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的内齿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08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建议一种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内齿圈轴承(2),该内齿圈轴承作为滑动轴承构成,其中,内齿圈(1)径向支承在内齿圈轴承(2)的压入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4)的孔内的轴承套内,其中,径向支承、定心和防扭转功能可彼此分离并独立实现以及其中具有轴向支承面(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 齿圈的、作为滑动轴承构成的内齿圈轴承。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中公知,在自动变速器上,特别是在无级变速器上, 还有在混合动力汽车上, 一般情况下被装入作为回转传动装置使用的 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径向支承在滑动轴承套内。设置这种附加的径向 支承,是因为内齿圈只根据行星齿轮组三个行星齿轮的定心会导致令 人无法接受的噪声,这种噪声主要是由于在行星齿轮架每次转动时内 齿圈的径向运动和侧面间隙的大的改变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 结构可以具有分开的轴向起动盘或者分开的轴向起动盘的功能可与轴承套一体化。公知的内齿圈轴承结构的轴承套压入行星齿轮架的以非常小的公 差精确加工的孔内,以便压入孔内后的轴承间隙还具有可接受的数值 和可接受的定心并防止轴承套扭转。滑动轴承间隙公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孔公差、套的壁厚和内齿圈 外径的总和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的、作为 滑动轴承构成的内齿圈轴承,其中轴承套的孔无需再如此精确地加工。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设计方案和优点来自从属权利要求。据此提出一种作为滑动轴承构成的内齿圈轴承,其中,内齿圈径 向支承在内齿圈轴承的压入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的孔内的轴承套 内,其中,径向支承、定心和防扭转功能可彼此分开和独立实现并且 内齿圈轴承具有轴向支承面。通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轴承套压入其中的孔不必像从现有技术 中公知的那样精确加工;甚至可以使用烧结的孔。滑动轴承间隙公差 以具有优点的方式变小,因为通过径向支承功能和定心功能的分离, 取消了为确定滑动轴承间隙公差链而考虑轴承套的壁厚。依据本专利技术,径向支承、定心和防扭转功能的分离由此进行,即 滑动轴承分成径向支承圆弧段、定心连接片和防扭转连接片。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通过径向支承功能和定心功能的分离,轴 承套的壁厚从滑动轴承间隙公差链中消失,由此内齿圈定心更加精确。 此外,行星齿轮架中的孔可以具有更大的公差,因为定心连接片对径 向支承直径没有影响。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内齿圈轴承结构的示意剖面图2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内齿圈轴承结构在安装状态下的示意剖面图3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滑动轴承在安装状态下的示意俯视图, 其中未示出内齿圈;图4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滑动轴承的示意俯视图和侧视图;以及图5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轴承和行星齿轮架的透视图,滑动轴承装入行星齿轮架的孔内。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示出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l,该内齿圈径向支承在滑动轴承 2的轴承套内。在所示的例子中具有用于轴向支承的分离的轴向止推盘3。如图1中所示,滑动轴承2的套压入行星齿轮架4中的孔内,其中, 孔以非常小的公差加工,以便使压入孔内后的轴承间隙仍具有可接受 的数值和可接受的定心并防止滑动轴承2扭转。在这种结构中,滑动 轴承间隙公差通过孔公差、套的壁厚和内齿圈外径的总和确定。为降低对行星齿轮架4的用于容纳滑动轴承2的孔的公差的要求, 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作为滑动轴承构成的内齿圈轴承,其中径向支承、 定心和防扭转功能分开并可以彼此独立实现,其中,滑动轴承还具有 轴向支承功能。这些功能的分离优选由此进行,即滑动轴承具有分离的径向支承 圆弧段7、定心连接片5和防扭转连接片6以及轴向支承面或轴向止推 盘ll,正如参照图3、 4和5所示。图4中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内齿圈轴承结构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在这种情况下,滑动轴承2具有定心连接片5、防扭转连接片6以及径 向支承圆弧段7。径向支承圆弧段7优选各自分成两个部分7'、 7",以 便考虑弯曲技术上的限制。在图3、 4和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滑动轴 承具有四个彼此以90。的角度位移设置的防扭转连接片6。在安装在行星齿轮架4的孔内状态下,如图3中所示,防扭转连 接片6设置到行星齿轮架4的相应容纳处8内,其中,定心连接片5 与防扭转连接片6无关地负责在行星齿轮架4的孔内的定心。为容纳 定心连接片5行星齿轮架4这样构成,即形成用于连接片5的容纳处 12。行星齿轮架4优选通过烧结制造。此外在图3中,行星齿轮螺栓以9标注和注油孔以IO标注。在依据图5的透视图示中通过箭头示出滑动轴承2的安装方向, 其中,图2的主题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内齿圈轴承结构在安装状态下的示 意剖面图;该附图中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轴承2的轴向支承面11、 防扭转连接片6以及径向支承圆弧段7。通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径向支承功能和定心功能分离的方案,关于滑 动轴承间隙公差链轴承套2的壁厚不起作用,由此内齿圈定心更加精 确。以具有优点的方式,行星齿轮架4中用于容纳轴承套2的孔可以 具有更大的公差,因为定心连接片5对径向支承直径没有影响。附图标记1 内齿圈2 滑动轴承套3 轴向起动盘4 行星齿轮架5 定心连接片6 防扭转连接片7 径向支承圆弧段8 容纳处9 行星齿轮螺栓 10注油孔11轴向支承面 12容纳处权利要求1. 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内齿圈轴承(2),所述内齿圈轴承作为滑动轴承构成,其中,所述内齿圈(1)径向支承在所述内齿圈轴承(2)轴承套内,所述轴承套被压入所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4)的孔内,其特征在于,在内齿圈轴承结构中径向支承、定心和防扭转功能能够彼此分开并独立地实现,其中,具有轴向支承面(11)。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内齿圈 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轴承具有分开的径向支承圆弧段(7)、定心连接片(5)和防扭转连接片(6)以及轴向支承面(11)。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内齿圈 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轴承具有四个彼此以90°角度位 移设置的防扭转连接片(6)。4. 按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 内齿圈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所述行星齿轮架(4) 这样构成,即,所述行星齿轮架为容纳所述定心连接片(5)和防扭转 连接片(6)而具有容纳处(12、 8)。全文摘要建议一种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内齿圈轴承(2),该内齿圈轴承作为滑动轴承构成,其中,内齿圈(1)径向支承在内齿圈轴承(2)的压入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4)的孔内的轴承套内,其中,径向支承、定心和防扭转功能可彼此分离并独立实现以及其中具有轴向支承面(11)。文档编号F16H57/08GK101387337SQ20081021595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彼得·阿拜尔森 申请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行星齿轮组的内齿圈(1)的内齿圈轴承(2),所述内齿圈轴承作为滑动轴承构成,其中,所述内齿圈(1)径向支承在所述内齿圈轴承(2)轴承套内,所述轴承套被压入所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4)的孔内,其特征在于,在内齿圈轴承结构中径向支承、定心和防扭转功能能够彼此分开并独立地实现,其中,具有轴向支承面(1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阿拜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