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
技术介绍
线缆焊锡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工艺,可重复性强。现有电子装联工艺过于繁琐,需工人两手伏案,一只手送锡,一只手操作电烙铁,工人对工作的责任态度,疲劳度都是影响焊锡质量的直接因素,且熟练工人培养周期长,延长工时,适合机器人代替人进行焊锡操作,引入机器人提供自动化焊锡迫切需要。现已有的机器人焊锡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多工位加工实现差且焊锡工具不具备通用性,增加简单工艺的设计成本及设备购入成本。为解决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通过机器人与单元内所设计装置协同作业,增强该工艺自动化程度与多工位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包括电烙铁夹具(1)、工件夹具(2)、自动出锡装置(3)、收集架(4)、通气泵(5)、气杆(6)、推板(7)、传送带(8)、散热除尘装置(9),工件夹具(2)位于单元中心,四台机器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包括电烙铁夹具(1)、工件夹具(2)、自动出锡装置(3)、收集架(4)、通气泵(5)、气杆(6)、推板(7)、传送带(8)、散热除尘装置(9),工件夹具(2)位于单元中心,四台机器人两两分布于单元对角线两端,分为焊锡机器人与送线机器人,末端装有电烙铁夹具(1)的工业机器人为焊锡机器人,末端装有手爪的工业机器人为送线机器人,针对某批次待焊工件的线缆焊锡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送线机器人夹持待焊工件至工件夹具(2)装夹台(30)斜面(3010),通气泵(5)收缩气杆(6)紧拉夹紧装置(3006)逐渐压紧工件接触推板(7),推板(7)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包括电烙铁夹具(1)、工件夹具(2)、自动出锡装置(3)、收集架(4)、通气泵(5)、气杆(6)、推板(7)、传送带(8)、散热除尘装置(9),工件夹具(2)位于单元中心,四台机器人两两分布于单元对角线两端,分为焊锡机器人与送线机器人,末端装有电烙铁夹具(1)的工业机器人为焊锡机器人,末端装有手爪的工业机器人为送线机器人,针对某批次待焊工件的线缆焊锡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送线机器人夹持待焊工件至工件夹具(2)装夹台(30)斜面(3010),通气泵(5)收缩气杆(6)紧拉夹紧装置(3006)逐渐压紧工件接触推板(7),推板(7)触发气路系统行程开关,气杆(6)停止收缩夹紧工件;步骤2、操作焊锡机器人使电烙铁笔尖以夹角α接触定位点a1(3007),α为电烙铁笔尖与定位点a1(3007)法线所张夹角,范围为30°~45°,此为相对位姿P1(10),相对位姿P2(11)与相对位姿P1(10)关于定位点a1(3007)法线成对称姿态,相对位姿P3(12)即电烙铁笔尖垂直接触定位点a1(3007),在示教器中记录三个相对位姿位置信息,以相对位姿P3(12)操作电烙铁笔尖垂直接触定位点a2(3008)并记录位姿信息,此即相对位姿P4(13),以相对位姿P4(13)沿装夹台(30)+Y方向垂直接触定位点a3(3009),到达并记录相对位姿P5(14)位置信息,最后以相对位姿P5(14)沿装夹台(30)+Z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到达相对位姿P6(15),记录当前位姿信息,运用矩阵运算求得工具坐标系{T}(18)相对腕部坐标系{W}(17)位姿变换,借助当前位置定位点a1(3007)、定位点a2(3008)、定位点a3(3009)所构成的平面,确定工件尺寸并获取工件位姿PG;步骤3、基于相对位置矩阵PG及机器人焊锡工装夹具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示教记录工艺轨迹所需路径点,工艺接入点(19)、融锡点(20)、焊锡推平起始点(21)、焊锡推平结束点(22)、退出点(23),在实际工作单元中,示教得到焊锡工艺起始点(24),焊锡机器人经初始位姿插补至焊锡工艺起始点(24)即移动轨迹,同时将焊锡工艺起始点(24)和工艺接入点(19)分别作为过渡起始点和过渡终止点,进行运动学插补获得过渡插补轨迹,实现对机器人移动轨迹和工艺轨迹的光滑拼接,完成机器人完整焊锡操作轨迹;步骤4、对角线两端机器人同时进行焊锡操作,完成当前位置焊锡任务,送线机器人将成品送至收集架(4);步骤5、通气泵(5)驱动工件夹具(2)装夹台(30)上抬,装夹台(30)底部换位滑轮(3004)进入压块(29)间隙层(2904),通过行程开关限制转动角度为90°,完成工位转换,重复步骤1、4、5,实现装配单元连续给料与多工位自动焊锡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机器人自动线缆焊锡装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建立与实际工作单元几何特性、运动特性一致的仿真工作单元,针对每一批工件焊锡操作,通过仿真示教记录焊锡工艺轨迹所需路径点,其包括工艺接入点(19)、融锡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富,谢思晨,姚俊,刘真兴,刘稳,吴帆,曾令城,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