卷扬阀杆(501)上由上至下设有四个通油槽,分别为第一通油槽(501a)~第四通油槽(501d)使卷扬阀体(5)成为五位六通双速阀,所述的五位是指中位、上下过渡位和上下合流位,在伸缩阀杆(201)、变幅阀杆(301)和卷扬阀杆(501)上对应进油道的油槽位置沿纵向设有缓冲节流槽(201e)、(301e)、(501e);所述的回转阀体(1)回油口,伸缩阀体(2)进、回油口,变幅阀体(3)的进、回油口和卷扬阀体(5)的进油口依次相连,且变幅阀体(3)的回油口和卷扬阀体(5)的进油口之间通过合流单向阀体(4)连接,回转阀体(1)和卷扬阀体(5)的进油口分别为第一油泵接口(P1)和第二油泵接口(P2),构成双泵串联油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市力特缸泵阀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