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46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差速器包含:一壳体、一容置于该壳体内的环齿轮、一卡嵌于该环齿轮上的卡接块、二分别同轴枢设于该卡接块前后两侧的行星伞齿轮、二枢设于该卡接块左右两侧面的动力输出伞齿轮、二轴承,及二穿伸入该壳体内并与动力输出伞齿轮连动的传动轴。该等轴承分别套设于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上,并装设于该壳体上,使环齿轮、行星伞齿轮及动力输出伞齿轮的重量承载于壳体上,以减少传动轴内端的负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动车辆上,以造成左右车轮转速差异,使车辆顺利转弯的差速器。
技术介绍
图1所示为一般电动车辆的差速器,该差速器被一电动马达11驱动以带动车轮(图未示)转动,该差速器具有一壳体13、一安装于该壳体13内并与电动马达11连动的齿轮单元14、二插设入该壳体13内的传动轴15,及多数分别装套设于该传动轴15上的轴承16。该壳体13具有一容装该齿轮单元14的容置部131,及二分别由该容置部131两相对侧边同轴地往两侧延伸的轴套管132。该等传动轴15就是分别由该壳体13的轴套管132穿伸入并与该齿轮单元14连动旋转,而该等轴承16就是套设于该传动轴15上并装置于该轴套管132内。借此,该电动马达11带动齿轮单元14以连动传动轴15转动。但是该齿轮单元14容装于该壳体13的容置部131内时,是完全悬空设置,而是借由该等传动轴15的内端挺撑而可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13内。也就是说,该等传动轴15除了承受被驱动时的转矩外,其内端还承受一来自齿轮单元14的重力造成的力矩,增加传动轴15的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速器,可避免因齿轮单元的重量而造成该传动轴内端受力矩,从而可以降低传动轴的负载。本技术的一种差速器,包含一壳体,具有一容置部,及二分别由该容置部左右两相对侧边同轴地往两侧延伸的轴套管;一环齿轮,绕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轴线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的容置部内;一卡接块,上下延伸地固装于该环齿轮内,并具有二分别产生于其左右两相对侧面且位于环齿轮圆心处的枢接凸缘;二行星伞齿轮,分别同轴枢设于该卡接块前后两侧,且所述行星伞齿轮的轴线垂直于该环齿轮的中心轴线;二动力输出伞齿轮,每一动力输出伞齿轮具有一内侧轴套于该卡接块的枢接凸缘上并啮合所述行星伞齿轮的齿轮部,及一由该齿轮部往外延伸的管状套设部;二轴承,塞装于该壳体的轴套管内;及二传动轴,分别伸装于该壳体的所述轴套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是分别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伞齿轮的套设部外周面,且所述传动轴内端是可连动地分别轴装于所述动力输出伞齿轮的套设部内。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差速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般差速器的立体剖视图,说明其内部的组装情形。图2是本技术差速器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并说明其由一马达带动以驱动二车轮。图3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俯面剖视图,说明一齿轮单元的连动情形。图5是该实施例的部分俯面剖视图,说明该齿轮单元的二行星伞齿轮动力输出伞齿轮的连动情形。图6是该实施例以图4中6-6剖线剖切的视图,说明该齿轮单元安装于一壳体内的构造。图7是该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说明该齿轮单元是经由二轴承而轴装于该壳体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差速器3的实施例适于安装在一电动车辆(图未示)上,以被一电动马达21驱动而带动左右两侧的二车轮22转动。该差速器3包含一壳体4、一容置于该壳体4内的齿轮单元5、多数安装于该壳体4内的轴承6,及二插伸入该壳体4内且与该齿轮单元5连动的传动轴7。本实施例是以电动马达21驱动为例作说明,实施上不以此为限。该壳体4具有一容置部41,及二分别由该容置部41左右两相对侧边同轴地往两侧延伸的轴套管42。如图3、图4与图5所示,该齿轮单元5具有一环齿轮51、一嵌设于该环齿轮51内的卡接块52、二相对应地轴装于该卡接块52前后二侧面上的行星伞齿轮53、二位于该卡接块52的左右二侧面上并与该等行星伞齿轮53啮合的动力输出伞齿轮54、一由所述电动马达21驱动的齿轮杆55、一与齿轮杆55啮合的大齿轮56,及一与该大齿轮56同轴连动并与该环齿轮51啮合的小齿轮57。该环齿轮51绕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轴线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4的容置部41内。并呈圆环状且分别于其内周面的上下二侧边上分别具有二卡掣槽511。该卡接块52的上、下端分别嵌置于环齿轮51的该等卡掣槽511中,并具有二分别产生于其左右两相对侧面且位于环齿轮51圆心处的枢接凸缘521。如图3、图5与图6所示,每一行星伞齿轮53具有一固装于该卡接块52侧面的圆柱状套轴531,及二套装于该套轴531上的齿轮部532。该等行星伞齿轮53的套轴531是借由一螺钉533而固定于该卡接块52的前后二侧面上,并致使二行星伞齿轮53的轴线垂直于该环齿轮51的中心轴线。每一动力输出伞齿轮54具有一内侧轴套于该卡接块52的枢接凸缘521上并同时啮合该等行星伞齿轮53的齿轮部541、一由该齿轮部541往外延伸的管状套设部542,及产生于该套设部542内周面二相对侧的二插销槽543。该等轴承6分别套设于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的套设部542外周面,并塞装于该壳体4的轴套管42内。借此,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借由该等轴承6而可旋转地固定于该壳体4内,并借由该卡接块52的该等枢接凸缘521分别穿套于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的齿轮部541内,使动力输出伞齿轮54导位于该卡接块52的左右侧面上。也就是说,该环齿轮51、行星伞齿轮53及动力输出伞齿轮54是借由该等轴承6而组装于该壳体4内,使环齿轮51、卡接块52、行星伞齿轮53及动力输出伞齿轮54的重量是由该壳体4承受。该等传动轴7分别伸装于该壳体4的该等轴套管42内,且内端可连动地分别插装于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的套设部542内。且每一传动轴7借由一径向插伸过其内端的插销71卡装于该动力输出伞齿轮54的插销槽543内,使该动力输出伞齿轮54与该传动轴7连动。该等传动轴7的外端是穿伸至该壳体4的轴套管42外侧以供所述车轮22(可见于图2)连动轴装。借此,该齿轮杆55被所述电动马达21带动时,经由大、小齿轮56、57驱动该环齿轮51转动。而当该环齿轮51被所述电动马达21带动时,借由行星伞齿轮53及动力输出伞齿轮54的啮合以带动该等传动轴7驱动该等车轮22滚动,而致使所述电动车辆前进。当所述电动车辆须转弯时,可借由该齿轮单元5的该等行星齿轮53转动造成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转速差异,使所述车轮22(可见于图2)前进的转速不同,造成电动车辆转弯。如图5及图7所示,由于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借由该等轴承6而轴装于该壳体4的轴套管42内,所以该等传动轴7的内端只受齿轮单元5驱动的扭力,而无齿轮单元5的重量所造成的力矩,可减少该等传动轴7的承受力矩。综观上述,本技术差速器3的该等动力输出伞齿轮54借由该等轴承6而轴装于该壳体4上,使环齿轮51、行星伞齿轮53及动力输出伞齿轮54是轴装于壳体4上,避免因齿轮单元5的重量而造成该传动轴7内端受力矩,以降低传动轴7的负载,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权利要求1.一种差速器,包含一壳体,具有一容置部,及二分别由该容置部左右两相对侧边同轴地往两侧延伸的轴套管;一环齿轮,绕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轴线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的容置部内;一卡接块,上下延伸地固装于该环齿轮内,并具有二分别产生于其左右两相对侧面且位于环齿轮圆心处的枢接凸缘;二行星伞齿轮,分别同轴枢设于该卡接块前后两侧,且所述行星伞齿轮的轴线垂直于该环齿轮的中心轴线;二动力输出伞齿轮,每一动力输出伞齿轮具有一内侧轴套于该卡接块的枢接凸缘上并啮合所述行星伞齿轮的齿轮部,及一由该齿轮部往外延伸的管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速器,包含:一壳体,具有一容置部,及二分别由该容置部左右两相对侧边同轴地往两侧延伸的轴套管;一环齿轮,绕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轴线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的容置部内;一卡接块,上下延伸地固装于该环齿轮内,并具有二分别产生于 其左右两相对侧面且位于环齿轮圆心处的枢接凸缘;二行星伞齿轮,分别同轴枢设于该卡接块前后两侧,且所述行星伞齿轮的轴线垂直于该环齿轮的中心轴线;二动力输出伞齿轮,每一动力输出伞齿轮具有一内侧轴套于该卡接块的枢接凸缘上并啮合所述行 星伞齿轮的齿轮部,及一由该齿轮部往外延伸的管状套设部;二轴承,塞装于该壳体的轴套管内;及二传动轴,分别伸装于该壳体的所述轴套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是分别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伞齿轮的套设部外周面,且所述传动轴内端是可 连动地分别轴装于所述动力输出伞齿轮的套设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龙昌张信良柯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