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结构、移动测试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839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安装结构、移动测试系统及车辆,所述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温控件以及用于提供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由板状件(10)组成,所述板状件(10)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温控件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安装结构能够向移动测试设备提供温度和缓冲保护,从而能够保证移动测试设备的使用安全,降低移动测试设备的维护成本。

Equipmen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Mobile Testing System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备安装结构、移动测试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测试
,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安装结构、移动测试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三高试验指汽车高温试验、高原试验和高寒试验。高温试验指的汽车在高温环境下(环境温度40℃以上),充分验证汽车在设计、研制及材料选用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及时改进产品开发质量,提高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汽车三高试验气候干燥,环境苛刻,全方面考验开发样车的同时,对车辆移动测试设备也提出了严格要求,特别在高温试验,接近60℃的地表高温对移动测试设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目前,并没有专门用于对移动测试设备提供保护的工装,这就可能因移动测试设备温度过高而导致起火、烧毁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备安装结构、移动测试系统及车辆,该设备安装结构能够向移动测试设备提供温度和缓冲保护,从而保证移动测试设备的使用安全,降低移动测试设备的维护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安装结构,所述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温控件以及用于提供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由板状件组成,所述板状件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温控件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可选的,所述板状件具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安装空间的通孔。可选的,所述温控件包括温控管路,所述温控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温控源以通过所述温控源调节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可选的,所述温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温控管路的阀门。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围成所述安装空间的多个所述板状件。可选的,所述设备安装结构包括与多个所述板状件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温控件,每个所述温控件与其对应的所述板状件的所述流体通道连接。可选的,多个所述板状件的流体通道相互连通。可选的,每个所述板状件均设有与自身的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相邻的所述板状件通过所述接口实现流体通道相互连通。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测试系统,所述移动测试系统包括移动测试设备以及上述的设备安装结构,所述移动测试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驾驶室以及上述的移动测试系统,所述移动测试系统安装在所述驾驶室的地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板状件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温控件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可以将移动测试设备安装在壳体的安装空间中,板状件的流体通道给予移动测试设备提供了缓冲空间,使得移动测试设备在颠簸、剧烈震动的环境下不易发生损坏。当需要在高温或者高寒环境中使用移动测试设备时,通过温控件向板状件的流体通道中提供低温液体或高温液体,以帮助移动测试设备抵御外界的恶劣气候,从而保证移动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稳定、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设备安装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设备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温控件以及用于提供安装空间的壳体;壳体由板状件10组成,板状件10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温控件与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在本技术中,由于板状件10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温控件与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可以将移动测试设备安装在壳体的安装空间中,板状件10的流体通道给予移动测试设备提供了缓冲空间,使得移动测试设备在颠簸、剧烈震动的环境下不易发生损坏。当需要在高温或者高寒环境中使用移动测试设备时,通过温控件向板状件10的流体通道中提供低温液体或高温液体,以帮助移动测试设备抵御外界的恶劣气候,从而保证移动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稳定、安全。应当理解的是,流体通道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流体通道的形状、内径也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板状件10具有与其截面积几乎一致的流体通道,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易于加工,并且流体在该流体通道中的流速较快,能够提高流体的循环效率。在将例如移动测试设备的工作设备安装在壳体的安装空间中,工作设备工作时通常会产生热量,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散热,可选的,板状件10具有连通外界和安装空间的通孔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板状件10设有多个通孔11,这一方面能够提高散热通风效果,另一方面,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通孔11直接观察到安装空间内的工作设备的工作状态,而不必频繁地打开壳体。温控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能够控制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即可,例如,温控件可以包括电热丝,电热丝伸入流体通道中,当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需要升温时,通过电热丝对流体加热即可达到升温的目的。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方便地控制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可选的,温控件包括温控管路20,温控管路20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温控源以通过温控源调节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这里的温控源是指能够提供不同温度的流体的设备,这样便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使温控源向流体通道内提供不同温度的流体,从而达到温控的效果。而为了进一步节省设备成本,温控源可以是空调出风口,只要将温控管路20的一端与流体通道连通,另一端设置在空调出风口附近,空调出风口所吹出的气流即可通过温控管路20进入流体通道,从而实现温控。为了能够方便地控制温控源向流体通道内提供的流体的流量以及流速,可选的,温控件包括设置于温控管路20的阀门21。阀门21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电磁阀,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构成安装空间的板状件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的板状件10具有较好的耐碰撞性能。而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安装、拆卸、维修壳体,可选的,壳体包括围成安装空间的多个板状件10。例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包括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上板和下板分别形成壳体的顶板和底板,左板和右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壳体的侧板。应当理解的是,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之间的流体通道可以设置为相互连通,也可以设置为相互独立的。例如,当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之间的流体通道设置为相互独立时,为了保证每个板状件10的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温度均能够被控制,可选的,设备安装结构包括与多个板状件10一一对应的多个温控件,每个温控件与其对应的板状件10的流体通道连接。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是,即便某一个板状件10或者某一个温控件出现损坏、故障,也不会对该设备安装结构的整体温控性能造成太多的影响。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的,多个板状件10的流体通道相互连通。也就是说,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之间的流体通道设置为相互连通,而为了实现多个板状件10的流体通道相互连通,可选的,每个板状件10均设有与自身的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12,相邻的板状件10通过接口12实现流体通道相互连通。接口12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快速连接头的形式,以实现多个流体通道之间的快速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测试系统,移动测试系统包括移动测试设备以及上述的设备安装结构,移动测试设备安装于安装空间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驾驶室以及上述的移动测试系统,移动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温控件以及用于提供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由板状件(10)组成,所述板状件(10)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温控件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结构包括温控件以及用于提供安装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由板状件(10)组成,所述板状件(10)内部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温控件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以控制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10)具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安装空间的通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件包括温控管路(20),所述温控管路(20)的一端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温控源以通过所述温控源调节所述流体通道内部的流体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温控管路(20)的阀门(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围成所述安装空间的多个所述板状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力强杜鑫胡佳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