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仁专利>正文

双行星齿轮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10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空气清新器。有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电动机和香膏盒,电动机的轴上设有叶轮,盒盖上有气窗。接通电源时,电动机带动叶轮转动,加快盒内空气流通,使香膏盒内的香膏或香料均匀、连续地挥发,并通过流动的空气由气窗溢出盒外,以清新环境空气。适用于家庭居室、卫生间、办公室、旅馆客房以及室内娱乐场所清新空气、消除异味、臭霉、烟味等杂味。采用驱蚊香膏可用于驱赶蚊虫,一物多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机动车用变速器。现有的四轴制有级式齿轮变速器,由箱体、操纵机械、箱内机件三大部分组成。其缺点是换档操作复杂,容易损坏齿轮机件,造成跳档、乱档,上坡时换档困难,影响动力,空耗燃油。而动液传动的无级式自动变速器,因结构复杂,造价相当高,只有少量高档轿车上采用。另外,还有一种摩擦轮传动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则因不适宜传递较大的力距而未能普及。所以,目前各类汽车仍普遍采用四轴制有级式齿轮变速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随外界阻力大小的变化,自动无级次变速,且制造简单、造价低、操作简便省力、节油、能适于各类普通汽车直接安装使用的齿轮变速器。本技术的变速器,根据圆锥式行星齿轮组合在工作时,能随阻力大小变化自动产生运行的无级式变化的特性,将两组圆锥式行星齿轮组合、单向传动齿轮组合、偶合齿轮组合,配备在箱体机件中,使变速器在工作时,箱内齿轮机件保持常啮合状态,不发生任何碰撞,同时又能依据外界阻力大小的变化,自动无级次地变换出相适应的速度,以保证汽车行驶平稳、节油省力,提高功效,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详叙如下图1为本技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的部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低速行星齿轮组合(14)的部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齿圈(29)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档圈(30)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齿柱(31)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单向传动体(3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Ⅰ-Ⅰ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壳体、主传动轴(1)、输出传动轮(6)、从动轴(8)、前中间轴(17)、后中间轴(10)、装于主传动轴(1)上的分动齿轮(2)和偶合传动齿轮(3)、装于从动轴(8)上并能沿轴向滑动的进、倒档齿轮(7)、装于前中间轴(17)上的分动传动齿轮(16),分别装于后中间轴(10)和倒档轴(12)上的倒档齿轮(9)、(11)等组成。本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在主传动轴(1)和输出传动轮(6)之间装有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在前、后中间轴(17)、(10)之间装有低速行星齿轮组合(14),在前中间轴上装有偶合齿轮组合(15),在输出传动轮(6)上装有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在后中间轴(10)上装有与前述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啮合的低速传动齿轮(13)。如图2所示,所述的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由主动齿轮(19)、从动齿轮(23),四个行星齿轮(20)、十字轴架(21)、行星齿轮套(22)组成。主动齿轮(19)和从动齿轮(23)均为直齿圆锥齿轮,通过衬套分别装于行星齿轮套(22)的两端,均与行星齿轮(20)相啮合,其内孔分别通过花键与主动轴(1)和输出传动轮(6)连接。四个行星齿轮(20)也为直齿圆锥轮,分别装在十字轴架(21)的每一方轴上,十字轴架(21)装在行星齿轮套(22)内。所述的行星齿轮套(22)制造成两个半环形,两端分别由轴承(18)的内圈抱住合为一体装于箱体内,前端伸出轴承的部分与偶合传动齿轮(3)相连接,其外部制有斜齿与低速行星齿轮组合(14)中的行星齿轮套相啮合。所述低速行星齿轮组合(14)的结构和前述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低速行星齿轮套前端没有伸出轴承的部分。如图3所示,它由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8)、四个行星齿轮(25)、十字轴架(26)、行星齿轮套(27)组成。主从齿轮(24)、(28)均为直齿圆锥齿轮,通过衬套分别装于行星齿轮套(27)的两端,其内孔分别通过花键与前中间轴(17)和后中间轴(10)连接,四个行星齿轮(25)也为直齿圆锥齿轮,分别装在置于行星齿轮套(27)内的十字轴架(26)的每一个轴上,行星齿轮套(27)的外部制有斜齿与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啮合。如图1和4-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偶合齿轮组合(15)由齿圈(29)、二个档圈(30)、六个齿柱(31)组成。齿圈(29)上制有内外齿,外齿与偶合传动齿轮(3)相啮合。所述的两个档圈(30)上分别对应地制有六个小圆孔,齿柱(31)装于该圆孔中,档圈(30)的中心内孔通过键与前中间轴(17)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的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由档圈(32)、齿圈(33)、单向传动体(34)组成。齿圈(33)外部制有斜齿与低速传动齿轮(13)啮合,内孔通过半圆键与单向传动体(34)连接。如图7和8所示,单向传动体(34)上开有四个弧形槽、四个弹簧安装孔和四个螺纹连接孔,弧形槽中心与单向传动体(34)的中心线有一偏心距e。有四个滚柱(35)分别通过弹簧(36)装于弧形槽内,通过档圈(32)和螺钉(37)将齿圈(33)、单向传动体(34)和滚柱(35)合成一体。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变速器,在工作时通过主传动轴(1)将动力分为两种不同的速度,分别输送到两组结构相同的行星齿轮组合(4、14)中。由于两组行星齿轮组合(4、14)中的行星齿轮套(22)、(27),同以相同的齿数啮合在一起,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相同的速度,这样两行星齿轮组合(4、14)中的从动齿轮(23)、(28)则分别产生出不同的速度,这两种速度同时依据外界阻力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象自行车的飞轮一样起作用,将两组行星齿轮组合(4)、(14)中的从动齿轮(23)和(28)输出的不同速度的动力扭结在一起,当外界阻力极大时,即使高速从动齿轮(23)不能转动,但也不会发生倒转,而只产生反作用力,通过行星齿轮套(22)和(27)相啮合的作用促使低速从动齿轮(28)以最低的转速转动,通过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带动输出传动轮(6),从而通过进、退档啮合齿轮(7)带动从动轴,同时也带动了高速从动轮(22)。这样也就确定了变速器的最低极限速度。当外界阻力减小时,由于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中的行星齿轮套受到偶合齿轮组合(15)传递的动力而逐渐使转速上升,这时候,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中的从动齿轮(23)上升的速度不受从动齿轮(28)的限制,就象处在行车高速向前运行时,车轮不受脚蹬的限制一样。由于偶合齿轮组合(15)和行星齿轮组合(4、14)只有在同步的情况下,内摩擦系数最小,因此,当外界阻力很小时,汽车能稳定地保持高速行驶。本技术的变速器,由于采取了以上所述的结构,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得以解决。权利要求1.一种双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壳体、主传动轴(1)、输出传动轮(6)、从动轴(8)、前中间轴(17)、后中间轴(10)、装于主传动轴(1)上的分动齿轮(2)和偶合传动齿轮(3)、装于从动轴(8)上并能沿轴向滑动的进、倒档齿轮(7)、装于前中间轴(17)上的分动传动齿轮(16),分别装于后中间轴(10)和倒档轴(12)上的倒档齿轮(9)、(11),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主传动轴(1)和输出传动轮(6)之间装有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在前、后中间轴(17)、(10)之间装有低速行星齿轮组合(14),在前中间轴上装有偶合齿轮组合(15),在输出传动轮(6)上装有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在后中间轴(10)上装有与前述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啮合的低速传动齿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齿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壳体、主传动轴(1)、输出传动轮(6)、从动轴(8)、前中间轴(17)、后中间轴(10)、装于主传动轴(1)上的分动齿轮(2)和偶合传动齿轮(3)、装于从动轴(8)上并能沿轴向滑动的进、倒档齿轮(7)、装于前中间轴(17)上的分动传动齿轮(16),分别装于后中间轴(10)和倒档轴(12)上的倒档齿轮(9)、(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主传动轴(1)和输出传动轮(6)之间装有高速行星齿轮组合(4),在前、后中间轴(17)、(10)之间装有低速行星齿轮组合(14),在前中间轴上装有偶合齿轮组合(15),在输出传动轮(6)上装有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在后中间轴(10)上装有与前述单向传动齿轮组合(5)啮合的低速传动齿轮(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仁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