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共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8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共注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设于前模组件上的前模腔、设于后模组件上的后模腔、位于前模腔内的前模芯、位于后模腔内的后模芯、第一进胶管、第二进胶管以及其输出端可自转和做伸缩运动的旋转驱动装置。前模芯和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前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和后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一型腔,前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和后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二型腔,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互独立,第一进胶管与第一型腔相对应,第二进胶管与第二型腔相对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实现对多色产品注塑的同时又保持了旋转共注模具的结构设置合理以及体积小的优点。

Rotary Co-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共注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共注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其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等,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但是,由于有的塑胶产品需要同时具备至少两个的颜色或者至少由两个不同的材料注塑成型,因此用于生产该产品的模具也不同于一般的模具,而现有的对具有多色的产品注塑成型一般通过双色注塑模具完成,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主要包括第一前模组件、第二前模组件、后模组件、设于第一前模组件上的第一前模腔、设于第二前模组件上的第二前模腔、设于后模组件上的后模腔、位于第一前模腔内的第一前模芯、位于第二前模腔内的第二前模芯、位于后模腔内的后模芯、用于驱动整个后模组件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供后模组件滑动用的滑轨。其中,第一前模组件和第二前模组件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并排地设置。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使得第一前模芯和后模芯共同围出第一型腔,接着对第一型腔进行注塑;然后第一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开模,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后模组件移动至第二前模组件,接着通过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从而使得第二前模芯和后模芯共同围出第二型腔,并通过对第二型腔进行注塑,最后通过第二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开模从而得到成型的产品。但是,由于需要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整个后模组件沿滑轨移动,从而导致了改注塑模具的结构庞大,且机构复杂,不利于节约注塑成本。因此,亟需一种体积小且结构简单的旋转共注模具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且结构简单的旋转共注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共注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设于所述前模组件上的前模腔、设于所述后模组件上的后模腔、位于所述前模腔内的前模芯以及位于所述后模腔内的后模芯,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第一进胶管、第二进胶管以及其输出端以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为旋转中心线进行旋转和该输出端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伸缩运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前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和所述后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一型腔,所述前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和所述后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相互独立,所述第一进胶管与所述第一型腔相对应,所述第二进胶管与所述第二型腔相对应。较佳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齿条以及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套装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伸缩方向相垂直,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之底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较佳地,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另一者之第一分模芯包括可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较佳地,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滑块倾斜设置的第一推块、相对所述第二滑块倾斜设置的第二推块、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推块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推块活动地穿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块活动地穿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较佳地,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另一者之第二分模芯包括可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较佳地,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三滑块倾斜设置的第三推块、相对所述第四滑块倾斜设置的第四推块、驱动所述第三推块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三驱动器以及驱动所述第四推块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四驱动器,所述第三推块活动地穿置于所述第三滑块,且所述第三推块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推块活动地穿置于所述第四滑块,且所述第四推块与所述第四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较佳地,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以及所述第四滑块滑动的导向块。较佳地,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以及所述第四滑块四者中至少一者上还设置有镶针。较佳地,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顶针、用于固定所述顶针的顶针板以及驱动所述顶针板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顶针、所述顶针板以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后模组件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针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前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和后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一型腔,通过前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和后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二型腔,且前模芯和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后,通过第一进胶管往第一型腔处注塑,然后开模,接着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先将与其输出端连接的前模芯或者后模芯顶出,然后继续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将与其输出端连接的前模芯或者后模芯旋转,使得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前模芯或者后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和第二分模芯的位置互换,然后再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前模芯或者后模芯退回与之对应的前模组件或者后模组件处;接着再合模并对第二型腔处进行注塑成型即可,由于只需要旋转前模芯或者后模芯,因此可以使得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的体积得到极大地缩小,且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的结构简单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的前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的后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的旋转共注模具100包括前模组件10、后模组件20、设于前模组件10上的前模腔10a、设于后模组件20上的后模腔20a、位于前模腔10a内的前模芯30、位于后模腔20a内的后模芯40,第一进胶管50、第二进胶管60以及其输出端以旋转共注模具100的上下方向(即图中所示A方向)为旋转中心线进行旋转和该输出端沿旋转共注模具100的上下方向做伸缩运动的旋转驱动装置70,后模芯40与旋转驱动装置70的输出端连接,前模芯30的第一分模芯31和后模芯40的第一分模芯41共同围出第一型腔100a,前模芯30的第二分模芯32和后模芯40的第二分模芯42共同围出第二型腔100b,第一型腔100a和第二型腔100b相互独立,第一进胶管50与第一型腔100a相对应,第二进胶管60与第二型腔100b相对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前模芯30与旋转驱动装置70的输出端连接,而将后模芯40固定于后模组件20,通过旋转驱动装置70驱动前模芯30旋转和移动从而实现将前模芯30的第一分模芯31和前模芯30的第二分模芯32进行互换,故不以此为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共注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设于所述前模组件上的前模腔、设于所述后模组件上的后模腔、位于所述前模腔内的前模芯以及位于所述后模腔内的后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第一进胶管、第二进胶管以及其输出端以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为旋转中心线进行旋转和该输出端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伸缩运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前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和所述后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一型腔,所述前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和所述后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相互独立,所述第一进胶管与所述第一型腔相对应,所述第二进胶管与所述第二型腔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共注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设于所述前模组件上的前模腔、设于所述后模组件上的后模腔、位于所述前模腔内的前模芯以及位于所述后模腔内的后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共注模具还包括第一进胶管、第二进胶管以及其输出端以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为旋转中心线进行旋转和该输出端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伸缩运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前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和所述后模芯的第一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一型腔,所述前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和所述后模芯的第二分模芯共同围出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相互独立,所述第一进胶管与所述第一型腔相对应,所述第二进胶管与所述第二型腔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共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齿条以及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套装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伸缩方向相垂直,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一者之底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共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和所述后模芯二者中的另一者之第一分模芯包括可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共注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滑块倾斜设置的第一推块、相对所述第二滑块倾斜设置的第二推块、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沿所述旋转共注模具的上下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殿刚彭松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