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08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包括:上模包括:注胶部、延伸部,延伸部沿着注胶部向外圆周延伸,注胶部上包括注胶孔、通孔、设置于通孔底部的内螺纹;中模包括第一半圆模和第二半圆模,且第一半圆模和第二半圆模可拆卸连接;下模包括固定下模和活动下模,活动下模设置于注胶部的底部,且防尘套的注胶空间均匀分布在活动下模的两侧,通孔底部的螺纹的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主体位于固定下模中;柱塞设置与上模的上端;脱模工装包括钢管、紧配件,钢管置于紧配件,钢管靠近紧配件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通孔底部的内螺纹相匹配形成紧固,钢管为空心钢管。在防尘罩单模的基础上配备简单的脱模工装即可以实现脱模,脱模便利。

A Dust-proof Cover Di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
本技术涉及防尘罩模具总成的结构改进
,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
技术介绍
注胶成型是指胶料先在注胶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胶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这就是注射成型的简单过程,而注胶成型所用的模具就叫防尘罩模具总成。注胶模具主要用于胶料制品的成型,不过近年来亦越来越多用于热固性胶料的成型。注胶成型在胶料制品的成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胶料成型模具的生产中约有一大半都是注胶模具。但原有的橡胶硫化成型多数采用模压成型工艺,注射成型模具受工艺和胶料流道的限制,模具取件数少,制品合格率不高,产能低下。尤其对于部分橡胶制品,如用于汽车水泵的密封件等,形状复杂且尺寸要求高,由于性能方面的特殊的要求,胶料的门尼粘度较高,流动性较差,现有的注射成型模具结构,注射方向和胶料骨架方向一致,压力过大导致橡胶产品在硫化过程时,注胶件会产生变形,且脱模困难,往往需要额外配置脱模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在防尘罩单模的基础上配备简单的脱模工装即可以实现脱模,脱模便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包括:上模、中模、下模、柱塞、脱模工装;所述上模包括:注胶部、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注胶部向外圆周延伸,所述注胶部上包括注胶孔、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所述中模包括第一半圆模和第二半圆模,且所述第一半圆模和所述第二半圆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包括固定下模和活动下模,所述活动下模设置于所述注胶部的底部,且防尘套的注胶空间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动下模的两侧,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的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主体位于所述固定下模中;所述柱塞设置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所述脱模工装包括钢管、紧配件,所述钢管置于所述紧配件,所述钢管靠近所述紧配件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相匹配形成紧固,所述钢管为空心钢管。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模和单模成型区域之间设置有哈夫。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模上均匀分布有个注胶孔。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与脱模工装相连。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下模上设置有与防尘罩相匹配的弯钩部件。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脱模工装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钢管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向所述下模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称设置。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结构相同,由两段钢制材料组成,且呈90度设置。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在防尘罩单模的基础上配备简单的脱模工装即可以实现脱模,脱模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罩单模,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柱塞4;所述上模1包括:注胶部11、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沿着所述注胶部11向外圆周延伸,所述注胶部11上包括注胶孔111、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112;所述中模2包括第一半圆模21和第二半圆模22,且所述第一半圆模21和所述第二半圆模2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3包括固定下模31和活动下模32,所述活动下模32设置于所述注胶部11的底部,且防尘套的注胶空间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动下模32的两侧,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112的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主体位于所述固定下模31中;所述柱塞4设置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所述脱模工装5包括钢管51、紧配件52,所述钢管51置于所述紧配件52,所述钢管51靠近所述紧配件5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相匹配形成紧固,所述钢管51为空心钢管。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结构相同,由两段钢制材料组成,且呈90度设置。通过柱塞4上的空隙用于放置原材料,原材料经过上模1的注胶孔111后注胶成型防尘罩,防尘罩是通过活动下模、固定下模和中模以及上模的下边缘共同形成。上模的中间为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拆模的时候接受空气的注射,脱模时拆除中模的两个半圆模,钢管的中心用于通空气,紧配件用于与柱塞进行紧固,空气流入到上模和下模的空气,从而使得防尘罩脱模。采用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在防尘罩成型的之后便于进行脱模。通过弹簧的设计能够连接活动下模和固定下模,便于单模的配套使用,且不会造成重新组装使用的偏差,进一步提高成模的精确性。具体的,所述中模和单模成型区域之间设置有哈夫。具体的,所述中模上均匀分布有4个注胶孔111。具体的,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112与脱模工装相连。具体的,脱模工装5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钢管51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向所述下模3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称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柱塞(4)、脱模工装(5);所述上模(1)包括:注胶部、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注胶部向外圆周延伸,所述注胶部上包括注胶孔、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所述中模(2)包括第一半圆模和第二半圆模,且所述第一半圆模和所述第二半圆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3)包括固定下模和活动下模,所述活动下模设置于所述注胶部的底部,且防尘套的注胶空间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动下模的两侧,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的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主体位于所述固定下模中;所述柱塞(4)设置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所述脱模工装(5)包括钢管(51)、紧配件(52),所述钢管(51)置于所述紧配件(52),所述钢管(51)靠近所述紧配件(5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相匹配形成紧固,所述钢管(51)为空心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柱塞(4)、脱模工装(5);所述上模(1)包括:注胶部、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注胶部向外圆周延伸,所述注胶部上包括注胶孔、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所述中模(2)包括第一半圆模和第二半圆模,且所述第一半圆模和所述第二半圆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3)包括固定下模和活动下模,所述活动下模设置于所述注胶部的底部,且防尘套的注胶空间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动下模的两侧,所述通孔底部的螺纹的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主体位于所述固定下模中;所述柱塞(4)设置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所述脱模工装(5)包括钢管(51)、紧配件(52),所述钢管(51)置于所述紧配件(52),所述钢管(51)靠近所述紧配件(5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通孔底部的内螺纹相匹配形成紧固,所述钢管(51)为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众力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