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形成于多个金属元件的左右一对环槽分别支承于由多个环状金属环层叠成的左右一对金属环集合体而成,并卷挂于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来传递驱动力的无级变速机传动带。
技术介绍
在这样的无级变速机传动带中,为了将金属元件左右V形面以均匀的面压密贴于皮带轮的V形沟,以防止产生偏磨损,在接近元件主体部下缘V形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向上的凹部,使得该元件主体部在前述凹部位置容易向上下方向弯曲。这种技术由日本特公昭63-40979号公报、和美国专利第4915677号说明书已为公知。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属元件的V形面受到来自皮带轮V形沟的压缩载荷时,其V形面不平行移动而成变角度移动,故使得V形面上部或下部不均匀地抵接于皮带轮V形沟,必然引起偏磨损、难以消除。另外,由金属环集合体拉力向金属元件鞍面加向下载荷时,前述鞍面弯曲载荷分布左右方向不均,有着金属元件耐久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有鉴于前述事实,目的在于,由在金属元件的元件主体部下缘形状上想办法,来提高金属元件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级变速机传动带,所述无级变速机传动带将形成于多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级变速机传动带,所述无级变速机传动带将多个金属元件(32)上形成的左右一对环槽(35)分别支承于将多个环状金属环(33)层叠而成的左右一对金属环集合体(31)上、卷挂于驱动皮带轮(6)与从动皮带轮(11)上传递驱动力, 其特征在于, 金属元件(32)具有: 夹于左右一对环槽(35)间的颈部(36), 一体连于颈部(36)上方的耳部(37), 一体连于颈部(36)下方的元件主体部(34), 形成于元件主体部(34)上面、支承着金属环集合体(31)下面的左右一对鞍面(44), 形成于元件主体部(34)左右两端、抵接于前述两皮带轮(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子木健,吉田秀昭,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