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54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包括卡座、连接杆、注胶孔,连接杆设置在卡座上,注胶孔位于连接杆上,注胶孔包括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件注胶延伸管;下模设置有底座、注胶槽,注胶槽设置于底座上,注胶槽设置有与注胶延伸管配合的注胶导槽,注胶导槽成对称设置,用来支撑塑料骨架,注胶延伸管包括第一注射孔、第二注射孔,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形成夹角;中模设置有第一连接侧和第二连接侧,第一连接侧和第二连接侧与注胶槽配合,形成注胶空间。通过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进行喷注,所形成的注射方向不会垂直喷射在塑料骨架上,减少了塑料骨架的受力变形,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胶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胶成型模具的结构改进
,尤其涉及一种注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注胶成型是指胶料先在注胶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胶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这就是注射成型的简单过程,而注胶成型所用的模具就叫注胶成型模具。注胶模具主要用于热胶性胶料制品的成型,不过近年来亦越来越多用于热固性胶料的成型。注胶成型在胶料制品的成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胶料成型模具的生产中约有一大半都是注胶模具。但原有的橡胶硫化成型多数采用模压成型工艺,采用的是注胶孔直接对着塑料骨架进行注胶,这样会导致塑料骨架变形,由于塑料骨架变形则可能会导致整个注胶产品变形,从而导致产品良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成型模具,将注胶液体通过将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进行喷注,所形成的注射方向不会垂直喷射在塑料骨架上,减少了塑料骨架的受力变形,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卡座、连接杆、注胶孔,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卡座上,所述注胶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所述上模(1)包括卡座(11)、连接杆(12)、注胶孔(13),所述连接杆(12)设置在所述卡座(11)上,所述注胶孔(13)位于所述连接杆(12)上,所述注胶孔(13)包括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件注胶延伸管(14);所述注胶延伸管(14)包括第一注射孔(141)、第二注射孔(142),所述第一注射孔(141)和所述第二注射孔(142)形成夹角;所述下模(3)设置有底座(31)、注胶槽(32),所述注胶槽(32)设置于所述底座(31)上,所述注胶槽(32)设置有注胶导槽(33),所述注胶导槽(33)成对称设置,用来支撑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所述上模(1)包括卡座(11)、连接杆(12)、注胶孔(13),所述连接杆(12)设置在所述卡座(11)上,所述注胶孔(13)位于所述连接杆(12)上,所述注胶孔(13)包括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件注胶延伸管(14);所述注胶延伸管(14)包括第一注射孔(141)、第二注射孔(142),所述第一注射孔(141)和所述第二注射孔(142)形成夹角;所述下模(3)设置有底座(31)、注胶槽(32),所述注胶槽(32)设置于所述底座(31)上,所述注胶槽(32)设置有注胶导槽(33),所述注胶导槽(33)成对称设置,用来支撑塑料骨架;所述中模(2)设置有第一连接侧(21)和第二连接侧(22),所述第一连接侧(21)和所述第二连接侧(22)与所述注胶槽(32)配合,形成注胶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底座(31)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底座(31)包括第一圆形台(34),所述注胶槽(32)置于所述第一圆形台(34)上,所述第一圆形台(34)的表面高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众力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